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园林技术、烟草栽培技术第一部分前言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材料(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其再生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愈来愈多,植物组织培养也成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基于工作过程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开发与设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生产实践,构建学校与企业供需和谐的技术平台,通过分解组培工作过程能力,将组培企业生产环节模块化,工作过程项目化、任务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课程性质《植物组织培养》是园林技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学习领域中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是基于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组织培养操作技能应用的一门工学结合的课程。本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项目实战、理论与实训一体等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大胆实践,进而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和熟练的职业能力。该课程以《植物及植物生理》、《植物生长与环境》等为前导课程,学习完本课程,学生直接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在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二、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根据组培具体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依照岗位对组培工作的职业能力要求,兼顾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运用项目引导教学、现场教学、企业实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组培职业工作能力为重点,选取教学内容。1、面向职业岗位,注重素质结构本课程是面向组培企业培养基制作工、组织培养接种工和组培苗驯化管理员3个岗位的需要,培养掌握组培核心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提倡在全面素质结构基础上培养职业能力。2、基于工作过程,建立职场环境根据组培工作的内容,依照一般组培的工作流程,组织课程内容。依托“洋兰组培生产任务”、“铁皮石斛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等课题,充分利用真实职业环境,组织参与真实职业活动,积累经验,锻炼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合作共事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所需的主要知识、技能、态度和关键能力。3、采用项目途径,开展体验参与本课程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项目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本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以企业工作过程设置课程项目,以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引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特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综合性,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技术,具备对常见花木进行组培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动能力。二、具体目标1.专业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知识。(2)熟悉植物组培实验室、工厂化生产车间的设计和主要设备。(3)了解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条件。(4)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5)理解组培各种生产途径。(6)了解几种常见花木的组培快繁与脱毒技术。2.专业能力目标(1)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工厂化生产车间设计与工作能力。(2)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能力。(3)培养基配制能力。(4)试管苗培养和驯化移栽能力。(5)器官培养等不同组织培养方法应用能力。3.职业素质目标(1)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备较强的管理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3)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善于总结经验,具有创新意识。(4)具备较强的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及追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5)具备及时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根据组培生产企业植物组织培养职业所需要的组织培养接种工、培养基制作工、组培苗驯化管理员等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对该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将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渗透进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归类为4个模块、7个项目,教学组织采用项目教学5个过程。(四)分项剖析教学内容◆导向组织培养必备知识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类型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三、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项目1实验室设计与管理项目1-1组培实验室的设计项目1-2组织培养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项目1-3培养条件◆项目2培养基的配制项目2-1玻璃器皿的清洗项目2-2培养基母液的制备项目2-3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项目3无菌操作技术项目3-1基本灭菌技术项目3-2外植体的选择、预处理和灭菌项目3-3无菌操作技术◆项目4试管苗的培养项目4-1初代培养项目4-2继代培养项目4-3生根培养项目4-4试管苗培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项目5试管苗驯化与移栽项目5-1试管苗的驯化项目5-2试管苗的移栽◆项目6拓展技术项目6-1器官培养项目6-2植物脱毒培养项目6-3其它培养◆项目7植物组织培养实例项目7-1月季(茎段)的组织培养项目7-2非洲菊的组织培养项目7-3康乃馨的脱毒培养项目7-4大花蕙兰、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项目7-5杨树、桉树的组织培养项目7-6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项目7-7技能考核二、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模块学习情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参考学时模块一技术基础导向组织培养必备知识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追求新技术2模块二基本技术项目1实验室设计与管理明确实验室、工厂化生产车间的设计原则和建造要求;掌握组培培养条件的作用会进行组培实验室、工厂化生产车间的设计;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设备;会根据不同实验调整培养条件实验素养和科学管理能力4项目2培养基的配制能熟练进行玻璃器皿的清洗;掌握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学会配制培养基母液;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能采用正确方法清洗各类不同玻璃器皿;能正确配制培养基母液和MS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12项目3无菌操作技术学会正确判断有菌和无菌;熟悉实验室的卫生清理工作和消毒灭菌技术;掌握外植体的选择、处理和灭菌方法;学会进行初代接种会进行实验室的灭菌;会进行外植体的选择、处理和灭菌;能规范、熟练进行外植体的无菌接种良好的无菌意识;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8项目4试管苗的培养学会进行不同材料外植体的初代培养;理解组培苗的增殖途径;掌握影响继代增殖的因素;掌握生根培养的方法及影响因素;理解和试管苗培养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会进行外植体的初代培养;会根据不同植物材料选择恰当的增殖途径;会进行继代转接;能正确判断培养过程中污染、褐化和玻璃化现象,并提出防治措施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8项目5试管苗驯化与移栽试管苗驯化的原因;掌握试管苗驯化与移栽技术;学会驯化苗的科学管理理进行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能科学管理驯化苗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工作作风4模块三拓展技术项目6拓展技术掌握茎尖、茎段、叶片等器官的培养方法;了解花粉花药培养、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掌握脱毒培养方法和检测方法会进行植物脱毒培养善于钻研,勤于思考6模块四综合应用项目7植物组织培养实例掌握不同植物外植体取材方法;学会对月季、非洲菊、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及杨树、桉树、红叶石楠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常见花木的组培方法有一定认识能将月季、非洲菊、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及杨树、桉树、红叶石楠进行完整流程的组培;掌握基本组培技能开拓创新意识32学时合计76理论28实训48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课程教学应围绕“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紧密结合组织培养岗位工作过程,以掌握岗位技能为核心,充分利用真实工作环境,师生角色互换,学生扮企业员工,教师演师傅,将“生物技术中心组培实验室设计”、“洋兰组培生产任务”、“铁皮石斛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等课题与教学实战相融合,充分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3、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如个性、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语言能力等等,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相互信任、了解和欣赏。4、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倡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例如:项目引导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现场教学、生产实景教学、教学做一体、问题启发式等教学方法。5、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投影、录像、网络资源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6、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感教育功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二、评价建议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准确地考查学生在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是否达到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评价方式多样化措施,实行学习阶段的全程性考核,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试、考试、评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其中,项目评价为基础,对项目展示品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过程评价为核心,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尝试创新能力培养。具体做法是:⑴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60%)分别为岗位技能40%,学习过程20%(包括考勤5%,学习态度10%,课后作业5%,课堂提问5%,实践成果40%;⑵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40%):即期末测试,其中基本知识测试60%,操作技能测试40%。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与企业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企业对组培人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教学内容选取。校内56学时,校外20学时,合计76学时。2、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建立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演示文稿等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随时随地获取课程学习资源,并可进行师生互动,自我测试,增加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第五部分教材与参考献教材:曹春英植物组织培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参考书:[1]谭文澄、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杨增海.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3]李浚明编译.植物组织培养教程.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4]李云.林果花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5]曹孜义等.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中科院上海植生研究所编.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许智宏等.植物生物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颜敬吕等.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王清莲.植物组织培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程文广.名优花卉组织培养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1]许智宏.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遗传操作.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崔德才,徐培文.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韦立三.花卉组织培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4]潘瑞炽等.植物组织培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标题:《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6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