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1天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阶段研究专题《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目录1.高中课改专题中期检查汇报表..........................22.课题开题报告.......................................33.课题实施方案.......................................74.课题开题简报........................................95.课题中期总结......................................116.附件:课题阶段性成果...............................13(1)调查问卷.....................................13(2)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16(3)论文类.........................................20(4)教学教案、试题类.......................见光盘21.高中课改专题中期检查汇报表专题名称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开题时间2008年5月开题地点塘沽区滨海外国语学校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是否已报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是参加开题及专题方案论证会的专家姓名专长职务工作单位季春霞多媒体运用教研组长滨海外国语学校胡朝林学法指导教研员教育中心杨伟江多媒体运用教学主任滨海外国语学校开题后本课题着力于(1)完成第一、二两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出学生调查问卷,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形成课题调查报告。(2)积攒素材,现已积攒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相关内容,主要有:教案、课件、试题、论文(从教学角度出发所写的)。由于学校客观因素(搬迁校址),学生制作相关素材工作并未能实施,教师制作的素材仅有一部分,但通过查找与教学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堂上的使用,也初步体现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优势,在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了比较有效的帮助和提高。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积攒相关素材(重点由学生和教师自己制作),力争对高中阶段人教版的新课程教材(补充:必修3,必修5,所有选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结合学校的教研教学,我们将力争实现高中数学教学部分内容教学案一体化,从学案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来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性学习。专题批准号:GZ071083《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开题报告4一、课题名称:《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分两方面:其一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此阶段信息技术被作为演示、交流和个别辅导的工具,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些进步;其二是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此阶段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营造资源环境、作为教学资源加工工具、师生教学活动技术协作工具、学习者学习研究工具,信息技术提供的整个教学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切实的推广如何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教学。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心教育目的是以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而不是学习信息技术本身。因此,当今的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再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是采用整合的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自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得以广泛开展。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后三个阶段通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一: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其中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总第一层)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总第二层)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总第三层)阶段二: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1、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总第四层)2、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总第五层)3、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总第六层)4、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总第七层)阶段三:全方位的课程整合)。现在一些地方的研究受制于各种因素,多停留在阶段一的第一层。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正在着力建设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课程整合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科目中心整合理论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整合思想把各门学科作为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以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将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相整合,就是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被看做教师教学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是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发展工具,同时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建构数学内容体系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更进一步促使人们思考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如何处理好师生之5间、生生之间关系。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数学学科课程的影响,指出数学教学不仅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因此,我们应根据新课程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化到数学教学教育的深层次结构中,融入数学教育的知识体系中,要成为传播数学教学内容的最佳工具和学生探究知识、体验数学、感受知识的中介;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师教学过程(2)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实时控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性,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六、课题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七、研究工作的步骤:(一)研究周期三年,即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二)研究步骤分四个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2008年3月,撰写开题报告。2008年3月27日,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08年4月—2008年6月,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2008年7月—2008年12月,调查问卷分析,形成滨海中学课题调查报告。2009年1月--2009年2月,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对策报告。第三阶段,实验阶段。2009年3月—2010年8月,实验阶段:对所调查的班级、年级进行实验研究课。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9月,制定实验调查问卷。从教师、学生双方面进行教学体会总结2010年10月,实验调查问卷分析。讨论、交流、总结整合的体会和建议。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2010年12月结题。八、课题组分工情况:课题组成员主要任务季春霞负责课题实验的全面工作(负责计划的制订,检查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年度论文,推广研究成果)。杨伟江负责调查问卷的形成,收集实验材料,撰写实验报告。胡朝林负责审核每一阶段的计划和结果。李伟负责高一年级的课题实验工作,撰写论文。王祥芬负责高二年级的课题实验工作,撰写论文。王玉北负责收集实验材料(课件、案例),撰写实验报告。李志芳负责高三年级的课题实验工作,撰写论文。6(中间会结合阶段所产生的问题添加一部分数学教师或信息技术教师,主要任务是共同制作多媒体及教学网络平台)九、现有基础论文:《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教学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主体意识,促进创新能力》;《数学教学推进创新,多媒体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余弦定理的形数转换功能》;《把握新教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十、预期成果:1、研究论文集2、研究案例集3、研究过程中的课件与光盘(经验推广)7《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8一、教师准备(1)撰写开题报告。(2)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3)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4)调查问卷分析,形成课题调查报告。(5)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对策报告。二、课题研究的设计。课题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教师备课教学方面。第一层: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辅助课堂教学,解决某些动态展示图示、空间图形等)第二层: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尝试多媒体平台,形成师生互动)第三层:信息技术作为分层次辅导工具(通过多媒体平台,分层次教学)第四层: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经验总结,形成教学资源库)第二方面:学生方面第一层:所学信息技术的展示(学生兴趣班,制作简单的课件或动画)第二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第三层:整合反馈(对比总结,阐述整合过程中的优势及不足)三、总结、经验积累从问卷调查、课例实践、效果反馈等方面总结课题,形成课题成果,进而积累经验完成结题。9《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开题会简报102008年3月27日,由我校申报课题负责人季春霞老师组织,在滨海中学小会议室召开了《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专题开题会,与会人员有扬伟江老师、李伟老师、王祥芬老师、李志芳老师、王玉北老师。会上,首先就课题开题报告的主题思想进行认真广泛的讨论,认为在天津新课程中,特别是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为更好贯彻素质教育体现学科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研究有较大的使用价值,以往虽然在数学教学中也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简易课件),但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在教学中能最方便又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科的帮助、更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却缺乏一些系统性和理论的指导,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很有意义。其次,课题负责人就课题阶段任务进行主要确定部署,进一步明确各项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及各项阶段任务(重点明确本学期的研究工作)。最后与会人员共同制定课题研究工作相关安排(重点安排相关教师的学习、交流、经验总结等方面)。与会教师表示将会为本课题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也有信心在将来的数学教学中将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有效的发挥出它的功效。11《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课题中期总结12在课题获得立项后,在市教室、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配合下,在全体参与人员的努力下,我们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实施了前两个阶段的相关工作,主要有两项:(1)完成第一、二两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出学生调查问卷,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形成课题调查报告。时间:2008年5月—2009年2月参与人:季春霞,李伟,王祥芬,杨伟江,王玉北,张磊,贾启阳,李鹏,杨伟伟,孙宝俊,赵宏博,阎秀英,任海侠。负责人:杨伟江审核人:胡
本文标题:《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9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