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前言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某些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和桥梁课之一。其目的任务是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的免疫现象,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并能将所学的免疫学理论和方法用于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实践中。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本门学科属形态学范畴,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比例,它不仅起着验证理论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应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教学。本大纲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内容”要求讲深讲透,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悉内容”要重点讲解,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了解内容”可概括讲解或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理解并留有印象,教学采用讲授、实验、演示、讨论、自学、答疑等多种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导等教学方法,并尽量采用投影、幻灯、录像等先进教学手段,并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标准。本课程总学时为54~66学时,其中理论课38~48学时,实验课16~18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2.4~3.5:1。学时分配表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课教学内容学时数绪言与基础免疫学概述2实验一免疫血清的制备(录像)1第一章抗原2实验二免疫荧光技术(录像)1第二章抗体2实验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0.5第三章补体系统1实验四E花环形成试验(示教)0.25第四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实验五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示教)0.25第五章免疫细胞1实验六琼脂扩散试验0.5第六章免疫应答2实验七动物过敏试验0.5第七章变态反应3实验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第八章免疫学应用2实验九血清总补体测定法(示教)第九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实验十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示教)0.5第十章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代谢2实验十一细菌的培养方法0.5第十一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1实验十二细菌的分布和消毒灭菌1第十二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实验十三细菌涂片标本的制作及革兰氏染色法0.5第十三章细菌的感梁和免疫2第十四章球菌2实验十四细菌形态结构及运动的观察0.25第十五章肠道杆菌2第十六章弧菌属1实验十五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0.5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实验十六细菌的变异(示教)0.25第十八章棒状杆菌属2实验十七病原菌的致病作用0.5第十九章分枝杆菌属实验十八感染动物的尸体解剖与细菌学检查(示教)1第二十章动物源性细菌1第二十一章其他致病菌实验十九机体的天然防御因素1第二十二章病毒的基本性状2实验二十常见致病菌的形态及培养物的观察(示教)0.5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第二十四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实验二十一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1.5第二十五章呼吸道病毒实验二十二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测定(示教)0.5第二十六章肠道病毒2第二十七章肝炎病毒实验二十三肥达氏反应1.5第二十八章虫媒病毒1实验二十四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电镜照片及幻灯片(示教)0.5第二十九章疱疹病毒第三十章其他病毒实验二十五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1.5第三十一章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2实验二十六乙肝病毒DNA的检测(示教)1第三十二章螺旋体第三十三章放线菌与真菌2实验二十七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镜检法0.5实验二十八真菌的培养法(示教)1.5合计4420绪言[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了解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教学内容]1、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概况。2、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3、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研究现状。[教学时数]1学时。第一篇基础免疫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免疫的概念及功能。熟悉免疫系统的特点。了解免疫功能获得方式及免疫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功能。3、免疫系统的组成。[教学时数]1学时。第一章抗原掌握抗原的概念,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以及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了解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分类及佐剂的概念。[教学内容]1、抗原的概念。2、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3、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抗体[目的要求]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以及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了解抗体的血清型及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教学内容]1、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2、各类1g的结构、性状与功能。3、抗体多样性与血清型。4、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补体系统[目的要求]掌握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及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了解补体的激活途径及调节。[教学内容]1、补体系统的组成。2、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3、补体的生物学作用。4、血清补体的检测及异常。[教学时数]1学时。第四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目的要求]掌握MHS、MHC、HLA的概念,熟悉HLA的分布和功能及其在医学上意义。了解HLA的遗传特征及其鉴定的方法。[教学内容]1、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的概述。2、HLA的分布、结构与功能。3、HLA的遗传特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4、HLA的鉴定。[教学时数]2学时。第五章免疫细胞[目的要求]掌握ADCC、IL、LAK细胞的概念,及T、B淋巴细胞的功能和单核吞噬细胞的特性和功能。了解T、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表面标志,其它免疫细胞的特性和功能。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特性。[教学内容]1、兔疫细胞的共性。2、淋巴细胞。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教学时数]1学时。第六章免疫应答[目的要求]掌握免疫应答的过程。熟悉体液和细胞免疫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调节,免疫耐受的概念,形成因素及耐受状态的消除。[教学内容]1、兔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过程。