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施工技术》教案上册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授课科目:建筑施工技术授课班级:房建专业30332班授课教师:杜涛授课日期: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建筑施工技术绪论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方法1、建筑项目的分类暖道工程安装工程土建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工种工程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土方、砌筑模板、钢筋、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砼、装饰砼工程2、工种工程是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如:挖方工程、排水工程、砌筑工程、脚手架、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3、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施工的工艺原理(为什么这样做),施工方法(具体怎样做),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4、本课程学习的任务和目的掌握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5、本课程的学习方法①学好与建筑施工课程相关联的各门课程专业基础课:制图、测量、建机、力学专业课:房建、建材、施工组织、结构、钢砼②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平时)、参观、实践二、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1、我国历史上的建筑成熟秦砖、汉瓦宋代的赵洲桥明清的故宫、圆明园2、建国后建筑业的发展3、初期:鞍钢、长春汽车厂等一千多规模宏大的工矿企业。58—59: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中国历史博物馆等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功能要课号:1求严谨,装修标准高的十大建筑。80—90:高层建筑、电视塔等如雨后春笋90年代未:95,深圳地王大厦,78层,380M(24亿港币)98,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M(79亿人民币)98,上海东方明珠塔,540M结构布置合理,建筑造型美观,施工方法先进,施工设备优良。3、国外高层建筑91年:钢砼结构:105层,319.8M,朝鲜平壤的柳京饭店。74年:钢结构:110层,442M,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三、施工及验收规范与施工规程(规定)(一)施工及验收规范1、作用:是具有法律性质的国家标准2、内容:涵盖现行各分部工程、工种工程3、颁布单位:建设部(二)规程(规定)1、作用:临时性的规范2、原因:为及时推广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而制定的标准3、颁布单位:经建设部备案的技术权威专业部门(三)“规程”的内容不得与“规范”的内容相抵触。第一章土方工程§1.1概述(P3)一、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1、土方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劳动强度大。2、土方施工条件复杂,受各种条件影响大,难以确定的因素多。二、土的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1、土的分类与现场鉴别①分类:按土坚实程度(开挖的难易程度)分为八类②现场鉴别:a、一类:松软土,铲e、五类:软石,大锤b、二类:普通土,锄f、六类:次坚石,风镐c、三类:坚土,丁字锄g、七类:坚石,爆破d、四类:砂砾坚土,镐h、八类:特坚石,爆破2、土方施工的分类:①场地平整:厚度≤300MM的挖填和找平工作。②挖地槽:宽≤3M,长≥(3倍)宽③挖地坑:面积〈20m2,长〈(3倍)宽。④挖土方:除上以外的土方施工⑤回填土:夯填、松填。一、土的基本性质(一)土的组成1、土的三相组成:周相(土颗粒)、液相(水)、气相(空气)2、土的三相的占比例不同,则性质不同。