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论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长汀县中医院沈煜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一是马莳、高士宗等认为养生养长、养收养藏说;二是王冰饮食寒温说;三是张志聪根据季节特点保养阳气阴气说等等。笔者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阳”实指肝与心,“阴”实指肺与肾,即春夏之时,调养肝、心来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冬之时,调养肺、肾以适应自然界的秋收、冬藏。《内经》强调人体内在脏气活动与外在四时气候变化要协调一致,方能保持健康。高士宗说:“四气调神者,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本篇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特点,提出了人体在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时在起居、精神调摄等方面的具体养生方法,而且举例出人体逆四时之气产生所产生的证候病状。如“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夏三月………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秋三月………逆之则作肺,冬为歹食泄。冬三月………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并且进一步提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笔者认为:此处“少阳”、“太阳”、“太阴”、“少阴”,非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而是指肝、心、肺、肾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为阳中之太阳。肺者……为阳中之太阴。肾者……为阴中之少阴。肝者……为阳中之少阳。”可资证明。逆四时之气则产生肝、心、肺、肾疾病,强调了人体顺应四时之气以调养五脏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防胜于治的“治未病”观点,这与四时关生防病的观点是一致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通应联系着的。《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者……通于土气。”这种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的观点,说明了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有密切的相应关系。因此,人体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春时养肝以适春生,夏时养心以应夏长,秋时养肺以应秋收,冬时养肾以应冬藏。本篇只言及四时四脏,未言及脾,其原因是“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之故。这里既有四时都要养脾之义,又有应时调节饮食之措施。饮食调养是一年四季无日不有的养生问题,不独于哪一季节,此可能是不方养脾的理由之一。综上所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提出的人体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来调养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的一种养生原则。参考文献:(略)
本文标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