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个学期结束了,总结了自己在少年儿童教育基本理论这门课程中所读的书包括《颜氏家训》,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公民的诞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马斯洛人本哲学》,《罗素道德哲学》、《叔本华人生哲学》共9本书。这些书读着很舒服,总能引起心中的共鸣,也很享受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的过程。在这9本书中,给我感受最大的有3点,包括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倾听生命内部的呼唤和教育要关注真正的人。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处处提到劳动教育。《给儿子的信》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封信中就提到:“儿子,你不要忘了,面包这个最起码的生活资料。我不相信上帝,但是我说面包是神圣的。愿面包的神圣永远伴随你一生吧!你要记住,你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获得这几片面包是多么来之不易!不要忘记,你的爷爷,我的父亲奥梅里柯·苏霍姆林是一个农奴,他是手扶着犁把死在庄稼地里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此时此刻当你学习的时候,有人正在劳动,正在为你提供生活资料。”“不要忘了,我们的根就是劳动的人民,是土地,是神圣的粮食。那些对粮食,对劳动,对哺育我们的人民表示轻蔑的人,哪怕是一个念头、一句话和一个行动,都应当受到诅咒……”在第六封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写到:“我再劝你一次,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那些最平凡、最“粗”的、最“脏”的劳动,因为创造正是从这里起步。”在第七封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写到:“劳动是最伟大的美,然而劳动又是最艰巨的事业。认识这个真理,是教育的奥秘之一。”在第八封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写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使人感受到为了别人劳动的无比乐趣。踏上自我教育道路的人,他的使命是通过劳动获得乐趣。”“你要教育自己,也要准备将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教育他们牢固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面包要经过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在儿子去大学,离开家的第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就教育儿子不要忘本,要珍惜劳动成果,要尊重劳动人民,劳动是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这个词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教育只是在它具有劳动的含义时,才能成为教育;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其精神生活中就缺少劳动,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德育、美育和体育。没有劳动,集体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在劳动中,即在为人们付出体力和智力、在为人们创造幸福时,才可能产生义务、责任和严格要求等关系。”劳动是我们每个人的需求,而当前我们常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者早已把劳动教育抛之脑后。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卷面成绩好坏直接成为评判成才的唯一标准,劳动教育更是被忽视和冷落。体力劳动被教育者当做惩罚“差生”或者“违反纪律者”的手段,不仅没有使教育对象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反而使他们产生了厌恶劳动的情绪。在功利价值主导的社会中,劳动被我们认为是可耻的,我们不愿做一民劳动者,甚至会鄙视劳动者。当我们听到孩子天真地说“我想成为一名面包师”时,我们会惊慌失措。我们世俗的眼光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权。我们耳边会经常听到父母说,上了这么多年学,千万不要回到农村。我们也经常听到农民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就是不让你当农民。”当我们找工作时,往往会对那些找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同学投出艳羡的目光,而那些自己创业或干销售的同学,我们会说,先挣钱,慢慢找一份好的工作。其实我想说什么是好的工作,难道只有那些企事业单位,有良好待遇和稳定收入的工作就是所谓的好工作吗?在人人追求最大利益的时代,我们把自己局限在了狭小的范围内,一边抱怨找不到自己喜欢干的工作,一边又没有勇气去从事那些被世人冷眼看待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我们陷入了无限的死循环中,却没有勇气跳出。在错误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忽视了劳动真正价值。在《公民的诞生》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章写劳动在少年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他认为劳动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需求,学生在学校举办的劳动工厂中,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最终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天赋的工作。当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自然会通过书本去解决。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少年智力的最有力的一种刺激因素。文中例举了尤尔科迷上了装配汽车,制造一辆漂亮的、舒适的、好驾驶的汽车的设想,强烈地打动着尤尔科,他渴望通过书本来解决问题。他的阅读不是死记硬背的,是一种被创造性劳动的兴趣所激发的阅读。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把劳动视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认为培养劳动需求乃是整个共产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劳动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复杂而又不轻松的脑力和体力作业的成果。他肯定说:“劳动成为我们的学生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促进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而在我们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被简化为学雷锋,去敬老院或是打扫教室的卫生。这些活动都流于形式。劳动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是特定节日的形式主义,劳动的意义仅限于完成任务或者象征性地应付突击检查。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只是通过书本或媒体等了解一些工作的基本情况,但这些传递的信息只能展示劳动者工作的一部分。学生们对大多数行业完全不了解,没有工作体验,何谈自己喜爱的工作。我们听到家长、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瞎鼓捣什么。”