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化学与生物学院课程论文
化学与生物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山学院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学号:2010070101070学生姓名:杜林蔚专业:应用化学年级:10级课程名称:现代经营管理授课教师:吴国锋2011年12月10日中山学院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本文从网上教评的意义、问提以及建议对网上教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网上教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沟通,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让老师更明确教学目标。而网上教评虽有足够的隐秘性。快捷性却存在无实名的乱评以及学生评教敷衍的状况。无法有效的反应老师与学生真实的教学情况。无法正面的促进老师的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使老师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并且无法指出实质或准确的教务问题。所以从学生工作做起,优化网上教评的过程,合理对评教结果进行筛选,调整老师对评教的心态,才是做好网上教评工作的关键所在。关键词:网上评教中山学院问题与对策一、引言学生评教课堂教学质量的体现的重要环节,网上教评又是进入信息时代后最新的评教方式。其方便快捷的方式,快速的统计整理速度,良好的教评环境都是其独特的优势所在。可是随着方式的更新,更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下面将对教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和探讨。二、实证分析(一)数据选取与来源本文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数据及资料来源于各大报刊,杂志及通过因特网获取。(二)分析过程1网上评教的意义(1)有利于保证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教师的工作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来评价,至于网上教评,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更容易让老师了解情况,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业,它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作为接受服务的学生当然有权利对教师所给予的服务做出评价;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审视自己工作与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整改。学生从老师的教学方式中体会,教育方式是否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学生接受教师教学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观察比其他人的评价更为周全细致。网上的评价让评价变得更加的快捷和方便。这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整改和认识自己的错误,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实现教学的目标。(2)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快速沟通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同文字的形式和老师进行沟通容易让老师看出是谁提得建议,所大多都不愿意以一个真实的心态来评价,也因为大学的管理机制和课程的通过机制与老师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学生都以给老师一个人情多说说好话的心态希望老师可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所以评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网上对教师评价,将打破长期以来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垄断”地位,为学校工作增添民主氛围,给学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是一种民主化的表现。让学生可以“有话说,说实话”。因为网上教评可以用电脑快速的统计其评价的数量级,所以老师也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学生的所需。免除了中间许多的统计的时间,方便快快捷。(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网上的评价因为统计速度过快,所以老师的接收速度也相对变快。因为其表现太过直白和直观,所以教学活动中的错误和问题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都可以有很明显得反馈。这使得老师们更有工作的动力,以及对自己教学成就的认识和肯定。教师就会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监督,这种监督促使他们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更加关注学生,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他们会在备、教、辅、改、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之中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敬业,使得教学变为一个良性循环,而不单单是老师的独角戏。2网上评教的问题(1)评价指标过于简单、笼统如大多学校的一级指标都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标体系,过于笼统、简单。而二级指标一般包括观点是否正确、及时反映学科动态、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备课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丰富等,学生对课程、教材内容大都不太熟悉,却要求他们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的评价,显然难以把握评价的尺度。无论肯定性评价遥是否定性评价都难戬使他们真正的提升,甚至述造成了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矛盾。没有办法反应真实的状况,学生想表达的不能表现,表达又不够精准,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成了无效的沟通。(2)评教结果的利用有失公允。老师对评教结果高度重视,把它当作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有的以评教结果作为依据,对教师进行终结性评价,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直接与教师的职称和津贴挂钩,甚至以此决定教师的去留。这严重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达不到以评促改的根本目的。但我校的机制并没有将老师的教评和老师的利益有直接的挂钩,所以大多数老师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必要。有些教师会直接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出来,或者对学生训斥,或者在上课的时候情绪不高,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3)评价能力有限,随意性较大由于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一些问题的法和理解难免片面,对评教缺乏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评教随意性较大。学历高、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评教时不一定得到高分,而学历较低、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一般的教师,评教时可能会得高分。而且学生大多为应付差事,因为觉得评教结果与自己并不相干,网络评教更是给人浮躁的感觉,选项大多一样。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对评教结果反馈不重视,导致评教活动流于形式有些学校在反馈评教结果的时候工作不到位,仅仅满足于把评教结果拿到教学系部进行宣布,没有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更没有就如何改进教学效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有些学校评教后只对学院领导、系部主任公布评教结果,再由系部主任有选择地反馈给教师本人。这样做的弊端是:一方面,教师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原始的评教意见,不知道学生对自己教学的真实看法,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自然也谈不上改进和提高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意见的反馈情况,看到评价结果迟迟没有公布,教师的教学也没有一点改善,便会认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对评价也不重视了。于是再次参与评价时就采取应付的办法,随意评:或对任教的所有教师的所有评价指标都给予相同的评判,或根据自己对课程的喜好程度评价教学,或根据与任课教师的私人关系进行评价等。在这种情况下,前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失去了意义,评教完全成了一种形式。(5)评教结果反馈不及时,处理不当一些学校对评教结果的反馈不及时,评教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相关系部和教师手中,造成很多问题和意见得不到及时改进解决,学生看不到评教带来的改进成效。反馈形式单一。有的学校只简单公布评教的分数、等级。或只是简单地公布排名,教师看到的只是冰冷的分数或等级,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实际教学状况,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均得不到具体反映。学生给与的评价由太过具有片面性,老师们很难以公正的态度和感受去面对及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三、讨论分析关于做好网上教评工作的几点建议:[1]评价方法更具灵活性。评教体系既要注重共性,又要反映个性。对不同年级的课程、不同的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应该根据其各自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如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种种不足,如果采用对老教师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他们的教学,反而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学校应该注意针对教师不同的教学发展水平制定不同指标,让学生更加灵活、客观地去评价不同的教师。[2]添加更多的灵活性选项学生一般可对以下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职业行为和伦理观点;学生参与;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的明晰性、系统性;教学对学生职成教育研究。但问问题时需用实际的例子进行提问。让学生可以从实际中马上反应老师的所做,更直观的表现出老师的教学状况。[3]做好学生评教的组织工作(1)建立评教领导结构。高职院校一般是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因此要建立院系(部)两级评教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院级由教务处牵头,负责统筹安排全院学生评教工作的实施,明确评教的时间、程序、做法、要求等,系(部)级机构根据学院的安排做好本部门的评教工作。(2)合理安排评教时间。评教时间的选择对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重要影响,如果过早,学生对教师教学特点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定在期末,评教工作就会受到期末复习迎考的影响。因此,学生评教可选择在每学期的14-17周进行,这个时段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风格和效果已有比较全面而客观的总体认识,也避免与学生复习迎考冲突。(3)加强对评教过程的监控,保证评教各环节的顺利进行。[4]做好学生培训提高评教能力评教前,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理解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把握好评价标准,明确程序、做法和要求、常见误差心理、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尽量克服各种消极心理,客观、公正地评教。参考文献[1]赵颂梅.高校学生评教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与教育,2009,(23).[2]刘双.关于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理性思考[J].天中学刊,2010,(4).[3]孙建华.学生评教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22).[4]杨辉.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算法[J].继续教育研究,2006(2).[5]陈德良,周春林.学生评教透视[J].江苏高教,2002(2).[6]刘洁.陈怀楚.清华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2).现代经营管理课程论文评分表评价项目A(100%-90%)B(90%-80%)C(80%-70%)D(70%-60%)E(60%)选题紧扣课程内容(10分)结构合理排版规范(20分)分析透彻说理充分(30分)观点正确论据详实(30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10分)总分
本文标题:化学与生物学院课程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