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设计
1《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设计学校芜湖县二中教师任方明授课班级高一授课时间篇章节(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题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解析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应用典型气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的分析掌握气候的五大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从而掌握对某一区域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进而能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的运动规律,分析典型的气候,对比分析,简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读图分析季风,了解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2.利用假设和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抽象的空间图形分析2.培养辨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3.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和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2.季风对大陆东岸的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读图法,绘图法,讨论法,共同探究法,演示法新课教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2教学过程(重点)导入:和学生回顾热力环流、近地面大气的方向受那几种力的影响和高空大气受两种力的影响下风向和等压线平行。新课讲授:1、大气环流:由热力环流说到风,然后引出大气环流。说出大气环流的定义和意义。利用身边的生活情境形象解说大气环流的意义。例如:在夏天,屋内开着空调,当你打开门的时候,外面热的空气被风吹进屋内,这样你就会切肤的感觉到了屋内的温度就有了一定的变化。2、绘图(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图),提出一个假设1:地球不自传,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地球的大气环流会呈现什么样子的环流形式?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并且提问几个不同学生的思考结果。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提问:……学生回答……分析和评价:……绘出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的热力环流的方向过渡:生活如果像这样的单圈环流这样简单,我们的生活就过于乏味了,而我们的自然环境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探讨大气的到底有什么规律。提出第二个假设:地球自传,地表均一。地球自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回忆前面的知识,例如:空气流动的时候,因为地球自传,会受到什么影响呢?提问:……学生回答:……分析:以北半球为例,和学生一起分析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过程:先讲低纬环流圈,然后讲高纬环流圈(这些都是热力动因,学生更能容易理解接受,再讲中纬环流圈。首先说这些环流圈的时候,由此先得出气压带,然后再有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得出风带的形成单独在黑板板书画图逐步详细的分析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这些是难点,在分析之后再重点分析,借助几何绘图让学生理解)教学意图:回顾重点知识,为下面的学习铺垫3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1)低纬环流(板书)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2)中纬环流(板书)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3)高纬环流(板书)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投影图)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规律和记忆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大概略说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然后在黑板上画由此略图,中间是赤道低压带,两极是高压带,而高低压带相间分布,风带分布在两气压带中间,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风带的方向,主要是首先能记住或者分析气压带的高低,然后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而这个时候又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出现偏转就可以知道了。让学生拿出地图册,填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图44、引起大气环流的原因:动力原因和热力原因同学们,你们是否,在我们一起探讨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过程中察觉到,其实三圈环流中,两边的高低环流圈和中间的中纬环流圈形成的动因是有区别的。这些知识就和我们物理有关系了,是否有人看出了呢?请大胆的举手回答你的高度敏锐性。看学生的反映,然后看情况提问或者是直接分析动力原因和热力原因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同学请看图,我们前面学习的气压带风带的规律呢,是固定的,然而,我们的太阳直射点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南北移动的,那么气压带风带那种对称性的分布规律有什么变化呢?引导思维:我们在分析低纬环流的时候,说到因为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而,我们的太阳直射点是随着季节的移动而移动的,那么在北半球向北移动的时候,北半球的温度是不是比南半球的高呢,那么我们的气压带在总体上并不是以赤道为中心对称性分布了,而是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偏北,冬季偏南。知道学生看课本上的图,让学生更好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环流的定义和作用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动力原因和热力原因形成原因:太阳直射点随着季节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结果:单圈环流假设1:地球不自传,地表均一假设:地球自传,地表均一结果:三圈环流表现: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大致夏季是偏北,冬季偏南
本文标题:《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1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