其实学习只是接受教育的一部分,但在社会价值引领下,学习的价值无形中被我们夸大,致使劳动教育与脑力教育完全割裂。而通过劳动所激发的的阅读,能够使学生对读过的东西的本质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当劳动中没有精神生活时才会出现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会耗尽智力,使心灵空虚。二、倾听生命内部的呼唤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由其强度和先后排列。他认为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的满足,是指促使他的潜在能力得到实现的趋势。马斯洛曾明确地说过:我称之为基本需要的东西,可能对于所有人都是共同的。只不过在其他需要未得到满足之前,自我实现需要不占优势而已。自我实现的产生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由不占优势到占优势。自我实现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不仅如此,同其他基本需要不同,别的需要一经满足就自行消失,不再作为需要至少不作为占优势的需要而存在,而自我实现则永远不会消失,它又是一种单纯的、终极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生的目的。并且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是单纯的观念运动,而是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去工作,去劳动,去认知,去体验,使之处于合意状态的活动。自我实现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高峰体验。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这是一种真善美高度统一时的体验,是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马斯洛认为我们内心有一个自我,我们要“倾听内在冲动的呼唤”,意思就是要让自我显现出来。在罗素的道德哲学中也强调不要压抑自己的内心冲动。认为在我们的本性中,比较偏于本能的部分,都受制于追求某些活动的冲动,而不是受制于追求某些目标的愿望。例如儿童的奔跑和叫嚷,并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只是由于一种要跑要叫的直接冲动。人在争吵时易说大话,我们明知说大话会被别人看不起,但还要说大话,这也是由内心的冲动引起的。当我们的冲动受到抑制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舒服。就像学习,我们若每天呆在教室看书,不参与什么活动,过一段时间我们会烦躁,会不想看书,会质疑我们自己。适当放松,反而会提高我们的效率。马斯洛在人本哲学中提到,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人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整个一生都总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引发了一切。用罗素的道德哲学来解释则是人的一切欲望都是由恐惧所引起的,占有欲是人的本性,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失去所拥有的或曾经因为缺乏而造成恐惧,因此我们的欲望不断扩大。在生活中,我们为了所谓的职称、房子、车子等外在的物质努力奋斗着,仅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为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慢慢地忘记了最开始的出发,忘记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人的生活,如果专门给目的和愿望所支配而完全排斥冲动,会变成使人厌倦的生活,使生命力消耗净尽,结果会使人对于原来要达到的目标,变为冷淡和漠视。遵循自己内心的冲动,需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被外界的看法所困扰。马斯洛提到:“真正的自由意味着:从可供选择的多种可能性中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这个选择反映了你真正的愿望和深刻的价值观,坚决抵制迫使你的意志自由向外部的或内在的力量妥协的压力。因此我们只有客观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内心的冲动,我们才会自由幸福。三、教育要关注真正的人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认识“人”这个概念。许多教师的不幸就在于他们忘记了:学生——这首些是正在进入认识世界、创造世界,进入人际关系的世界的活生生的人,是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中,就提到;“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划、纪律,甚至荣誉,被许诺的未来的发展的与幸福的可能性,所有的一切都更神圣。所有的生命都无法被另外的生命所代替,生命具有唯一性,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价值的归依。而当前许多地区课改活动如火如荼,在提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采取讨论法,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但在课堂实施中教师更关注的是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真正的情感。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教师的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精神纽带的维系,孩子的心灵对教师严密封闭着,致使那些虽然精通本门科目的教师,其施教也会变成一场残酷的斗争。个别学校中师生之间存在令人无法容忍的不正常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相互间的不信任和猜疑,教师往往感受不到孩子隐秘的内心活动,不能同孩子们休戚与共,没有竭力从思想上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地位。一个真正的教师既不能把孩子理想化,妄加一些美妙的特征于他,但也不能不考虑到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对周围现实的情绪反应和精神反应真有他独特的鲜明性、细腻性和天真性。教师跟孩子没有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不相互渗透,就不能想象会有情感与教育修养血肉相连的修养。有些学校,孩子们上了五六节课后还要被留在学校两三个小时,留在学校不是让学生参加他们喜爱的兴趣班或做游戏,而是坐下来看书学习。孩子们在校的时间变成漫无止境的、令人生厌的上课。上课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孩子们怎样认识世界,他们形成什么样的信念,决定着他们精神生活的整个体系,但是认识世界并非只是掌握知识。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领域。教育中没有对人孤立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真正的学校不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而应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他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和受教者联系在一起。作为教育者其中首要的就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只有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的了解儿童的需要,才能真正地爱儿童,才能真正地关注儿童的生命世界。
本文标题:《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