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成本会计》自测模拟题
《成本会计》自测模拟题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B)是基础。A.成本分析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2.在工业企业中,应先按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费用分配法是(C)。A.交互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3.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项目的是(B)。A.财务费用B.生产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4.在大量大批多步骤复杂生产的企业,应该采取(C)进行成本计算。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5.下列各种分步法中,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的方法是(C)。A.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B.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C.平行结转分步法D.分项结转法6.甲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3600元;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2100元。原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据此计算的甲产品本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是(D)元。A.5700B.3800C.2100D.19007.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B)。A.原材料B.利息费用C.工资及福利费D.停工损失8.“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B)。A.已经发生也已经摊销的费用B.已经发生但尚未摊销的费用C.未发生却已经摊销的费用D.未发生也未摊销的费用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包括(A)两种方法。A.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B.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C.逐步结转和分项结转D.实际成本结转和计划成本结转10.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要在(C)分配。A.各受益单位之间B.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C.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D.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BCD)。A.净值摊销法B.一次摊销法C.分次摊销法D.五五摊销法2.下列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AD)。A.定额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3.下列应作为管理费用开支的是(AB)。A.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计提福利费B.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C.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计提福利费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4.以下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的有(ACD)。A.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B.企业在验收入库后才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实行售后“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损失D.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5.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D)。A.“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反映材料成本的超支差异B.“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C.“材料采购”科目的贷方反映验收材料的实际成本D.“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反映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大中型企业一般采用集中工作方式,而中小型企业一般采用分散工作方式。(错)2.低值易耗品的五五摊销法是在领用和报废时分别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对)3.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对)4.企业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可分为简单生产、复杂生产。(错)5.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的各种产品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对)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1.试述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及其中心任务。(6分)答: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成本会计有很多具体任务,其中心任务是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试述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法的含义及适用条件。(8分)答:顺序分配法,是将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采用这种分配方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既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又分配给排列在后面的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由于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不负担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的费用,因而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仍然受到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合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着明显顺序的企业中采用。3.试述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6分)答: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既不要求按照产品批别计算成本,也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而只要求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例如发电、采掘等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例如小型水泥厂。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甲产品投产8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乙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千克。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4元/千克,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A原材料总量为280千克。要求:(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计算A原材料消耗量的分配率。(2)根据A原材料的分配率,计算甲、乙产品各耗用A原材料的数量。(3)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的实际费用。答:(1)甲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80×5=400(千克)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00×3=300(千克)A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80/(400+300)=0.4(2)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400×0.4=160(千克)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300×0.4=120(千克)(3)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160×4×(1+2%)=652.8(元)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120×4×(1+2%)=489.6(元)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5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其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8小时和17小时。本期完工产品数量35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2700件,其中第一工序在产品1200件,第二工序在产品1500件。本期为生产甲产品发生工资及福利费70230元,制造费用105345元。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和在产品约当产量。(2)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工资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答:(1)第一工序完工率=(8*50%)÷25=16%第二工序完工率=(8+17*50%)÷25=66%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200*16%=192(件)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500*66%=990(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192+990=1182(件)(2)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70230÷(3500+1182)=15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500*15=52500(元)期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1182*15=1773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105345÷(3500+1182)=22.5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500*22.5=78750(元)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182*22.5=26595(元)《成本会计》自测模拟题B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2.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记入(A)。A.应付福利费B.管理费用C.生产费用D.制造费用3.税金属于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当中的(C)。A.财务费用B.生产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D)。A.分类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品种法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A)。A.代数分配法B.顺序分配法C.计划成本分配法D.交互分配法6.下列各项中能作为废品损失核算根据的是(B)。A.经过审核的废品数量单B.经过审核的废品通知单C.废品通知单D.废品数量单7.适合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C)。A.分步法B.分类法C.分批法D.品种法8.“预提费用”属于(D)的会计科目。A.资产性质B.负债性质C.既不是资产性质,又不是负债性质D.资产和负债双重性质9.对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废品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适合采用(C)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定额比例法D.约当产量比例法10.财务费用是通过(D)科目直接计入本期损益。A.投资收益B.利润分配C.财务费用D.本年利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项目中,在“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有(ABC)。A.预付保险费B.预付固定资产租金C.低值易耗品摊销D.短期借款利息2.每个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都应该根据(AD)来确定具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A.管理要求B.产品结构C.会计制度D.生产特点3.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有(ABCD)。A.生产费用B.销售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4.在(BCD)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而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归集。A.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大B.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C.制造费用很少D.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5.工业企业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有(ABCDE)。A.比率分析法B.对比分析法C.连环替换分析法D.差额计算分析法E.趋势分析法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季节性生产的企业特别适合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对)2.在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随产量减少而增加。(对)3.在连环替换分析法中,替换的顺序一般是先质量因素后数量因素。(错)4.“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对)5.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1.什么是废品,它分为哪两种?(6分)答:生产中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还是在入库后发现的废品,都应包括在内。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的废品是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2.什么是连环替换分析法,在进行因素替换时的一般原则有哪些?(8分)答:连环替换分析法是按某一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替换顺序的一般原则有:如果既有数量因素又有质量因素,先计算数量因素变动的影响;如果既有实物数量因素又有价值数量因素,先计算实物数量因素变动的影响;如果有几个数量因素或质量因素,还应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先计算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3.试述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6分)答: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例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期共生产合格品300件,不可修复废品40件。本期共发生生产费用44020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34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19200元,制造费用81000元。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1100元。原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材料费用按合格品和废品的数量进行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合格品的单位生产工时为18小时,废品的单位生产工时为15小时。要求:(1)计算本期的废品生产成本。(2)计算本期的废品损失。答:(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40000/(300+40)=1000废品的原材料费用=40*1000=40000(元)本期生产工时合计18*300+15*40=6000(小时)本期废品的生产工时15*40=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自测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7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