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科学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科学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经验交流由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孙玉英同志主持的《科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是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确立的教研员自主实验课题。该课题立项于2007年9月,于2010年7月结题,历经三年实验时间完成。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背景1新《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认识探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素养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2新《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材料,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性问题,真正使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得出结论,经历一个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认识各种事物,掌握探究方法。二实现的目标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区分假设与事实,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及作出书面计划,能细致的观察、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和记录,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并对现象作和理的解释,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能与他人交流意见。三内容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四研究过程的做法和措施(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整合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因此,要求实验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具有探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问题。1科研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在导入时有意识有针对地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源于问题,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所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如《空气中有什么》这一课,科研教师在“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个知识点时,首先出示一袋敞口的饼干(以发软变潮)发到各组,再发新开袋的饼干让学生对比,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产生疑问:敞开的饼干怎么发软变潮了?水从哪里来的?难道空气中有水吗?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才会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才会得到发展。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提出并整合有价值的问题科研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引领点播,使学生学会整合这些问题,。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看到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能发声的材料:锣、鼓、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等等,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提炼筛选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力求具体可感,力求使探究始于真实和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为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服务,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二)自主探究,引领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说学生自行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心中一般都有臆想的答案,此时,教师就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作猜想和解释,“要反动小孩子来创造性地对这些规律作出解释。”创造性的猜想和解释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1借助有结构材料进行猜想如教师在教授《电磁铁》这一课时,她先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制作的电磁装置,去吸大头针,经过比较发现电磁铁吸大头针的数量不同。为什么同样是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却不同呢?上课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并猜想电磁铁磁力大小会与什么有关?这时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与电池的节数有关,可能与导线缠绕的匝数有关,甚至有的想到可能与导线的粗细、导线的导电性能有关,这时教师就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2借助生活经验和经历进行猜想如教授《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时,教师问学生空气受热会向那个方向流动?学生说向上流动,教师又追问,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说看见烟向上流动或者开锅时白气向上流动,所以推断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三)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和验证,体验探究过程学生要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和行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所做的是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自己探究科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做好引路人。1落实观察实验小组,分工要明确,使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探究如教师上《冷热和温度》一课时,做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实验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是:一号计时、二号读数、三号监督二号读数,四号记录,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可以使小组的探究活动有序高效安静的完成。2引领学生自己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过程教师不失时机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自己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探究问题,从而学习科学知识,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不要进行多余的干预,更不能让学生照图索骥,事实证明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是的确有成效的。例如《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课,蒸发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对比实验,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面积有关吗?与风有关吗?与温度有关吗?学生设计的实验有晒报纸,同样大小的两张报纸都用喷壶浇湿,一个单层打开晾晒,另一个折叠四层晾晒,这是在晾衣服启示下设计的实验。还有学生设计,两滴同样多的水,一滴滴在左手心聚集,另一滴滴在右心分散抹开,看哪滴先蒸发。学生并提出手心有温度,这样蒸发一滴水很快,等等,学生在设计实验时都严格控制了变量,这说明:孩子灵活的思维和周密的思考都是在这样反复的实验设计中形成的。3把观察实验操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只要实验目的明确恰当合理,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而不应千篇一律,统一得过死。“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材料,要言不繁,一两句话加以引导,下面就可以给孩子以自由。”在这特殊的自由时空里,学生无拘无束,可以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如《斜面》一课,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围绕斜面是否省力这一问题去思考,设计出探究的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再给予充分时间自行展示小组实验。汇报时看到了可喜得一面,除了书上的方法外,有的小组只用一块木头通过改变木块倾斜的角度分别用测力计测出垃圾并记录,比较数据发现了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不省力,有的小组实验时测出当斜面坡度为90度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有的小组通过摆木块发现坡度越大,小木块下滑的速度就越快。无疑这些探索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会,得到的结论是多样的,但都是真实的,我们不必苛求得出的结论是否标准,而是在于学生获得探索科学知识的经过和自主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观察实验是科学学习中最常见的探究活动,也是学生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科学性、趣味性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观察实验,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四)引领学生细心观察,交流研讨,得出正确的结论1、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情况,得出规律,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如《浮和沉》一课,师:“大家刚才通过加水和倒水的方法让玻璃瓶沉下去又浮上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重量改变了。”(板书:改变重量)师:“刚才有同学说把浮标的活塞拉出来,它就浮起来,把活塞推进去,它就沉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浮标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大小。”生:“浮标的体积改变了。”师:“说的很好,这里主要是浮标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板书:改变体积)通过学生的细心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变化,教师同学生一起归纳概括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获得知识,同时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发展。2、要创设评价氛围,引领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科学教学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借助于集体思维——即研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对研讨过程中学生汇报内容较好的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对汇报内容很散的同学要及时进行引领。3、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汇报的机会,小组成员轮流汇报,避免明星学生独霸课堂。4教师要在每个学生发言后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使学生学会表达和交流。(五)引领学生拓展应用,生成创新1拓展延伸再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让他们带着更多的科学问题走出课堂,使科学探究活动得以不断的延续。如《浮与沉》一课,“刚才我们进行了有关改变物体沉浮的研究,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许多做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大家回去找一找,找到了下一节课带回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好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更要让她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科学探究才得以不断的延续,让我们的科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变成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不禁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更踊跃的参加到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中来。如《热胀和冷缩》一课,如果你是架线工人,在夏天架设电线时应注意什么?冬天和夏天去加油站加油,什么时候你能占到便宜?冬天的柏油公路为什么有许多裂痕?建筑桥梁时怎样克服热胀冷缩的问题?3引领学生应用,尝试发明创造。学生获得新知,/运用新知自行发明创造是思维上的又一次升华。如《把液体倒入水中》一课后,让学生自己调制彩色果汁。又如《吸热和散热》一课,自己设计制作保温箱等。坚持让学生不懈地努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总之,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地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有根据的假设,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应用,创新,这样才能使科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并有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五还有待改进的方面1、虽有挖掘教材资料,但在拓展课外相关知识方面深度还不够。2、部分实验器材的缺乏和自制器材的意识淡薄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3、科学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影响实验的规范和科学性六努力的方向1、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配置和完善科学教学的设备和资源,为顺利开展科学及校本研究提供保障。2、转变观念,强化自制实验器材的意识,为拓展科学研究提供便利条件。3、进一步规范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保持科学研究的持续性。4、努力保证科学教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完成有效教学。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孙玉英2010、7《科学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经验交流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孙玉英2010、7201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教研活动1本学期继续寻找年轻的学科教师,培养典型教师。2常规教研活动,主动下基层听课,做到及时评课,同上课教师共同研究教学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3大约在11月份召开《小学思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4配合市级领导完成有关工作。5继续抓好科学科研老课题的推广工作及新课题的有关工作。6配合教育局完成“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活动。7认真完成期末学科命题工作,做到不出偏题、怪题及保密工作。二其它工作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2利用手中材料或电脑主动学习。3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4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孙玉英《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专业素养培训讲座一、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在我国并非一个新的词汇。在清朝末年兴办新型学堂的改革潮流中,清政府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章程,有关课程标准的规定就成为这些章程的重要内容,如《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列有课程门类表和课程分年表,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雏形。1912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课程标准”作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从此
本文标题:《科学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4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