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一)教材: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二)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两个同学交流零上与零下两种温度的表示方法,引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同时又提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再通过拓展练习中的海拔高度、收支情况、银行存折卡等实际生活内容,让学生轻松地从身边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重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据。(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听事记数活动1、师: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熟悉吗?2、师:那好,那我就要挑战你们一下,我来说几件事,看你能不能把听到的数据信息,准备地记录下来?在填之前,先来听清要求:请同学们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关键是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可以吗?第一件事:足球比赛,中国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第二件事: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0名同学。最后一件: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二、汇报,引出正+、负-数1、我选取了部分同学的记录单,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的想法。A:只填数字。这样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师小结:同学想想看,第一件事当中,都是两个球,但一个是进球,一个是丢球,它们俩的意思正好相反。那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表示这些相反的意思吗?后面的转来和转走,它们的意思呢?赚和亏?B:写汉字的这怎么样?意思清楚吗?这个不错,很好的解决的问题。C:各种符号的这是哪位同学记录的,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很了不起,很有创意。同学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2、师:这么多方法,那同学们想过吗?你的符号,意思你明白,他的符号---我用的---。但是数学的符号是数学的语言呀!是帮助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呀,怎么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师:也就是说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统一的方法。再来看,我们班还有一部分同学用到了这样的方法来记录。D:+、-号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师:你知道吗?你用到的符号跟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现在的人们就用这种形式来区别意思相反的量。同学们来说说这种方法好在哪?三、读写正+负-数师:1、同学们,知道像上面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正数)+2读作?(正2)(正25,正6000)下面的数叫做?(负数)读作?(负2、负10,负2000)师:2、好极了,很明显。这里用到的“+”,还有“-”,和以前的意思不一样了,“+”在这里叫正号,“-”在这里叫负号。抢答游戏:-100正数、负数?―1.5?3.6?师:3、说说看3.6为什么是正数?人们在记录时,为了简便,就把正数前边的正号省略不写,去掉正号之后的数,依然是正数。那去掉正号的这些数大家熟悉不熟悉?对,它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4、同学们,刚才我们说正号我们可以省略不写,那么痛快点,把负号也省略掉,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对,如果去掉就没法分开我们提到的那些意思相反的量了。四、生活中了解负数。1、好了,同学们,刚才通过分析,我们已经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了解负数,认识负数,好不好?(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负数)2、每天晚上7:30分,新闻联播后都会准时地播放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看过吗?我这记录我们国家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气温情况,一起来看看。[出示/师读](哈尔滨―15—3C,北京―5—5C,上海0—8C,齐齐哈尔-12—-20C)3、这里有刚提到的负数吗?读一读。4、北京的两个温度―5—5C意思一样吗?说说看法!师解释:-5C指的是零下五度。那5C呢?(手势)如果这是零度,5C指的就是零上五度(手向上);那-5C就是零下五度(手向下)继续想,零上的温度是什么数?(正数)零下呢?那零度呢?在这里是一个什么?(分界线)。5、你知道生活中,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温度计)温度计上,一个小格就表示1摄氏度。那10小格就是?再往上20度,30度,越往上,温度就?(越高)。那再看零下。零下10度,零下20度,越往下,温度就?(越低)6、比较:5C与―5C。哪个温度高,哪个低,他们相差多少?比较:齐齐哈尔的温度―2C与―20C,两个温度哪个更冷。你怎么知道呢?理由?五、练习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负数的广泛用途,那么在生活中负数还有更广泛的用途等着你们去了解、发现。愿意去寻找更多的知识吗?一、教材分析:负数的相关知识,是过去小学数学老教材里没有的内容。实际上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和使用负数。所以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为进入初中的学习作个基本的铺垫。二、学情分析:在数学学习中纯粹的计算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而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总结和归纳能力有限。三、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负数、正数、零的意义及三者间的大小关系,并会正确的认、读、写。2、借助熟悉的现实情境,学生能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3、学生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四、重、难点:根据对学生“学情”的调查与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导向,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五、教材处理: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是分成两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只是通过认识温度让学生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才拓展到生活中。由于知识层次比较浅,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改变了原有编排,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这两部分有机融合,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走进生活中与负数进行直接接触。