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1/5使用说明:重要知识点都以隶书的文字出现,对每节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就是城市形态2、城市形态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在平原地区为团块状(成都、合肥、华盛顿),河谷地带为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山区或丘陵地区为分散式(重庆)。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聚集形成功能区。每一个功能区是以某一种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城市中一般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有文化区,行政区。4、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环境好;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较差。5、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带状。6、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CBD)的区别:功能上:中心商务区除了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分布上:中心商务区只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建筑上:中心商务区是全城最高大密集的。7、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围,但靠近交通干线。8、工业区的分布与风向:工业区应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应避开对吹的风向。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经不断的迁移形成如:成都);扇形模式(交通如:沈阳);2/5多核心模式(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2、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他还有历史文化等社会原因。3、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4、根据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一般城市的布局从里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5、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的,城市建立初期一般是工业区在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逐渐外迁,城市中心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6、进行城市布局最主要是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的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2、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特大城市100万大城市50万~2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小城市20万3、城市有购物、就医、上学等很多服务功能,接受该城市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就是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显的界限。4、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5、城市的等级能够提升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如资源状况,交通条件。6、上海发展的优越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也位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3/51、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2、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3、从德国南部城市的研究中得出(理论模式):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呈大小不一的六边形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城市化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包括推力(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拉力(城市的吸引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和区域经济还是相互促进的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4、城市化不仅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是从工业革命后开始。2、1950年前城市化速度较慢,1950年后城市化速度很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城市化速度很快,比发达国家的任何时候还要快。而发达国家加速城市化起步要早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加速发展要早于发展中国家。4/53、世界城市化浪潮:19世纪在欧洲,20世纪初在北美,20世纪中叶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政治上独立,经济发展迅速)4、各国城市化的进程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中期加速阶段(30%~70%)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的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成熟阶段(70%)水平高,城市人口增长缓慢或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5、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中国是处于中期加速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城市土地质量下降;水循环发生改变以及水质和水量发生变化;改变小气候,产生“热岛”效应。2、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但过快的城市化会使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环境污染。3、城市大气污染来源于城市居民生活的烟尘,工矿企业的烟气,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水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4、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5、根据我国城市化的情况,得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缓解压力的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5/5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本文标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2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