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之佛教
第四章中国的四大宗教《导游基础知识》尼泊尔蓝毗尼园遗址佛教的产生:四大圣迹印度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与大塔佛教的产生:四大圣迹印度鹿野苑遗址佛教的产生:四大圣迹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第一寺―洛阳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云南景洪飞龙白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汉传佛教密宗祖庭——西安大兴善寺法相宗祖庭——西安慈恩寺南普陀寺佛教传入中国伊存授经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日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佛教传入中国(1)译传阶段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佛教传入中国(2)创造阶段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等八个主要宗派,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和佛教内部各派的协调性,但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协调不够,出现佛教与儒道对峙有余、相融不足的局面。佛教传入中国(3)融合阶段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佛教传入中国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没有传入西藏以前,藏民信奉原始的苯教。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两次大高潮,即前弘期和后弘期。藏传佛教传入中国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所谓“活佛”系汉族称谓,藏语为“朱古”,意谓神佛化现的肉身。按藏传佛教说法,一个活佛圆寂后,其灵魂转移,化身为另一肉体的人,即转世灵童。在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先后正式册封宗喀巴的再传弟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从此正式形成两大活佛转世制度。历代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南传佛教云南景洪曼飞龙经堂全景南传佛教传入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信教人数约70余万人。佛教的教义“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佛教的教义(一)苦谛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还有108种烦恼。佛教的教义(二)集谛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可概括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佛教的教义“五阴聚合”说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生物,即众生)则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或“五蕴”)组成(其中“色阴”包括“四大”--风、火、水、土等因素)。佛教的教义“十二因缘”说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作“业”。“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报应或业报)。佛教的教义“业报轮回”说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转在“六道”之中,即天道(无界众生)、人道、阿修罗道(一类专与天神战斗的恶魔)、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形成六道轮回。佛教的教义(三)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涅磐”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磐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佛教的教义(四)道谛即解脱之路,即通向涅磐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再简要一些,又被归纳为“三学”:戒定慧佛教的教义“戒”约束佛徒日常生活的纪律。戒因人身份不同而有区别,有三皈(三皈依)、八戒、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后发展成复杂的“律学”。佛教的教义“定”(即“禅定”)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教外专家称之为佛教气功。是心专注于一境的心理状态,但不想世间法,只想出世间法(是面对世俗的客观而建立迥异于世俗的主观)。禅定的“境”有级别深浅和宗派法系的不同。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慧(由定生慧)。禅定往往导致反常、奇特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佛教的教义“慧”(即“般若”)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直觉、幻觉等),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能有洞见佛法之力,所见之境确如佛法所讲),如真正做到见外界实物而以为空,见美女而以为可厌,如“见到”佛经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等等。有了“慧”才能得度(“波罗密多”)获得解脱,永离苦海。解脱后所得之境为涅磐。“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由于后来佛教教条越来越多,内省体验又各有不同,促使慧学特别发达,佛教哲学之丰富多彩为世界诸宗教之最。定慧双修(或止现双运)着力于世界观的转变。1、一般有“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之称。比丘、比丘尼为出家男女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为在家男女二众,此为“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沙弥尼(俗称小尼姑),即为“出家四众”如加上式叉摩那(学戒尼),则称为“出家五众”。出家五众加在家二众则称“七众”佛教的常用的称谓佛教的常用的称谓3、还有以职务相称如住持(方丈)、监院(当家和尚)等。现在一般称和尚为师父,称尼姑为师太。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绀园、旃檀林、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清净无极园等。佛寺的由来佛寺的构造佛寺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布局建造的,也还有原来是贵族和富人将自己现成的住宅施舍为寺的,因此,许多佛寺原来就是一所有许多院落的住宅。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其构造基本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兽、筒瓦红墙的标志,一看就知道是佛寺。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佛寺内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称“寮”。自宋崇宁二年(1103年)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为殿)
本文标题:《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之佛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4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