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梦圆飞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的课文。作者饱含激情,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飞船发射始终;二是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手法,分别展现了送行、发射、问候三个不同的场景。人们在各个场景中情感的变化是本文蕴含的内在线索。本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时应该着重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重温那扣人心弦的“飞天梦”。(二)教学对象分析2003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现在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对于当年发射场景以及“神5”发射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不能深刻感知和理解。随着05年“神舟”6号、07年“嫦娥一号”、08年“神舟”7号的发射成功,学生已逐步通过阅读报刊、观看电视等不同渠道,对航天知识有所了解。但对飞船升天的具体场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航天科技的喜爱,以及民族自豪感有待进一步培养。(三)教学环境分析出于对学生学情的具体考虑和分析,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原当时的场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悟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以及其中释放出的魅力。课堂中为学生设置的情境,可以使他们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犹如亲临现场、亲身体验,从而充分感知“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和自豪的思想感情,领略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3.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4.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感悟激动人心的场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四、教学准备教师:《梦圆飞天》教学课件。学生:了解各国的飞天壮举,搜集并阅读中国航天史以及“神舟”5号发射背后的故事。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设计1.铺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课前播放视频短片《中华千年飞天梦》,在《超越梦想》激昂的旋律中导入新课。)为了这个梦,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今朝终能——(齐读课题:梦圆飞天)为了这个梦,中国人民已奋斗了千年,今朝终于——(齐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历史性时刻:2003年10月15日(白板聚光灯效果)师: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场却温暖如春。今天,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人们,国家领导人来了,航天专家来了,教练来了,少先队员来了……〔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由于时空原因,学生无法理解“千年一梦”的沉重积淀。课堂刚开始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中走了个来回,从梦想起源、为梦奋斗中初步感知航天人背后的艰辛,感受“神5”飞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能将学生带入教创设情镜,导入新课视频二读课题品读课文,披文入情图片活动一视频图片活动二角色体验,升华情感超越文本,拓展延伸视频制作手抄报音乐视频活动三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两次读题,学生的情感层层递进,为全课的学习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2.品读课文,披文入情(1)图片对比,引发思辩(先出示人群无比激动的图片)(然后出示杨利伟面向国旗,表情平静的图片)师:前来送行的人群无比激动,大家心中涌动着喜悦与自豪,可此时的杨利伟眼神显得格外平静,他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走进活动一,开始学习。出示活动一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的杨利伟,眼神显得格外平静,可他的内心也同样平静吗?②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③全班展示。(阐明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的理由,练习朗读文中的句子。)〔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在活动一中,我通过将“人群激动图”与“杨利伟平静图”进行定格。让学生在对比中引发思维的碰撞。此时此刻,杨利伟的内心是否也如他的眼神一般平静呢?学生在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组间辩论中,再次感受到“神5”飞天的历史意义以及航天人为了这一天付出的努力。图片对比,引发思辩,让学生从中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情感也在这思辩与朗读中与人物共生。〕(2)情景再现,想象说话师: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下面让我们走进活动二,感受卫星发射时的场景。出示活动二要求:①大声朗读6——15自然段,哪些文字给你的感受最深刻?用笔做上记号。②反复读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小组内交流,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③想象一下,当人们得知“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后,指挥大厅里是怎样欢腾的场面?电视机前的观众呢?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呢?他们的表现又会如何?④全班展示(说感受,分角色读,齐读)重点交流:①出示:“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这十秒虽短犹长,它凝聚着中华千年的期待,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梦想。(指名读,评议,指名读,男生齐读)②出示: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抓住具体词语,想象画面。(在白板上圈画出关键词语)结合学生的回答,(播放“神舟5号升天视频”)。结合视频,再谈感受。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指名读,齐读)③当“飞行正常!”四字从太空传来之时,人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出示:欢腾图片,《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想象一下,此时指挥大厅里是怎样的欢腾场面?电视机前的观众呢?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呢?他们的表现又会如何?练习说话。④“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激情澎湃?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齐读6——15自然段。