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目(一)参考答案
《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一一、单选题。1.《代议制政府》的作者是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家(D)A.卢梭B.孟德斯鸠C.洛克D.密尔2.“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是(A)的名言。A.亚里士多德B.孟德斯鸠C.霍布斯D.休谟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B)。A.政府职能问题B.国家权力问题C.政府选举问题D.政党政治问题4.提出“政治学是研究受权力分配和运用的影响下的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学者是(C)A.马克斯·韦伯B.威廉·布卢姆C.戴维·伊斯顿D.罗伯特·达尔5.(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6.政府组织具有(ABCD)共同特征。A.权威的广泛性B.成员的非自愿性C.暴力的垄断性D.权力的合法性7.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阶级的社会有(ABCD)阶段。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于(A)年。A.1954B.1975C.1978D.19829.人民主权原则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C)提出来的。A.孟德斯鸠B.戴伊C.卢梭D.马基雅维利10.与西方国家以分权制衡原则作为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是(C)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B.人民主权C.民主集中制D.行政首长负责制11.我国到目前为止出现过(ABCD)部宪法。A.“五四宪法”B.“七五宪法”C.“七八宪法”D.“八二宪法”12.宪法的一般性质是(ABCD)。A.规范性B.自愿性C.强制性D.科学性13.宪法具有(ABC)自己的特殊性质。A.至上性和根本性B.原则性和全面性C.民主性D.规范性和强制性14.我国宪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ABCD)。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C.法制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15.中国宪法的特点是(ABCD).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二、判断题1.中国现行宪法是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等五个部分。(√)2.人权思想起源于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和18世纪德国思想家韦伯的天赋人权说。(×)3.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宪法最直接的首要功能就是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巩固国家政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把握?答: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把握:第一、政治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夺取国家权力和巩固国家权力。第二、政治与阶级的关系在阶级社会,政治的主题是阶级或阶层,政治是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展开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第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的基础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第四、政治与管理的关系在阶级社会,政治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政治的内容而言,可以说政治就是管理。在阶级社会,正值具有管理的内容和特点。2、什么是政治?它包括哪些内涵?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3、宪法从不同角度考察和分析,具有哪些功能?答:由于宪法的产生是以阶级斗争为先导的,而宪法的内容又以民主政治为其核心,所以,在研究宪法功能的时候,就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首先,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宪法最直接的首要功能就是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巩固国家政权。其次,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宪法的功能表现在维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上。宪法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由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第三,从法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宪法的功能表现在健全法律制度,推动法制建设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宪法为普通法律的制定提供了立法依据和立法原则;宪法为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形成和维护国家法制折统一和尊严奠定了基础;宪法为促进法律的实施,切实实行法治提供了保障。第四,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进行分析,宪法的功能表现在保障并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上。第五,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宪法还具有确认文化制度,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功能。任何社会的文明成果都包括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方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4、宪法赋予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答;现行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非常广泛,概括说来,主要有下列几种:(1)平等权。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平等权的最权威、最集中的表述。(2)政治民主和自由权。政治民主和自由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权(3)宗教信仰自由权。(4)人身自由权(5)受益权(6)特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特定公民主要指妇女、儿童、华侨等)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1、非国家机构的政府与国家机构的政府相比,有哪些区别?答:国家行政机关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非国家机构与国家机构的政府区别:(1)非国家机构的政府行使的是社会公共权力,而国家政府的机构行使的是特殊公共权力,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公共权力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首先要满足这些阶级或阶层的需要。(2)是暴力机关的设置和使用,如军队、警察、监狱等,这是国家机构的政府的突出特点,也是非国家机构的政府所不具备的重要机关。(3)在政府的本质特性上也有区别,非国家机构的政府多表现的是社会性、公共性,是为全社会服务的;而国家机构的政府更多表现的是阶级性,社会性、公共性也具备,但这是次要的,不是主要的,它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4)在政府的合法性上两者的基础也是不同的,前者的合法性是传统、氏族、功绩;后者的合法性基础也有传统、功绩,但更重要的是选举,市民意的表达,这是前者所没有的。选举领导人和民意的表达,特别是普通的选举和竞选,这是近代以来政党政治的产物,非国家机构的政府不可能做到这样。2、比较中外宪法的异同。答:第一,宪法作为国家法律的一种,它和其它法律具有共同性,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都是由国家运用强制力量保证其实施的。与宪法结构、宪法原则一样,中外宪法也有许多相同或相地方,在宪法产生的历时性方面,中外宪法没有什么两样。有了国家才有法律,但是宪法却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才出现的。宪法的产生迟于一般的法律,这是宪法产生的历史特点。在宪法规范方面,中外宪法都具有下列特点:(1)原则性和概括性。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规范必须具有抽象的原则性和高度的概括性。(2)高度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由于宪法只作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它能够适应宪法颁布并实施之后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只有这种变化不是根本性的,不是质的改变,宪法应该具有适应量变的能力,在一个时期内不需要作出频繁的修改,与高度的适应性相联系,宪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最高权威性和无具体惩罚性。宪法规范高于任何其他的法律规范,它是其他法律规范得以产生和发生效力的依据,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和这种最高权威性相伴随的是宪法规范的无具体惩罚性。以上是世界各国宪法的共性和共同特征。第二,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宪法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中国现行宪法除了具有上述共性特点外,还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特点。这种中国特色的个性特点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行宪法的序言部分明确规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现行宪法公开标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世界各国宪法所独一无二的。(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具体表现为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上是中国宪法和外国宪法不同的几个主要方面,也是中国宪法与众不同的几个主要特点。这几个特点既反映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特点,反映了中国国情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宪法的社会主义特色。
本文标题:《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目(一)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7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