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九册教案
1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1课巧置换教材分析:《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进行对换,或者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巧妙地运用置换,会使我们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我们更富有创造力。属于设计.应用(图形创意练习)领域内容。教学目标: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2.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计算机设备等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引导:围绕教材《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作品,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1、作品表达了什么?2、作品应用了什么方法?3、你的感受是什么?置换练习:作品中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置换?树叶还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等等,工厂可以替换成枯竭的树根、一个动物的骨骼等等,总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物象的置换,不必拘泥。欣赏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课堂创作:创作可独立完成,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以手绘为主,还可以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有条件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借助电脑进行创作。在学生进行创作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较好的想法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肯定。辅导中注意,不同事物,相同形象的置换;不同事物,性质相近的置换;利用借喻的手法置换。总之,有趣而且有想法。课堂辅导:方法,技术,表达形式的辅导。课堂评价:展示作品,引发思考。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反思与拓展: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对于好的,引人深思的作品,开展主题讨论,进行升华和学生思维,思想,艺术表达的提升。第二课自画漫画像教学目标: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喜爱。教学重点:能根据自己的面部特征给自己画一幅漫画像。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面部特征,能对自己的脸形、五官、表情进行夸张变化。教学过程一、录音导入、激发兴趣(约3分钟)(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师谈话:同学们,老师收到漫画俱乐部寄来的一封信和一盒磁带,信封里装着一叠漫画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录音吧。2、师放录音: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漫画俱乐部的学生,听说小朋友特别聪明可爱,我们很愿意与你们交朋友,我们已把自己的漫画像寄给你们了,请你们也画好自己的漫画像寄给我们,让我们心连心,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好吗?3、师提问: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录音带里讲了什么事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跟漫画俱乐部的学生交朋友呢?二、欣赏作品、初步感知(约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教师提供的漫画头像作品,让学生感知漫画头像的有趣、滑稽,从而初步了解漫画像的特点。)1、师谈话:让我们来看看漫画俱乐部的小朋友长得怎么样?谁能说说他们的脸部特征?2、师出示漫画像作品,学生欣赏。(出示贴有6幅漫画像的心形纸)3、师问:看了这些人的自画漫画像,你们有什么想法?(古里古怪、滑稽、有趣、可笑等)4、师设问: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画呢?等我们学了这节课的内容就会知道了。5、揭示课题:漫画俱乐部的小朋友寄来了自画像,要我们也寄自己的漫画像给他们。那么,漫画像到底怎么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自画漫画像。三、板演试画、再次感知(约14分钟)(设计意图:通过三位学生板演试画,对脸型、五官、表情等进行夸张变化指导,让学生掌握漫画像的特点,学会画漫画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1、师:我们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同学来画画看好不好?谁愿意上来当模特?(一生上台当模特)、观察模特脸部特征。师设问:怎么画呢?马上可以画吗?(板书:观察)从那几方面去观察呢?(板书:五官、脸型、表情、发型)谁能将他的脸型、五官作一番适当的描绘或比喻?(如:方的脸,脸如一轮明月等)3、师:谁能根据同学们找出的特征给这位同学画一幅漫画像?(一生板演试画)4、画好后师提问:大家认为他画的头像有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谁来重画?(一生再画一幅)5、师设问:同学们觉得他画的有趣么?突出了台上同学的特征了么?他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板书:夸张)谁能把他再加以夸张呢?(请一生再次板演一幅)6、比较三幅漫画像,哪一幅最有趣?为什么?7、小结:师:谁来说说画漫画像的全过程?(完善板书)教师概括:我们画漫画像就是要抓住一个人的面部特,并加以大胆的夸张,脸胖的让他更胖,瘦的更瘦,嘴小的让他更小,这样才有趣、滑稽。8、回答刚才留下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画?四、学生练习、掌握技能(约15分钟)1、学生对镜找脸部特征。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3、请学生说特征,讲哪些方面可以进行夸张,怎样夸张?4、学生练习。画好后把作品贴到黑板上的心型纸上,说明要把最有趣的作品寄给漫画俱乐部。(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剪成心形的纸)五、讲评作业、深化感知(约3分钟)1、师提问:哪些作品画得最有趣?为什么?(好的作品贴到大的心形纸上)2、师:下课后请同学们修改一下或重画一张,我们把最优秀的最有趣的漫画像寄给漫画俱乐部的小朋友。第三课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不同的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3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3.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重点: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难点:用漫画语言来表达。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趣导入。(1)出示一漫画图片:试添题目。(漫画《画画》,学生看看想想,加上题目并说原因?)(2)与我们平时的画比有什么不同?(小结:漫画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生活中的某些现状,用讽刺、幽默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揭题。2.欣赏,进一步理解漫画与生活的关系。(1)出示《到此一游》,想一想,给它加个题目并说理。(2)出示漫画《苦恼的双休日》,仔细观察,体会其意。2.交流、分析。(1)你喜爱的漫画形象是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夸张他这一点?(2)交流看法。(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造型简练,能表达一定的思想。)(3)大家熟悉的三毛形象,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张乐平爷爷创作的。大师的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3.学习实践。(1)出示儿童喜爱的“三毛”,观察并考虑: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样画的表现目的?