(干燥、稍湿、很湿、密实、稍密、松散)(二)土的物理性质1、土的天然含水量:W=mw/ms×100%2、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L=m/vLd=ms/v3、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e=Vv/Vsn=Vv/V×100%4、土的可性系数:①土的可松性概念;②土的可松性系数。最初的可松性KS=V2/V1KS/K1S=V2/V3→V2=KS/K1S×V3最后的可松性K1S=V3/V1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2—土挖出后的松散状态下的体积V3——土经压(夯)实后的体积5、土的渗透系数(1)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以M/d表示。(2)根据渗透系数不同,可分为透水性土(砂土)不透水性土(粘土)第一章土方工程§1.2土方量计算(具有一定精度的近式计算)一、基坑、基槽的土方量计算1、基坑土方量计算,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计算V=H/b(A1+4A0+A2)H:基坑深度A1、A2:基坑上下的底面积A0:基坑中截面面积2、基槽(或路堤)土方基计算沿长度方向分断后,按拟柱体计算V1=L1/6(A1+4A0+A2)A1A2A1A2V=V1+V2+……+VnA2A1A2L1:为每断的每长A1A0A0A0A0V1:为每断的体积L1L2L3L4V:为各断的体积和二、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即将天然地面所造成需要的平面§2.土方量计算计算方式:通常采用有一定精度的近式方法——方格网法。计算步骤:(一)划分方格网1、面积小时,直接在地面上划分方格,定出角点方置。面积大时,编制地形图,在图上分方格,然后按坐标在实地定出角点位置。2、实地测出各角点的标高。3、绘出场地方格图,标注各角点的编号。4、将实际标高,设计标高,施工高度标注在方格网角点上。注:①方格网大小,根据精度要求。一般为20M×20M或40M×40M。②各角点的设计标高,按设计要求计算。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Δh=h(设计)—h实际(一)为挖方;(十)为填方。④角点的统一标注方式施工高度-0.240.3设计标高角点编号140.5实际标高课号:2(二)计算零点位置1、方格边上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2、凡相邻角点的施工高度异号时,则该方格内必有挖方,也有填方。即该方格边必有零点存在。3、零点位置X1=h1/h1+h2·aX2=h2/h1+h2·a或→X2=a—X1X1:零点至低编号角点的位置X2:零至高低编号角点的位置h1:低编号角点的施工高度绝对值h2:高编号角点的施工高度绝对值x1x2h:为方格网的边长a4、计算出方格网边所有的零点位置,连接同一方格内的零点,即得零线。零线即方格内的边坡边界线。(三)计算方格内的土方量1、根据每个方格内实际的挖填面积计算。2、挖(填)土方量等于底面积乘上平均高度。(底印多边形角点施工高度的平均值)(四)边坡土方量计算1、沟槽边坡的土方量计算Ah①边坡坡度:i=h/b②坡度系数:m=1/I=b/h→b=mh③边坡面积:A=1/2×h×b=1/2mh22、方格网边的边坡土方量计算①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V1=1/3A1L1②三角棱台(柱)全边坡体积V=A1+A2/2·LV=L/b(A1+4A0+A2)(当两端面积与中截面积相差太大)(五)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计算出的土方量汇总即可。(六)例题土方调配(略)②⒀⑿+0.37+0.6-0.21-0.55①-0.95③2Ⅰ+0.263Ⅱ-0.094Ⅲ-0.445Ⅳ-0.887Ⅴ+0.658Ⅵ+0.389Ⅶ010Ⅷ-0.516⑾⑩11⑤12131415⑨B⑦⑥b+0.91=bb1/2*0.5=b例:详课本解:1、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设计标高—实际标高(详见附图数值)2、计算零点位置凡相邻角点施工高度异号者,必有零点存在。