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虢镇中学《游褒禅山记》集体备课教案周次第周教学时间学科语文主备杨柳青教者课题《游褒禅山记》(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常识;2.诵读感知,总体把握文意;重点难点讲读1、2段文章。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启发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一、导入新课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二、简介作者和文体1.学生读资料,明确: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时期临川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中》。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2.“记“是一种写景散文。它主要杂记山水风光或名胜古迹。这种文体有时又类似说明文,即重在向读者介绍说明风景特点等。这种文体有时还可以写成游记一类。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以描写、说明、议论。其他导入方式:毛泽东有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早在1058年,王安石就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地社会弊病:“天下以奢为荣,以简为耻。苟其财之可以具,则无为而不得”。在这样的气候下,民风扶摇于流俗,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日甚一日。“婚丧奉养、服食、器用之物皆无节制以为节。”他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张变法,但受到权贵们的大力阻挠,连当时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也向神宗哭诉,变法自然以失败告终。2教学设计合作交流1.“卒”:①死。“卒葬之”。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词性活用: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3.“穷”:①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三、讨论问题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作者为什么要写路途中的仆碑?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3教学设计合作交流3.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三)全班朗读课文前两段,总结游览失败的原因:明确:内因是决定性因素,没有坚定的意志,缺乏冒险精神。外因起导火索的作用。四、课堂小结:记游墨虽然简单,但游踪交的一清二楚,而且令人想象作者当时的性质多么浓烈,游览中途退出多么懊悔,这就为文的议论做了铺垫。五、布置作业。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4周次第周教学时间学科语文主备杨柳青教者课题《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讲读第3段。2.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重点难点总结归纳“其”字的用法。教学方法教具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一、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1.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其.文漫灭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7.其.下平旷8.问其.深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11.而其.见愈奇12.然视其.左右13.盖其.又深14.则其.至又加少矣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7.以求其.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8.其.孰能讥之乎1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二、讲读课文第3段。(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其”字在本文中的意思大概分为以下几类: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5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三个“不能至”逻辑严密,“志”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作者又最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至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前后呼应。三、总结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记游与议论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四、布置作业。1.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6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周次第周教学时间学科语文主备杨柳青教者课题《游褒禅山记》(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四、五两段;2.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掌握重点字词,背诵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一、讲读第4段。(一)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一词多义: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一、词性活用: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三、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7四、讲析第5段。1.提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明确:《小石潭记》。2.提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明确: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3.提问: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明确: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五、写作特点: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事通过记游而说理的名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8教学设计合作交流本文以游踪为线索先记游后议论,议论承上文记游而来,记游为下文立论做铺垫,由具体事实的叙述到抽象道理的议论,转折变化十分自然。2、层次自然,行文利落。叙事部分先后有序,论理部分与之相应,行文不枝不蔓。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全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六、总结全文《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得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本文结构严谨,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子夏之晋,过卫
本文标题:《游褒禅山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