(2)让学生也动笔试试,学画三毛,并且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来创作新时代的三毛形象。4.作业反馈,小结创作心得。(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刚才的创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结:夸张与变形都是为自己的要表现的思想服务。5.寻找创作题材。(1)漫画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有哪些情节或感受可以用漫画形式表现呢?(2)思考、交流,启发思维。6.学生创作教师个别指导。第二课时:(分层教学)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四格漫画的前一、两幅,让他们用自己的想法来接着创作结果。7.作业展示。8.课外延伸。1、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2、介绍其他漫画类型。第四课身边的风景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正确的写生习惯;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2、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过程:4一、移步换景通过学生熟悉的景色,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打开另一番天地。二、范画讲析《山村新居》以及学生作品的讲析,使学生了解线的魅力,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以及线描的疏密美。三、学生写生四、教师指导五、课堂总结第五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教学目标:1、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2、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重点: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难点: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欣赏几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和学生一起赏析、分析作者从各个角度来表达画面。二、探究新知:1、深入欣赏分析,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你能从作品中看出作者所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如果画面上是真实的情景的话,你知道画家是站在那个角度进行观察的么?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角度去观察表现?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去欣赏、分析,在小组内开展研讨、并汇报。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每一位艺术家再创作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最终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创作意图的角度去观察表现自己最想表现的东西。3、教师准备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统一景物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体验因观察角度图同而给画面带来的新鲜感。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寻找发现三、创作表现:教师指导,并给出教师小提示:想象自己要表现什么,再确定表现的重点四、成果展示:开展评价活动,便讲评边强化从不同的视角表现的重要性。学生透过作者的画面猜猜看作者最想表现什么?对优秀作业给与表扬.第六课操场上教学目标:1、进行不同的人物动态训练,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2、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3、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充分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重点: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难点:不同动态的人物的画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1、播放课间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及运动会精彩的照片。教师揭题:每当下课,同学们就会在操场上生龙活虎的运动和游戏,我们就来把这精彩的一幕幕表现在我们的画上。二、探究体验:1、启发思路2、探究动态线的表现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用动态线来将学生的动态画在黑板上,并讲解:人体简单的分可分为:头、颈、身躯、四肢。人体运动依靠的各大关节的运动,如腰、膝等。我们在表现时可把头部简化为圆形,颈连接头部与躯干,简化为短线;四肢简化为不同长短的线。3、构图析范画,引导学生了解,我们要把生活中的立体空间,转化到平面的画面上,需要合理的运用这种焦点透视规律。教师小结:在创作人物众多的繁杂场景时,应注意人物之间的透视关系,要有各自的动作、服饰,人物之间可以相互遮挡,再补以适当的位置的景物,合理的安排画面。4、色彩用色特点:大胆热烈,和谐统一教师提示:涂色前要确立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突出主体。三、创作表现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做动作为参考,使动态生动。四、成果展示:将优秀的作品给与展示,开展自评互评活动第七课盘泥条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制作陶艺作品。2、了解陶瓷文化和陶瓷成型的工艺。3、在创作中体会陶瓷制作的乐趣。重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只做陶艺作品;难点: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独特的作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我校泥塑小组的泥塑作品,并对作品及时介绍。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由交流探究盘泥条的方法,并汇报2、学生根据课本图片、文字介绍,体验制作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是用泥浆粘贴;二是挤压泥条固定。3、交流尝试,体会遇到的问题4、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进行小结:你挑的干湿程度是影响盘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水分的掌握尤为重要,太湿或太干都不易成型,粗细、松紧的效果也会不同。5、播放一段泥条盘筑作品的制作过程录像,加深认识。学生观看泥条盘筑作品的制作过程录像,加深认识三、创作表现:1、播放更多的有特点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2、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具鲜明个性的作品。6四、成果展示:班内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给与展示,并介绍经验。小组之间相互欣赏们最后选出喜欢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请小作者谈一谈创作思路。五、知识拓展:看录像了解陶艺发展史;陶艺技法。观看录像,拓展思路第八课瓶子巧装饰教学目标1、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瓶子的装饰意识,了解瓶子装饰的手段与方法,并能用一些设计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设计,在设计中体验创造的乐趣。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并能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3、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能设计多种方法对瓶子进行装饰,培养学生想象力,设计能力,并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瓶子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感悟,想象,培养装饰意识,能够学
本文标题:《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九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