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课程,涉及我国当前社会的很多实际状况。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前景。课程的开设具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素质的作用。二、先修课要求前续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概论等。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该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原理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自学。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3)实践课。作为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实践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自学和面授辅导的效果。(考虑到电大学生比较分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中,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即要知道的内容,多为资料性内容,一般考核涉及较少,占分数比例不大;“掌握”即要清楚理解掌握的内容,多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涉及的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地理解和把的内容,多为重点原理、重点概念等,要求能够清楚记忆并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进行考核。第二部分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小时。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导论(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二、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三、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第二节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初步形成和确立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发展第三节中国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创新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执政方式创新二、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四、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五、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二)教学要求1.掌握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3.掌握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色4.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5.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导论第一章导论、宪法制度4第二章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6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第四章国家元首制度4第五章中央行政制度4第六章地方行政制度6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4第九章审判和检察制度4第十章军事制度4第十一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第十二章干部-公务员制度6第十三章选举制度6第十四章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66.掌握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宪法制度(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宪法与宪政一、宪法的概念与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二、宪法的分类(一)形式上的分类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二)实质上的分类三、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二)人权保障原则(三)权力制约原则(四)法治原则四、宪法与宪政(一)宪政的概念(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第二节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一、宪法的创制制度(一)宪法制定(二)宪法修改1、宪法修改的原因2、宪法修改的方式3、宪法修改的程序4、我国宪法修改的模式(三)宪法解释1、宪法解释的原因2、宪法解释体制3、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二、宪法的实施制度(一)宪法实施的含义1、宪法的遵守2、宪法的适用(二)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三、宪法监督制度(一)宪法监督机关(二)宪法监督的内容(三)宪法监督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四)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第三节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和国家基本制度(一)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二)国家的基本制度1、国家性质2、国家形式3、国家机构4、国家象征(三)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2、社会主义法治原则3、群众路线的原则4、精简和效率的原则5、责任制原则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2、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3、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4、特定人的权利(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二)教学要求1.掌握宪法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宪法的分类3.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4.理解宪法与宪政的关系5.掌握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6.掌握宪法规定的国家的基本制度7.了解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第二章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路线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二、中共的地位三、中共与其它党派的关系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一、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和组织原则(一)民主集中制的涵义与意义(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二、党的组织机构(一)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全国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代表大会全国和各级地方代表会议(一)党的中央组织1、中央委员会2、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3、中央总书记4、中央书记处5、中央军事委员会(三)党的地方组织(四)基层组织(四)党组(五)一般派出机构(六)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一、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二、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三、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四、组织和动员社会统一战线群众组织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村民委员会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第四节中国的参政党一、中国的民主党派与参政党二、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中国民主同盟(3)中国民主建国会(4)中国民主促进会(5)中国农工民主党(6)中国致公党(7)九三学社(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三、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一)中国民主党派性质的演变1、1949年之前的民主党派是独立政党(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民主党派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之一(3)1990年代以后的民主党派是中共领导下的参政党(二)中国民主党派的地位和政治作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民主党派2、改革开放以前的民主党派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的地位和政治作用四、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一)参政议政(二)民主监督(三)民主党派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四)民主党派的成员被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定职务(二)教学要求1、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2、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党章》具体规定了哪些民主集中制原则。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及其权限。4、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5、掌握目前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动员社会的主要形式和方法。6、掌握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7、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四种主要方式及其内涵。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必须接受和服从中共的领导三、人民代表大会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一、代表的任职资格二、代表的职权(一)会内职权1、提出议案权2、提出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3、选举和决定任命的投票权4、审议权5、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6、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7、调查提议权8、表决权9、免责权(二)会外职权1、与原选举单位保持联系权2、视察权3、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4、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列席权5、参加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权利6、原选举单位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列席权(三)人身特别保护权(四)代表特权三、代表的罢免和代表资格的终止(一)罢免案的提出(二)罢免案的审议程序(三)代表资格的终止和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四、列席人员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大会(一)代表团(二)主席团1、主席团的产生2、主席团常务主席3、主席团的职权和重要性(三)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产生和任期(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及委员长会议(四)常务委员会会议三、专门委员会(一)专门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二)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四、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五、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第四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一、会议程序(一)会议召集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召集程序(1)会议准备(2)预备会议(3)会议开幕(4)会议议程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召集程序(二)会议形式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会议形式(1)公开会议和秘密会议(2)例行会议和临时会议(3)全体会议(4)代表团会议(5)小组会议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形式(1)全体会议(2)分组会议(3)联组会议(三)发言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发言程序(1)全体会议的发言程序(2)主席团会议的发言程序2、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发言程序(四)会议的主持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主持2、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主持人二、提案程序(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程序1、提案主体2、议案的提出3、提案的受理和审议程序4、议案的撤回和暂缓审议(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的提案程序1、提案主体2、提案的受理和审议程序3、议案的撤回和暂缓审议三、审议和审查程序(一)审议和审查的对象(二)审议和审查的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审议和审查程序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议和审查程序四、选举、罢免、任免和辞职程序(一)选举和任免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选举和任免程序(1)选举和任免范围(2)选举和任免程序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和任免程序(1)选举和任免范围(2)选举和任免程序(二)罢免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罢免范围2、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罢免程序(三)辞职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辞职受理程序(1)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辞职受理范围(2)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辞职受理程序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辞职受理程序(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辞职受理范围(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辞职受理程序五、表决程序(一)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表决程序(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表决程序第五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一)制宪和修宪权(二)监督宪法实施权(三)立法权1、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立法2、有关国家的基本政治和行政制度的立法3、有关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立法(四)其他方面的职权1、组织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权力2、对于国家大事的决定权3、监督权4、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一)立法权(二)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三)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四)对国家机关其他工作的监督权(五)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六)对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6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