2-3线:X1=0.6×20/0.6+0.21=14.81(m)→X2=20—14.81=5.19(m)7-8线:X1=0.26×20/0.26+0.09=14.86(m)→X2=20—14.86=5.14(m)8-13线:X1=0.38×20/0.38+0.09=16.17(m)→X2=20—16.17=3.83(m)14点本身即为零点4VⅦ(+)=16.17×20×0.38/6=20.48(m3)VⅦ(-)=20/8(3.83+20)×(0.09+0.44)=31.57(m3)①a、方格网的总填方量ΣV(+)ΣV(+)=184+243+63.8+100.66+20.48=611.94(m3)b、方格网的总控方量ΣV(-)ΣV(+)=129+282+182+7.75+0.3+31.57=632.62(m3)4、计算边坡的土方量(m=b/h→b=mh)①V①(-)=1/3×0.5×0.952/2×(20×3-14.81)=3.4(m3)②V②(-)=V③(-)=1/3×0.5×0.952/2×0.95=0.04(m3)③V④(-)=1/2×(0.5×0.952/2+0.5×0.52/2)×40=5.76(m3)④V⑤(-)=V⑥(-)=1/3×0.5×0.52/2×0.5=0.01(m3)⑤V⑦(-)=1/3×0.5×0.552/2×20=0.42(m3)⑥V⑧(+)=1/3×1×0.912/2×3×20=8.28(m3)⑦V⑨(+)=V⑩(+)=1/3×1×0.912/2×0.91=0.13(m3)⑧V(11)(+)=1/2×(1×0.912/2+1×0.372/2)×40=9.65(m3)⑨V(12)(+)=V(13)(+)=1/3×1×0.372/2×0.37=0.008(m3)⑩V(14)(+)=1/3×1×0.372/2×(20+14.81)=0.79(m3)边坡总填方量ΣV(+)ΣV(+)边=8.28+0.13×2+9.65+0.008×2+0.79=18.996(m3)边坡总挖方量ΣV(-)ΣV(-)边=3.4+0.04×2+5.76+0.01×2+0.42=9.68(m3)5、土方量汇总场地总填方量ΣV(+)总=ΣV(+)格+ΣV(+)边=630.94(m3)场地总挖方量ΣV(-)总=ΣV(-)格+ΣV(-)边=642.3(m3)3、计算方格内的土方量②方格Ⅰ、Ⅲ、Ⅳ、Ⅴ、Ⅷ五个底面为正方形,则VⅠ(+)=202/4(0.37+0.6+0.26+0.61)=184(m3)VⅢ(-)=202/4(0.21+0.55+0.44+0.09)=129(m3)VⅣ(-)=202/4(0.55+0.95+0.88+0.44)=282(m3)VⅤ(+)=202/4(0.61+0.26+0.91+0.65)=243(m3)VⅧ(-)=202/4(0.44+0.88+0.50+0)=182(m3)③方格Ⅱ土方量VⅡ(+)=20/8(14.81+14.86)×(0.6+0.26)=63.80(m3)VⅡ(-)=20/8(20-14.81+20-14.86)×(0.21+0.09)=7.75(m3)④方格Ⅵ土方量VⅥ(+)=(202-5.14×3.83/2)×(0.26+0.65+0.38/5)=100.66(m3)VⅥ(-)=5.14×3.82×0.09/6=0.3(m3)§1.3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一、施工准备1、场地清理:拆除:房屋等改建:电力、通讯、市政设施迁移:树木挖除:淤泥2、排除地面水①抽水:较深的积水②排水:沟排水沟(坡度2‰~3‰)③截水:做截水沟(或截水坝)3、修筑临时设施办公、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二、土方边坡与土壁支撑1、土方边坡的下滑力大于其抗滑力时,土方边坡就会塌方。2、土方边坡的下滑力,抗滑力随着条件变化而改变。①土方边坡下滑力增加的原因:a、坡顶有动、静荷载。b、边坡太陡。c、地下书渗流,产生动加压力。d、边坡含水量增加,则自重增加。e、积水对边坡竖向裂缝产生静水压力。②土方边坡抗滑力减少的原因:抗滑力由内摩阳力和内聚力组成。a、渗水使内摩阳力减少、粘结力、分子引力。b、渗水溶解粘结构质,内聚力减少。3、防止塌方的措施为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①在基坑(槽)开挖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土壁房做成有斜率的边坡;②或者加以临时支撑以保持土壁的稳定。课号:3(一)土方边坡1、土方开挖时,不须放坡的条件规定。中密的砂土类:≤1.0M可塑的粘土类:≤1.5M可塑的粉质粘土类:≤1.25M坚实的粘土:≤2M2、除此以外的土方开挖均需放坡①深度在5M以内:一般放坡②深度在(5~10)M范围内:放大坡(缓坡)③深度≥10M:放阶梯坡,折成形坡②集水井a、直径:0.7~0.8(M)b、深度:(a)随着挖土深度而加深(b)始终低于沟面0.8~1.0M(c)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1~2M。c、井壁加固:用竹片、木条简易加固。d、适用范围:除细砂、粉砂以外的土质较好的场地上。且水量,水位均较小的场地上。补上页:(二)土壁支撑2、板挡支撑①适用范围:开挖较深、较宽,且不能放坡的地方(场地上)。②板桩主要素:板桩的入土深度板桩的抗弯强度锚固强度3、地下连续
本文标题:《施工技术》教案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9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