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公路路基路面养护技术》.
2013.8我国公路发展的现状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5万公里。》。“十二五”末,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实施国省道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公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质量明显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2008年初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完成了总长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完成规划目标。公路网的结构性矛盾,公路基础设施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矛盾仍是公路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建设成就越大,养护任务越重。我国已有5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再过1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要接近世界第一。大修的规模大。按照10年一大修计算,每年就有6000到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需要大修,大修的规模达到甚至超过目前高速公路在建的规模。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总里程10万km7条放射线9条纵线18条横线湖北省“552”骨架公路网,总里程6040km湖北省公路建设远景规划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二在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7位跃居第2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7.4万公里,居世界第2位。但高速公路尽管总里程很多,但总体通过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一条高速公路有几条车道,像美国12条车道的都有,我国基本上就是4车道的。总体而言,车道数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包括欧洲、日本,他们的车道都是很多的。湖北省高速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已达3673公里,位列第6位。公路养护任务重在我国公路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而来的问题,交通及气候条件对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行驶车辆的重载、超载现象,同时高等级公路上渠化交通加重了车辆轴载对路面的破坏;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地区路面经受着气候条件变化的考验。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大型化且超载严重,使公路路面面临严重考验,一些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成通车不久,由于不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早期损坏。路面的早期损坏直接对车辆的行驶速度、承载能力、行车舒适、交通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路面的养护维修就成为保证其服务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养护的内容绿化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特殊构筑物桥涵养护路面养护路基养护高速公路养护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我国公路养护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国内外“四新”科技成果不断研发,先进养护技术、养护机械的不断应用,原规范的部分内容和技术指标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需要。为此,交通部于2004年4月下达修订任务(厅公路字〔2004〕165号),由浙江省公路管理局为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山东、陕西、辽宁、湖南省公路管理局为参编单位,共同组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编写组,对原规范进行全面修订。一、编制背景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有关公路养护方面的文件资料,征求了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的意见,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协调一致,配合相关法规的实施和标准化改革工作,围绕畅通、安全、环保等基本要素,贯彻突出重点、注重结果、简化过程、强化标准的原则,采纳和吸取了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公路养护技术状况,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基础上,经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本规范。二、主要特点新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特点:一是涉及的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公路养护方面的全部内容;二是规范只讲要求、标准,不讲具体操作和做法,这也是与原规范(96版)的最大区别;三是吸收了目前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各地已经应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四是对规范的大部分条文编制了条文说明,对规范章节中尚未说清楚的要求在“条文说明”中加以较为详细的阐述,便于公路养护工作者运用,这也是与原规范(96版)的区别之一;五是增加了术语、符号一章,对一些常用的工程术语和词谓作出恰当的解释,以便公路养护工作人员掌握和运用,并对部分主要的工程符号做出注释。三、贯彻新规范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二)具有很强的指导规范性作用在结构上突出了规范的强制性、导向性要求;在条文的阐述上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在词语的使用上更加谨慎、严谨。(三)规范的内容作了分解(四)养护工程的分类体现了预防性养护的内容四、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重点导读本章阐述了编制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目的,新规范的适用范围;提出公路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养护工程的分类按照交通部《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2007年327号)的规定界定了养护工程的分类,明确了考核标准和公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公路养护的基本任务是:1、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提高公路的抗灾害能力,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2、加强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基本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3、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良好的技术状况。4、坚持和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大力推广和运用先进的养护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路桥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5、加强公路技术改造,以适应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养护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护农田、保护路旁景观和各种文物古迹,推广和运用路面、桥梁、隧道等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并注意生产安全。(一)主要变化老规范的“总则”部份内容很多,有5个部份45个条目,而新规范只有9个条目,内容上做了大量的精减,突出了“规范”做为养护技术层面的有关内容,将大量养护管理方面的内容做删减,更加凸现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指导作用。(二)总则的主要内容(1)阐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和要求在“总则”的1.0.1和1.0.9条目中对规范编制的目的和要求做了明确。在新规范编制的过程,交通部的有关领导多次强调,新规范的编制涵盖面要广、条文要精练、以要求和标准为主,不做具体操作和做法的阐述,要编成一部综合性强、能够统一和规范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养护技术规范。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公路养护的内容很多,公路分布的地域范围很大,养护的技术快速发展,很难用一本规范穷尽所有的养护技术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已先后颁布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公路桥涵养护技术、公路隧道养护技术、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等规范和规程以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等。现在,有许多省还编制了适应本地的养护技术标准(如有的省编制了《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南),所以本规范做为养护的总的指导规范,其主要的编制任务就是“统一和规范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养护标准”。(2)强调了两个方针新规范在总则中强调了公路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技兴交、科学养路”这两个方针。其中“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是新提出的方针要求,体现了公路养护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的新要求。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中,也提出了要“加强预防性养护”的要求,这也是顺应了当前养护行业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不断注重公路养护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新理念。根据两个方针的要求,新规范提出了一个公路养护配备的参考要求,其中就体现了两方针在装备技术的一些新要求,比如增加了一些预防性养护、科学的检测设备、应急抢险方面的设备配置要求。(3)提出了两个注重的要求新规范提出了“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注重养护生产作业安全”两个新要求,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养护行业提出的新要求。(4)规范了适用范围、养护分类和质量标准等重要原则适用范围更广:“各级公路”是指高速、国省道、农村公路以及技术标准上的各等级公路。养护分类更清晰:新规范的四类与老规范的四类有变化,将“改善”调整为“改建”,与《公路法》提法相一致。质量标准更明确:总则提出了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严格执行,变化主要是旧规范分为四个等级,新规范为五个等级;旧规范用“好路率”,新规范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来表示。规范中各类养护工程养护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等四类。具体见规范中附录B公路养护工程作业内容表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公路施工时应注重社会效益,保障公路畅通。第二章术语是新增的一章,主要对一些常见的用词进行了规范性的阐述和界定。术语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崩塌: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泥石流: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洪流。稀浆封层:用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稀浆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微表处:用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稀浆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术语拱起: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升高时,因胀缝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板体向上隆起的现象。沉陷:由于路基的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翻浆: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量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中期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错台:接缝或裂缝处相邻面板出现垂直高差的现象。唧泥:由于路面排水不良,引起基层材料产生液化,在行车的重复作用下,因板体上下运动而产生抽吸作用,使路面下稀释的泥浆或细料从接缝或裂缝处挤出的现象。术语露骨: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被严重磨损而形成骨料裸露的现象。罩面: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恢复路面磨耗及表层破损的措施。混凝土路面加铺层:为提高原有路面的承载能力,在其上加铺的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层。分离式加铺层:在原有混凝土路面上铺沥青材料或其他材料的隔离层,其上再铺筑的新混凝土面层。直接式加铺层:在经过清理的原有混凝土路面上直接铺筑的新混凝土面层。调治构造物:为引导和水流方向,使水流平顺通过桥孔并减缓水流对桥位附近河床、河岸的冲刷而修建的水工构造物。术语养护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流过渡区和终止区等6个区域。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的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警告区最小长度: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差事到工作区规定的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正常车道的路段。终止区:设置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的路段。渠化装置: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造价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第三章路基老规范共有9节73条,新规范8节31条,内容上做了大量的删减。重点导读本章阐述了公路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从路肩、边坡、排水、防护支挡工程、透水路堤、路基病害以及特殊地区路基等各方面提出要求。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养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和服务水平。因此,规范要求,必须保证公路路基的密实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养护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地质条件,加强预防性养护,防治各种病害。路基边坡养护工作中
本文标题:《公路路基路面养护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9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