2、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3、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4、免疫应答的调节。5、免疫耐受。[教学时数]2学时。第七章变态反应[目的要求]掌握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及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和所致的常见疾病。了解各型变态反应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变态反应的概念及类型。2、各型变态反应的特点、发生机理、常见病及其免疫学诊断及防治原则。[教学时数]3学时。第八章免疫学应用[目的要求]掌握人工免疫的种类、特点及常用兔疫制剂的治疗机理和用途。熟悉现代常用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学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教学内容]1、免疫学预防。2、免疫学治疗。3、免疫学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篇细菌学基本知识与临床第九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目的要求]掌握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份与特点、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熟悉细菌的形态、大小、基本结构及革兰氏染色法,了解抗酸染色和特殊染色方法。[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形态。2、细菌的结构。3、细菌形态检查法。[教学时数]2学时。第十章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代谢[目的要求]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速度及规律,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条件,常用培养基及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了解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原则。[教学内容]1、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2、细菌的人工培养。3、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4、细菌的分类、命名原则。[教学时数]2学时。第十一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目的要求]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防腐等概念,菌群失调症的防治措施及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熟悉热力灭菌法的最佳温度及维持时间和适用范围。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人体的分布。[教学内容]1、细菌的分布。2、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3、消毒灭菌的概念。4、消毒灭菌方法。[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二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目的要求]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噬菌体)及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熟悉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转化、转导、接合、转换)。了解变异的实例及基因突变的类型和机制。[教学内容]1、细菌性状变异的实例。2、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3、细菌变异的机理。[教学时数]1学时。第十三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目的要求]掌握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细菌致病性的三个条件和机体抗菌免疫的组成。了解感染的来源与途径,常见菌外毒素作用特点及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教学内容]1、细菌的致病性。2、机体的抗菌免疫。3、感染的来源与类型。[教学时数]2学时。第十四章球菌[目的要求]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抗“О”和血浆凝固酶试验;熟悉以上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了解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分类原则。[教学内容]1、葡萄球菌。2、链球菌。3、肺炎球菌。4、脑膜炎球菌与淋球菌。[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重点讲授葡萄球菌,其他以自学为主。第十五章肠道杆菌[目的要求]掌握肠道杆菌的共性、致病性与免疫性,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意义及判定标准;熟悉肠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了解克雷伯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的致病性与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肠道杆菌的共性。2、大肠杆菌。3、志贺菌属。4、沙门菌属。[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总结。第十六章~二十一章弧菌属、厌氧性细菌、棒状杆菌属、分枝杆菌属、动物源性细菌,其他致病菌。[目的要求]掌握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等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防治原则,破伤风杆菌与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熟悉以上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副溶血弧菌;产气荚膜杆菌、白喉杆菌、麻风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空肠弯曲菌、幽门弯曲菌、军团菌等细菌的致病特点及防治原则,了解各常见菌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弧菌属。2、厌氧性细菌。3、棒状杆菌属。4、分枝杆菌属。5、动物源性细菌。6、其他致病菌。[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重点讲授结核杆菌、其他以自学为主教师辅导,领着讨论。第三篇病毒学第二十二章病毒的基本性状[目的要求]掌握病毒的基本特点和病毒的复制过程,熟悉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病毒的干扰现象,了解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及病毒的遗传变异。[教学内容]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3、病毒的增殖4、病毒的干扰现象5、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6、病毒的遗传变异[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启发式。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目的要求]掌握病毒的感染类型,致病机理及抗病毒免疫特点,熟悉干扰素的作用及其机理,了解病毒感染方式与途径。[教学内容]1、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2、病毒感染类型。3、病毒的致病机理。4、抗病毒免疫。[教学时数]1.25学时。[教学方法]教导式。第二十四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目的要求]掌握病毒感染的常用检查法及标本的采送,熟悉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技术、形态学检查及病毒感染的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2、病毒感染的防治。[教学时数]3/4学时。[教学方法]掌握与熟悉内容以启发式讲授,了解内容自学。第二十五章~三十章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肝炎病毒、虫媒病毒、疱疹病毒、其他病毒[目的要求]掌握流感病毒的分型与变异,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乙脑病毒、狂犬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的传播方式,致病特点和免疫性,熟悉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了解其他病毒的主要特点及预防原则。[教学内容]1、呼吸道病毒。2、肠道病毒。3、肝炎病毒。4、虫媒病毒。5、疱疹病毒。6、其他病毒。[教学时
本文标题: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