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大纲《服装效果》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技能课开课部门:艺术设计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6.实训学时:26学分:2授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服装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服装设计与服装画之间关系的了解,对服装画表现技法得到熟练的掌握,对服装画的多种艺术风格得到直观的比较和熟识,帮助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服装画技法。同时,通过这些技法的综合运用,充分地表现时装的款式、面料与结构,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念,对服装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二、相关课程的衔接1.前期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等。2.后续课程:《服装设计》等专业课程。三、教学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大量课堂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2.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设计思维与表达。第二阶段设计表现基本原理。第三阶段手绘表现技法。第四阶段手绘设计表现3.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经验传授以外,通过对优秀案例作品的分析,加强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4.加强现代审美观念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造型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物体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如何培学生对造型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综合创意思维能力。2.难点:如何扩展学生对眼、脑、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以及手绘设计表现在具体设计中的运用。五、教学时数分配(共计32学时)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训(验)课讨论课其他合计服装画的概念和特点、人体绘画的表现224服装绘画的表现44服装质感与纹饰的表现224服装的艺术表现224参考表现44综合训练,设计124六、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课程实行随堂考试。每阶段的最后一张作业作为期末考试。学期成绩为平时作业成绩(30%)加期末考试成绩(70%)。由教研室主任组织3-5名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2.评分标准:(1)设计构思(10%)(2)综合方案(10%)(3)设计表现(60%)(4)设计风格(10%)(5)艺术表现力(10%)七、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1.《服装画技法》,柯锡安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其它服装画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八、教学内容、实训(验)环节和要求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学讲义和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上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范画、参考书目、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九、说明执笔人:李德真教研室:系(部)教学主任审核签名:附:格式要求:文字格式规范、排版格式规范按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行文格式的规定实施。课程编号:《服装效果》课程教案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教研室__________任课教师李德真______________职称高级室内建筑师系(部)名称艺术系______________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二○O九年二月课程教案基本信息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服装效果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总学时/学期学时32总学分/学期学分2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学时:6实验(实践)学时:26授课学生系(部)别/专业班级/人数系(部)别专业班级人数艺术系08服装18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教学大纲制订制订人:李德真制订时间:2009-2修订时间:教材名称《服装画技法》教学参考书(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服装画技法》,柯锡安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其它服装画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授课教师姓名李德真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室内建筑师从事专业艺术设计行政职务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授课计划课程名称服装效果开课系(部)艺术系任课教师李德真采用教材名称《服装画技法》编著者柯锡安版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辅助教材(讲义)任课教师自编课程总学时(总学分)32/2周学时4任课班级(含人数)本学期总学时其中讲课时数实验时数作业次数测验时数32626166合计备注教学大纲制订部门艺术系制订日期2009-2修订日期教研室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系(部)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教务处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盖章)年月日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授课计划表序号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含理论课、实践课等)时数备注1服装画的概念和特点、人体绘画的表现4理论课/实践课2服装质感与纹饰的表现4理论课/实践课3服装的艺术表现4理论课/实践课4参考表现4理论课/实践课5综合训练,设计16实践课6作业评估服装效果课程教案课题服装效果课时32周次1—8周授课日期2009.2.25至2009.4.15地点设计系授课方式及手段讲授(√)演示(√)练习(√)实验(√)讨论(√)其他()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目标本课程为服装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服装设计与服装画之间关系的了解,对服装画表现技法得到熟练的掌握,对服装画的多种艺术风格得到直观的比较和熟识,帮助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服装画技法。同时,通过这些技法的综合运用,充分地表现时装的款式、面料与结构,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念,对服装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造型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物体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如何培学生对造型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综合创意思维能力。2.难点:如何扩展学生对眼、脑、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以及服装效果表现在具体设计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一周,服装画的概念和特点、人体绘画的表现(临摹练习不同的头、手、脚、发型、人体比例和人体姿势画法,5张8开纸)。要求:了解时装的人体比例、姿势等各细节组成部分,并以优美的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第二周,服装绘画的表现(人体结构与服装款式的表现,临摹4张4开纸)。要求:掌握在服装的绘画过程中与人体相结合大知识与方法,并能对服装的各种款式进行有步骤的表现。第三周,服装质感与纹饰的表现(各种面料、图案的表现,临摹4张4开纸)。要求:针对不同面料的质感特征,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技法,提高对材料质感的表现能力。第四周,服装的艺术表现(不同类型的服装效果图、构图表现,临摹4张4开纸)。第五周,参考表现(以杂志摄影图片为参考,进行不同的技法表现,4张4开纸)。要求:画面完整,以服装画人体比例进行表现。第六至第八周,综合训练,设计。要求:独立完成4张4开纸不同技法不同构图的服装效果图。本课程要求学生从临摹入手,从易到难,逐步地掌握服装画的表现技法和多种艺术风格表现,并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念。课后练习徒手草图训练阅读参考书目1.《服装画技法》,柯锡安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其它服装画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教学小结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大量课堂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2.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设计思维与表达。第二阶段设计表现基本原理。第三阶段手绘表现技法。第四阶段手绘设计表现。3.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经验传授以外,通过对优秀案例作品的分析,加强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4.加强现代审美观念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7.课程建设有关材料8.与课程相关的成果
本文标题:《服装效果》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9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