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现当代文学》综合练习及模拟试题
《现当代文学》综合练习及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A.《孤独者》B.《在酒楼上》C.《孔乙己》D.《伤逝》2.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A.《呐喊》B.《彷徨》C.《热风》D.《故事新编》3.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A.《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D.《伤逝》4.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A.《野草》B.《随感录》C.《热风》D.《坟》5.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形象出自小说()。A.《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D.《伤逝》6.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其中,具有“类散文体”特点的作品是()。A.《伤逝》B.《风波》C.《故乡》D.《明天》7.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play)。这位提倡者是()。A.周作人B.冯文炳C.梁实秋D.林语堂8.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已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A.吕纬甫B.魏连殳C.宴之敖D.眉间尺9.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声。这篇小说是()。A.《故乡》B.《孤独者》C.《祝福》D.《长明灯》10.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A.《理水》B.《出关》C.《非攻》D.《铸剑》1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A.学习考古学B.学习医学C.学习文献学D.学习文学12.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13.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之类的作品。A.《天狗》B.《凤凰涅》C.《晨安》D.《地球,我的母亲》14.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俞平伯的《冬夜》D.康白情的《草儿》15.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A.《创造日》B.《创造周报》C.《创造月刊》D.《创造季刊》16.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们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A.《女神之再后》B.《卓文君》C.《棠棣之花》D.《王昭君》17.在新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新诗集是()。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俞平伯的《冬夜》D.康白情的《草儿》18.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才子”的批评家是()。A.茅盾B.田汉C.鲁迅D.夏衍19.郭沫若《女神》中的作品大多发表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A.《晨报副刊》B.《时事新报●学灯》C.《京报副刊》D.《民国日服●觉悟》2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A.《喀尔美萝姑娘》B.《残春》C.《牧羊哀话》D.《漂流三部曲》2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A.鲁迅B.茅盾C.老舍D.胡风22.茅盾在文坛上献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A.《春蚕》B.《虹》C.《子夜》D.《蚀》23.“茅盾”是沈雁冰在发表哪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A.《春蚕》B.《虹》C.《子夜》D.《蚀》24.在有研究者对茅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后,《中国小说流派史》一书仍然从思潮流派史的角度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意义,这部文学史专著的作者是()。A.严家炎B.邵伯周C.孙中田D.庄庆钟25.在30年代,有一位评论家在对茅盾与巴金进行比较时说,读茅盾像上山,沿途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下也有的是绊脚的石头;读巴金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这位评论家是()。A.朱佩弦B.瞿秋白C.冯乃超D.李健吾26.在《子夜》中,茅盾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各种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即表现吴荪甫的“三大火线”,一是与赵伯韬的斗法,二是与工人的斗争,三是与农民的矛盾。在这三条线索中,作家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其中,先虚后实的一条线索是()。A.吴荪甫与工人的斗争B.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法C.吴荪甫与农民的矛盾D.吴荪甫与唐云山的冲突27.请先阅读这段文字:马达声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然后,再根据“《太上感应篇》”和“吴老太爷”等关键词,判断这段文字出自()。A.老舍的《骆驼祥子》B.鲁迅的《铸剑》C.沈从文的《边城》D.茅盾的《子夜》28.老舍写于193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这部小说是()。A.《二马》B.《猫城记》C.《离婚》D.《牛天赐传》29.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A.《二马》B.《赵子曰》C.《离婚》D.《老张的哲学》30.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A.《二马》B.《骆驼祥子》C.《离婚》D.《四世同堂》31.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姊妹篇的作品是()。A.《月牙儿》B.《柳家大院》C.《我这一辈子》D.《四世同堂》32.在三四十年代,老舍并没有赢得好评,《骆驼祥子》发表后,反响也不大。五六十年代名声大振,是因为他紧跟时代的戏剧创作,但对老舍小说及其文学史地位的系统研究仍不多,直到文革后《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一文发表,如何界定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才成为学术界重视的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宋永毅B.赵园C.孙政D.樊骏33.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A.《雷雨》B.《日出》C.《原野》D.《蜕变》34.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35.《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的作品。A.沈从文B.废名C.周作人D.鲁迅36.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A.废名B.萧乾C.林庚D.芦焚37.小说《纺纸记》的作者()。A.废名B.萧乾C.林庚D.芦焚3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A.《文学月刊》B.《现代》C.《文学杂志》D.《现代评论》39.“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段文字出自()。A.郁达夫的《感伤的旅行》B.沈从文的《湘西》C.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D.沈从文的《边城》40.苏童在“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评选中,选中一篇张爱玲的小说,称“这样的作品是标准的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被苏童选取中的这篇张爱玲小说是()。A.《沉香屑:第一炉香》B.《金锁记》C.《茉莉香片》D.《鸿鸾禧》41.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A.戴望舒B.卞之琳C.何其芳D.李金发42.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是()、A.胡适B.郭沫若C.穆旦D.闻一多43.“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此诗句出自穆旦的()。A.《赞美》B.《出发》C.《野兽》D.《合唱》44.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曾在抗战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而被列为审查对象,以艰难的日子里,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A.《茨冈》B.《高加索的俘虏》C.《唐璜》D.《欧根·奥涅金》45.“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这句诗出自()。A.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B.唐祈的《时间与旗》C.辛笛的《风景》D.唐湜的《骚动的城》46.“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是有此悚然了。”根据文章的风格判断,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A.《父亲》B.《给亡妇》C.《儿女》D.《背影》47.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A.林语堂B.周作人C.梁实秋D.俞平伯二、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有三点十分明确的主张,这三点主张是()。A.分析B.批判C.继承D.转化2.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完成的()。A.《狂人日记》B.《孔乙己》C.《阿Q正传》D.《药》3.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做品有()。A.《狂人日记》B.《故乡》C.《阿Q正传》D.《明天》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A.《孤独者》B.《伤逝》C.《在酒楼上》D.《明天》5.在鲁迅不说《铸剑》中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对于“三头相博”的描写,这三个头的拥有者是()。A.眉间尺B.大王C.黑色人D.宴之敖者6.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惠特曼B.海涅C.海明威D.歌德7.《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但其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等。A.《凤凰涅》B.《地球,我的母亲》C.《密桑索罗普之歌》D.《夜步十里松原》8.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A.郭沫若的《女新》B.胡适的《尝试集》C.俞平伯的《冬夜》D.康白情的《草儿》9.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一辑收录的三部诗剧是()。A.《女神之再生》B.《棠棣之花》C.《湘累》D.《凤凰涅》10.茅盾紧密地、经常地、直接地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其中,有三部作品十分典型,它们是()。A.《幻灭》B.《走上岗位》C.《腐蚀》D.《清明时节》11.寿生和老通宝分别是茅盾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这两部作品是()。A.《春蚕》B.《林家铺子》C.《秋收》D.《走上岗位》12.在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手下有两员大将,他们是()。A.林竹斋B.屠维岳C.唐云山D.莫干丞13.在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A.《春蚕》B.《苦夏》C.《秋收》D.《残冬》1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15.茅盾笔下的许多人物,如静女士、方罗兰、梅女士、赵惠明、赵伯韬、林老板、老通宝等,都是不朽的艺术典型,而不是时代精神、某种阶级属性和某种思想倾向的图解品。其中,静女士、梅女士、林老板分别是以下哪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A.《林家铺子》B.《幻灭》C.《虹》D.《春蚕》16.《子夜》原来的计划是通过农村与城市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与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后来因为生活积累的不足,茅
本文标题:《现当代文学》综合练习及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0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