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有效整合》结题报告
1《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有效整合》结题报告甘南一中课题研究小组执笔人高宗刚吴越峰一、课题的背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不力正如大家所见,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已经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谁在这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谁就会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占据主动。中国创新能力的落后已经极大的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这些都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障碍作用。中国的高层的领导、教育专家、科学人士敏锐的注意到这一现象,并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不利于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弊端,因此下决心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一场改革,“……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的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二、课题的提出:信息技术发展使教学过程的改革成为可能截止2009年.8月我校已经完成了一线教师人手一台台式电脑、所有教室装备多媒体投影演示设备、每台电脑都可以接入千兆校园网的硬件建设,研究如何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优化教学过程,使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尽快转化为提高教学水平的生产力已经摆在学校科研工作的首要议程上了。当信息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教育领域,恰逢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当我国决定在基础教育领域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时候,网络技术在经过了几年的徘徊后正进入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阶段,这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变,更是担负起促进教育改革的重任如今,伴随着信息设备的日益平民化,学校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相继建成,Internet接入校园,同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软件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完善,我们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或许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不好解决的新课改提出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提出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希望找到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教学模式。2三、课题的界定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数字化:使用采用数字电路设计的设备,同时其中的信息也是数字的。数字化技术可以使得设备更可靠,兼容性强,信息标准统一使得信息传递快捷、方便。多媒体技术:指把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讲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与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来,可使真实现代虚拟化。网络技术:是指采取一定的通信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多个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互联通道(即通信线路)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数据和服务共享的计算机技术。教学中主要使用局域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化的优点是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课程教学:针对某一科目学习开展的全部的师与生的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和围绕展开的科目的准备和实践活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革课程教学数学的研究,是指在数学科目的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并观察这种改变对学生能力影响的研究。四、课题研究的现状:信息技术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入九十年代,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渐被中国教师所认识,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课件”开始大量涌现,大量优秀的“课件”设计出来供学生学习之用,九十年代后期二十一世纪初期,在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一种学习环境、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来促进的学生的学习。在我们申请本课题的时候,在许多中小学CAI已经纳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用课件上课已经不是新鲜事,CAL也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尝试,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的自由度过大,教学的目标实现不好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数学学科上探索未见显著成功的例子,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主要方式是在改变呈现方式,将不直观的变形等用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或者利用计算机出简单的数学题供学生练习。几何画板已经被大家所认识,但它的主要应用还是在作为教师制作课件的工具。3五、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奥苏贝尔的有关理论。我们研究用到的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人本主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只能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建构起来。人本主义者马斯洛认为,需要有缺失需要和生长需要两类,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六、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确切地了解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这些运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等产生了那些变革。3)通过课题研究归纳出几种较适合于我校校情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变革方式。大情景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探索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用信息技术):基于网络,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课程整合式(融信息技术于课程建设中):综合课(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的整合)七、课题研究的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探索在新形式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找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式,从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具体研究:①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否可以结合?②两者结合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③在可以结合的前提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否有一些规律性的原则,更一般的,是否有一种可以推广的模式?④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能否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八、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41.研究对象:甘南一中高一(1),(5),(6),(7),(8),高二(1),(3),(4),(5),(7)班级限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组上我们采用自然分组(班),未采用随机分组,同年级的实验组(班)和对照组(班)初始是按照能力成绩均衡分班的,可以进行实验研究。2.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准实验法、行动研究法3.有关因素相关因素: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多媒体技术应用程度,网络技术应用程度干扰因素: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班主任工作4.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因变量:学生的数学能力(成绩)5.操作方法:对实验班采用一系列的多媒体教学课,网络教学课并辅之以相关活动,对照班采用正常教学。6.研究结果的统计采用全样本分析统计。九、课题研究过程(一)建设信息化学习的物质环境在硬件上,学校继续加大投入,构建、完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学一线教师人人配备电脑,新建、改建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成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平台:参与新课程实施实验的教师人人能熟练掌握上网检索、查阅和下载信息的技术;人人能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人人能利用网络进行无纸化的电子备课。校园网成为学生展开学习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网络在课堂内和课余时间与同学、教师开展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使部分学生能跨越课堂、跨越课本、跨越教师在网上进行自主性学习,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使部分学生能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完成的设施建设主要有:校园网建设(累计接通200个信息点);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共33套);教师电脑(共150台);专用网络教室建设(2个,均配56台学生机);多媒体课件制作室1个;各处室部门办公台式电脑(共23台)。(二)同步组织理论研究学习,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目前我校一线教师研究人人会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部分学科通过合理安排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生也达到了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三)、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5这两年我们建立了各学科多种类型的资源库,整理了许多典型课例录像、课件、学件光盘,论文等。在软件上,除了投入资金添置的各类教学素材光盘软件外(添置的各类教学、素材光盘(上百张)),我们积极协同各学科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各学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我们给予了大力支持,通常与教师一起设计、制作,有的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保证了在课堂中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累计制作课件100多个,每学期有数量众多的课件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四)、以活动来推动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与教师的广泛参与通过活动既促进了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又能及时地将阶段成果进行推广,还可以与通过与兄弟学校教师的交流探讨,更好地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例如2013年5月全校展开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对外公开课活动。这些活动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也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五)、探索课程整合方式(融信息技术于课程建设),形成校本课程文本、配套支撑网站。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计算机主要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学生操作设计的工具。如劳技课程中要求学生制作“十字绣”,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网上查阅十字绣的各种种类,欣赏一下各种“十字绣”的形状和美感,然后自己在电脑上自行设计十字绣(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美术的整合),并用自己的双手将自己设计的十字绣针绣出来(劳动技术),也可以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出一幅十字绣展品(美术)。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使学生将生活中的艺术通过形、色、声等各种手法表现出来,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想象和思考。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我们的信息技术、劳技、美术的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以较少的物质、精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凝聚力。学生1: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但是我并不害怕,我继续按步骤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认为一个人要坚持才能成功!因为我的格言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学生2:平时,我们总把一些艺术珍品当废品给扔了。但是通过综合课,我们懂得了:原来,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利用的东西。我们通过我们的双手,把很多生活中许多没用的东西变成了有价值的作品。6譬如说:我们做的photoshop作品,把摄影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张张图片经过我们的双手,都成了一件件有灵魂的东西。其中注入了我们的精力和思想,让我们懂得了电脑技术,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学生3:我们的小作品,把美术-劳动技术-微机结合在了一起,充分锻炼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几片枯枝烂叶也能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这都得要归功于我们多采的心灵,灵活的双手。(六)课题研究探索的过程1.从多媒体课开始优点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缺点是对课堂教学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学生的兴趣很快的消失。接下来,我们主要在课件的制作上采取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教师的讲解的要点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面对学校其它教师的“电灌”置疑,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体现计算机的优势,我们考虑利用动画,色彩等来表示原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便表示的内容,技术上主要采用几何画板结合powerpoint软件,如高世平老师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改变,得到了其它教师的认可,学生反映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了,教学难点的门槛降低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新高度有了坡度。这一阶段我们的实验主要在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上下功夫。优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了学生学习难点的门槛缺点:师生交互少,学生无自主的探究,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观点与课本上的知识要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有效整合》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2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