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袁志正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2013年制订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艺术系国画教研室开课对象:美术学专业一年级课时:36学时选定教材:中国美术史,李福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参考书: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课程概述:《中国美术史》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中国美术史各时期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画家及代表作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传统和光辉成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中国美术史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方向,发展策略,以及中国美术史的思路。使学生掌握中国美术史的一般方法。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第一章原始社会美术22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美术314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美术22第四章秦汉美术44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美术44第六章隋唐美术314第七章五代两宋美术516第八章元代的美术314第九章明清美术314第十章近代美术22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原始社会美术2学时一、教学要求:对原始社会美术的产生、发展和特征有基本的把握,认识此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用的结合。二、教学内容:(一)、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的社会形态(二)、旧石器时期的造型与发展(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五)、岩画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美术4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美术的产生、发展及特征。认识青铜艺术是奴隶社会文化创造的光辉典范,了解青铜艺术的演变过程。宫殿庙堂壁画及遗存之战国帛画,亦应给予重视。二、教学内容:(一)、中国奴隶制时期社会形成与发展(二)、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三)、建筑、雕刻和工艺(四)、绘画和书法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美术2学时一、教学要求:对春秋战国时期美术发展和特征有基本的把握,认识此期美术的明显特征。宫殿庙堂壁画及遗存之战国帛画,应给予重视。二、教学内容:(一)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雕刻、工艺(二)、绘画与书法第四章秦汉美术4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秦汉美术的基本形成,主要内容,发展演变和艺术特征。认识美术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重要的政治宣传,教化作用。秦汉社会与文化背景二、教学内容:(一)、绘画艺术(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汉代帛画、工艺装饰画)(二)、画像石与画像砖(三)、雕塑艺术(秦汉陶塑兵马俑、两汉陶俑、汉代石刻、木雕、青铜雕塑)(四)、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的美术4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的形成发展、风格特征与成就。认识此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美术创作的新面貌。了解外来佛教艺术、少数民族文化、魏晋文化精神对我国传统美术的影响。二、教学内容:(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二)、佛教建筑、壁画、雕塑、石窟(三)、魏晋南北朝画家与作品(四)、论画文章(五)、书法第六章隋唐美术4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隋唐美术的内容形态、发展和风格特征。认识唐代美术是我国封建社会美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认识唐代绘画的分科及人物画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隋唐美术兼容并蓄,深沉宏大的艺术特点。二、教学内容:(一)、隋唐社会与文化背景(二)、隋唐美术概况(三)、工艺与建筑(四)、唐代人物画及作品(五)、唐代石窟艺术(六)、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七)、画史画论著作(八)、隋唐时代书法第七章五代两宋美术6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五代两宋美术的内容形态发展和风格。认识五代两宋时期皇家画院及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商品绘画的兴盛,绘画题材形式多样化的时代特色,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地展现主体的发展变异。二、教学内容:(一)、五代社会文化背景及美术发展概况(二)、五代宋的建筑、雕刻、工艺(三)、五代宋人物画家及作品(四)、五代宋山水画的新发展的南北风格(五)、五代花鸟画的“徐黄异体”(六)、五代宋画院画学与绘画史论(七)、苏轼与文人画(八)、五代宋时期书法第八章元代的美术4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元代美术的内容形态与风格特征,认识文人士大夫绘画成文化主流的现象及原因。了解元代山水画成就及对后世之影响。二、教学内容:(一)、元代社会文化背景对美术之影响(二)、元代建筑、雕刻、工艺(三)、元前期的士大夫绘画(四)、元四家的山水之变(五)、元代“四君子”题材风行(六)、元代藏佛教艺术与道教艺术(七)、元代中外美术交流(八)、元代书法艺术第九章明清美术4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明清美术的内容形态、发展和风格特征,认识明代画风迭变画派丛起以及宫廷院体绘画与文人绘画的流派、体系认识作为清代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之创新摹古两种倾向及其在思想情趣、技巧等方面的不同追求。了解明清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建筑、工艺方面的成就。二、教学内容:(一)、明清社会与文化背景(二)、明清时期建筑、雕塑、工艺(三)、明代宫廷绘画与浙派明中期吴派文人画与“吴门四家”(四)、清代画院及其西洋画士(五)、清初“四王”、“四僧”及其它名家名派(六)、董其昌及其绘画理论(七)、金陵八家、扬州八怪(八)、明清时期书法第十章近代美术2学时一、教学要求:把握近代美术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特征。了解近代美术新思潮兴起的现实作用。二、教学内容:(一)、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二)、海派(三)、岭南画派说明一、本大纲编制的依据是:商洛学院美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二、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以每次作业和课堂提问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成绩评定:百分制,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成绩80%制订部门:美术系执笔:袁志正2013年1月审阅:袁志正2013年1月审批:李世鹏2013年3月
本文标题:《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袁志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7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