〔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二段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指导学生将书读“厚”,我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本段的基础上,初步感受飞船升天的壮观场面,再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当学生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播放飞船升空视频,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给学生以冲击,再让学生练习朗读时,“情动而辞发”,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朗读自然激情澎湃。最后出示欢腾场面的图片,让学生走进欢腾的人群,想象人们的表现,让学生把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3)聆听问候,欣赏美景师:腾空而起的烈焰载着火箭,载着杨利伟,也满载我们的心一同飞向太空。作为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看到了什么,他此时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开始活动三的学习。出示活动三要求:①组内指名读16——19自然段,找出杨利伟说的话,体会他此刻的心情。②杨利伟眼中的太空,他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你能当个小小解说员,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给大家做一番介绍吗?③小组交流④全班展示(结合图片进行介绍,感情朗读)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太空图片。引读: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设计意图:通读这一段,我决定以最后一句话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从读中体会杨利伟的兴奋、激动,体会他作为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的无比自豪。由于学生对“太空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感受不够直观,需要更丰富的内容进行补充解读,因而在这里引入图片作更形象化的说明,打破了时空界限,让学生对文字的感知更为深刻。〕3.角色体验,升华情感(1)因为杨利伟的到来,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的人脚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面对神舟五号发射圆满成功,此时此刻,我们有千言万语想要倾吐。各组任选一种角色,将人物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完成检测反馈)(《亲吻祖国》的音乐伴奏)如果我是杨利伟,我想说——如果我是杨利伟的教练,我想说——如果我是杨利伟的队友,我想说——如果我是杨利伟的儿子,我想说——如果我是一位旅居国外的华人,我想说——如果我是一位普通的少先队员,我想说——(2)是啊,因为多少人的努力,引读:(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设计意图:单从朗读去激发想象,让学生再次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无限自豪,显得稍微浅显一些。此时转换角色,将学生置于各种特定的角色中,通过文字、音乐的渲染与抒情,冲击学生心灵,使其由衷地升腾起对航天人的敬意,从而再次激起学生情感的高潮。〕4.超越文本,拓展延伸(1)配乐朗读《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利伟颁奖词》。出示: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2)(出示更多航天英雄的视频),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他们。05年“神舟”6号、07年“嫦娥一号”、08年“神舟”7号的发射成功,见证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与辉煌。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有能力(梦圆飞天)(生齐读课题)中华民族,也已经(梦圆飞天)(生再次齐读课题)(3)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无止境,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还在继续。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资料,组内合作设计完成《航天背后》或《探秘宇宙》的剪报、手抄报,继续我们的追梦之旅。〔设计思路:通过朗读“颁奖词”,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感悟,对学生发散的情感进行一个总体归位。由航天英雄代表拓展到数位航天模范,学生在反复的情感冲击中深刻理解了航天事业的成就并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成功的,它的背后有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心血。最后让学生完成手抄报的练习,既让学生了解宇宙知识,重温感人故事,还激发了学生继续“追梦”的兴趣,拓展了学习空间,更锻炼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巧用信息手段提高教学实效——谈《梦圆飞天》一课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纵观这一系列目标,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媒介,可能难以实现。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先进手段。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在《梦圆飞天》一课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整合。一、“境”动心灵,“悦”读体验由于时空等原因,学生无法了解“千年一梦“的沉重积淀。课始,我借助视频短片《中华千年飞天梦》,缩短了时空差距,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中走了个来回。从梦想起源、为梦奋斗中初步感知航天人背后的艰辛,感受“神5”飞天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为全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感悟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梦圆飞天时人们的激动、喜悦、自豪之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这是本节课教学时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指导学生将书读“厚”,我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本段的基础上,初步感受飞船飞天的壮观场面,再利用白板可以圈画关键词语的优势,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学生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播放飞船升空视频,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给学生以冲击,再让学生练习朗读时,“情动而辞发”,他们在读
本文标题:《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0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