六、教学策略:(一)教法与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表格卡(三)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并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和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矛盾在课始我准备了一个学生常玩的小游戏——《剪刀、石头、布》。师:“同学们,咱们先热热身活跃一下思维细胞,在学习新知之前我们先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同桌之间玩这个游戏、各玩5次,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游戏结果。学生开始游戏。师:游戏结束了,谁来汇报一下游戏结果和你们的记录方法?学生汇报,老师将各种方法板演。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可真多,老师为你们自豪!但你的方法你明白,他的方法他明白,数学符号是一种数学语言,哪种方法运用起来既简单又能让大家都明白呢?(小组讨论得出统一的方法)(二)、合作探究、引入概念小组汇报师:大家探讨出来的方法运用起来简不简单呢?咱们试用一下!(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完成手中的表格,体验这种方法的简便性和易懂性)①、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②、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③、小明的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足球比赛转学人数做生意上半场个四年级人三月份元下半场个五年级人四月份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自己有多棒吗?你们探究出来的方法和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像+2、+5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正数;像-3、-4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你们能创造出来一些正数和负数吗?(将学生说出来的正负数板演)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你们能很快地读出他们吗?-100+6+2.1536(课件逐一出示一些正数和负数让学生掌握读法)师:同学们猜一猜36是正数还是负数呢?为了书写方便正号可以省略,那我们可不可以把我们创造出来的正数前的正号擦掉啊?负号写起来也麻烦不如一起擦掉吧?(不行)(三)联系生活、理解概念师:我们认识了正、负数,你能判断出哪些生活现象是用正数表示哪些用负数表示吗?(课件出示:①结帐时有了盈余②考试时扣了分数③人口出生率降低④爸爸得了奖金⑤电话费支出⑥大豆产量增加师:同学们已经能初步运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生活现象了,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发现和使用负数的呢?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好吗?(课件播放介绍负数史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比咱们中国晚了数百年。)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师:我们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为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实际上老师认为你们更棒,因为你们用很短的时间就发现了正数和负数,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高兴,让我们为自己喝一次彩吧!(四)、分析归纳、形成概念师: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生活中的负数”(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上某几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师:请同学们把你找到的正负数写下来,并标在温度计上(简单介绍一下温度计)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标的位置有什么规律?(零上温度都在0摄氏度上面,零下温度都在0摄氏度下面,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小结: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数﹥0﹥负数)谁能给正负数安个家呢?让所有的家人都住在一起。(圈一圈)(五)、拓展思维、应用概念师:温度中有负数,瞧!王叔叔李阿姨也发现了负数,咱去瞧瞧?(课件出示:王叔叔上五楼开会,李阿姨要到地下一层楼取车,他们应按哪两个键?)师:呦!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13米记作()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米)师:看样子生活当中用到负数的地方还真不少!瞧!它还跑到咱家里来了。(课件出示:爸爸本月工资是1270元,生活费支出582元,交保险费270元,赚稿费300元,用正负数表示分别是()()()()。)师:同学们能用正负数表示很多的生活现象,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吗?根据下表中粮库进出大米的记录,说出每天记录数字的意义。星期一二三四五进出量(吨)+62-370+40-26师:小红被同学们吸引了,也来到了咱们课堂!下图中,每个小格代表1米,小红开始的位置在0处。(1)小红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米;(2)如果小红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行()米。(3)如果小红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行()米。师: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想站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数表示?又想向哪个方向走,怎样表示呢?(六)收获驿站: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遗憾吗?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希望同学们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好吗?(七)作业设计:(选择性)①、以“我是负数”为题,写一篇日记。②、用今天学到的负数知识解释一种生活现象。八: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对负数的一个初步认识,是为初中的学习打基础。本课的立意始终围绕着生活展开教学活动,让数学的知识紧密地贴近生活的原型,我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之初,让学生通过游戏激发问题矛盾;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与伙伴的交流、现象的观察,学生逐步地完善了对负数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准确的理性认识;最后,学生带着这些理性的思维去发掘生活,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和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对负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想。整个学习的过程,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回归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