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工作表编辑》说课稿
《工作表编辑》说课稿瑞安中学边楚女一、说教材《工作表的编辑》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表格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的第三节内容。它是前面两节中某些铺垫的延伸,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一节教学安排两课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第一个课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工作表的编辑方法,掌握一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在多媒体教室;第二个课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掌握工作表的各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放在机房。)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EXCEL工作表的六类基本编辑方法,熟练掌握每类工作表编辑的一种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觉悟目标:通过国产汽车的变迁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重点:复制和移动、单元格内容的修改;难点:区分复制和移动、清除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差别。二、说教法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课程整合)创设一个各种类型汽车起动和刹车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总任务,然后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与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有机结合(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三、说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子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四、说教学过程(说明: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内容顺序作了微调。)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用三种型号的桑塔纳汽车起动和刹车这样一个情境(可以由FLASH模拟一个场景),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提出总任务,导入新课。(总任务:如何科学描述这些物理状态?)2.把总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子任务与工作表的编辑有机结合。(1)子任务1:在原始汽车起动表格的基础上,创建汽车刹车的表格。------引入单元格的复制。(2)子任务2:比较汽车起动和刹车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区别。----―引入单元格内容的移动。(3)子任务3:单是这样的一组数据,能比较出汽车的性能吗?------引入单元格、行、列的插入。(4)子任务4:你能把“初速度、末速度、时间、加速度”改成英语吗?-------轻松引入单元格内容的修改。顺便改正错别字。(5)子任务5:由于普通型桑塔纳轿车没有安装ABS紧急刹车装置,现已停止生产,所以要从表格上取消。-------引入单元格的清除和删除,并比较它们的区别。(注:原始表格、复制后表格、移动后表格、插入后表格、修改后表格、清除后表格、删除后表格见原始的“说课.xls”文件)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巧妙分散难点。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适时穿插课堂讨论、学生上台操作等交互活动。3.总结巩固整合各个子任务,提出共性的地方,比较个别差异。留5分钟时间指定某一种方法让学生完成刚才各个任务的操作,从而串联整个教学内容为一个整体。4.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三节工作表的编辑一、复制单元格1、剪贴板方式2、鼠标拖曳方式二、移动单元格1、剪贴板方式2、鼠标拖曳方式提示:复制单元格和移动单元格的操作区别三、插入单元格、行、列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四、修改单元格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五、清除单元格六、删除单元格提示:清除单元格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区别。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摘要: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强烈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再将它以单纯的技术手段看待,而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发挥其优越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克服其弊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培养1.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美国早在1985年就启动了体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的“2061计划”,至去年6月为止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的教室联上了互联网,平均每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相比之下,平均每121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台计算机的中国就更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也明确指出:“努力推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确实,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之与教师已经掌握的传统教学工具融合到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具有巨大的优越性。2.1呈现形式多样,能刺激多种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为主,而“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课程,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获得信息多。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如政治、生物、数学、语文、美术等整合的教改实践活动过程中,调查了学生对此种学习方式的反映,同样证明了这一点。(1)第一次运用网络传输的知识进行学习,你觉得:总人数喜欢一般不喜欢12110912所占比例90.1%9.9%(2)你觉得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对你理解知识的帮助程度:总人数很大一般很小1219328所占比例76.9%23.1%被调查的121位学生中有90.1%的表示:很喜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式,且有98.3%的学生表示:希望老师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其原因是:图文并茂、有趣生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再如,以新闻热点“撞机”事件为背景,开设了一堂以“将爱国热情化为强国力量”为主题的网络教学课,一扫传统政治课的枯燥与说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也敢于发表个人的观点。可见学生是渴望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课程的。2.2具有交互性,能实时控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比较典型的例子有:1986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来华讲学期间,在北京一所声誉不错的小学旁听一堂课后说,整堂课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切都是老师在摆布,学生形同木偶。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说:最伤脑筋的是国外学者来访做报告交流时,下面的听众往往没有人提问,鸦雀无声。而国外,学生提问却极其踊跃,场面热烈。“学生没有问题”恰恰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学校只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但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理解“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巴班斯基语)。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从“教”的研究向“学”的研究转变,如备“教案”改为备“学案”,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在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学习中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学件”(不妨称“以教为主”的课件为“教件”,以示区别)或构建“资源库”,针对不同情况,如克服重点难点、提供资源、创设情景等设置相关链接或热键,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如:进入学习要点,进行复习巩固;进入相关资料,学习与本节课相关的其他知识;进入习题库,进行“闯关”游戏;进入在线讨论,可选择与同学或教师进行探讨问题;进入在线测试,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等,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来进行学习”,“能针对实际情况,让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动手动脑一起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2.3具有开放性,能拓展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据统计,2000年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人数已达3亿,比1994年的300万人整整扩大了100倍,网页达30亿页,每天还在以300万页的速度增加。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在信息时代,存放在计算机和网络中的信息正在持续、快速地增长着,数字化的信息量每12个月就会翻一翻。面对丰富的象原子裂变一样快速增长的信息资源,学生的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能实现下述目标: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将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整合起来,同样可发挥优势。如我校组织开展了“废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处理”研究活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鉴别、处理、运用信息,结合实验等传统方法开展活动。学生谈到:通过这次活动,不但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而且认识到对待科学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学会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开展实验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信心、磨练了意志。一位学生根据这次活动中对实验结果的测定与统计的方法,联想到3月12日植树节的升旗仪式上一位老师说起的“据人们统计,每公顷的云杉,每年可以吸收粉尘32吨,每公顷松林每年可以吸收粉尘36吨。”而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他们是怎样如此精确地测定出来的?”有疑问就会探索,有探索就会创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编辑宣传材料,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2.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取得三大突破。3.1教学观念上的突破。通过理论学习,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各种教改实践活动,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的突破。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3.3学习方法上的突破。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观察与思维、创新与实践等能力的目的。参考文献: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育改革的途径,王珏,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网,2000.23.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0.104.王小平,本领恐慌,海南出版社,2001.12001.5浙江富阳常安中小李向兴第一册11课独木也能变成树林一、教学目标:1.掌握选定、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2.了解在菜单命令操作中,利用快捷键带来的方便;3.通过“克隆”工具,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作画的兴趣。二、教学要求知识点认知要求操作要求课时建议会画一棵树掌握掌握1课时选定、复制、粘贴命令掌握掌握透明与不透明的操作掌握掌握复制与粘帖命令的快捷键操作了解了
本文标题:《工作表编辑》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5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