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q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共2课时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编号)导学案执笔人:张老德审核人:签批人:(时间)09.12.23课题海水中的元素(共2课时)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1、写出氯气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化学方程式预测镁都能与哪些物质反应。1.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是指每升海水中的含量均大于,如,等,其总量占海水所溶解物质总量的。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是指每升海水中的含量均小于,如,等,其总量占海水所溶解物质总量的。2.氯碱工业是指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取、、。其反应原理。3、溴是海水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也被称为“”。氯和溴、碘等元素在和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化学上常把他们放在一起研究。随堂手记已学知识还有什么困惑?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有哪些了解?有什么疑惑?知识理学习要求前知回顾新知预习一、镁与海水提镁1、【阅读】教材98---99页第二部分:镁和海水提镁,完成交流与研讨。【交流·讨论】(1)简述海水提镁的基本方法和工业流程。(2)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那么,贝壳在生产流程中起什么作用?其主要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4)在用上述方法提镁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你有什么启示?2.镁的物理性质工业上,金属镁常用作和。3.镁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②与CO2的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③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写反应方程式)解的关键点是什么?知识应用的规律方法是什么?做完课堂练习,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课后反思: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还新课导学Cl2、。S、。N2。④与酸的反应。【思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随堂练习】1.下列元素属于海水中的常量元素的是()①H②O③Na④Cl⑤Li⑥U⑦Ca⑧K⑨Br⑩FA.①②③④⑦⑧⑨⑩B.③④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D.③④⑥⑦⑧⑨⑩2、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下列途径正确的是()NaOH电解A海水Mg(OH)2MgHCl电解B海水MgCl2Mg石灰乳HCl电解C海水Mg(OH)2MgCl2MgCl2电解D海水MgCl2Mg3.镁粉是焰火、闪光粉中不可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需要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以作为冷却气体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二、溴与海水提溴1、【观察与思考】课本P99页溴单质与碘单质,完成下列表格溴和碘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溴单质碘单质颜色状态溶液颜色水酒精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四氯化碳特性【思考】①如何保存溴和碘?②碘容易升华的性质有什么重要用途?③萃取的定义:。④萃取剂选择的原则、、。2.化学性质:氯、溴、碘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活动探究】我们已经认识了氯气的强氧化性,请用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设计实验探究氯、溴、碘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你的实验方案与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思考】(1)、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氧化性强弱如何?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对于从溴化物中提取溴有何启示?3.海水提溴【阅读】教材101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提溴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工业流程所经历的主要步骤有哪些?(2)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有哪些用途?(3)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将走什么道路?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交流·研讨】1、在海水提镁和提溴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分离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分离方法?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对海水的综合利用有了哪些认识?请查找相关资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自我评价:我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1.在含NaBr、KI的混合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残留固体,最后留下的物质是()A.KCl和NaClB.NaCl和Br2C.KCl和I2D.KCl、NaCl和I22.下列物质经日光照射后,颜色由浅变深的是A.氯水B.溴化银C.溴化钠D.干冰3.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个数比为1∶2∶3,现欲使溶液中Cl-、Br-、I-的个数比调整为3∶2∶1,则通入氯气的分子数与原溶液中I-的个数比为()A.1∶2B.2∶1C.3∶1D.1∶34.(2007海南)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1)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②④③⑤①(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等量的金属镁在足量的N2、O2、CO2中,燃烧,产生固体质量最多的是,最小的是。6.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NaBr的混合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发至干,可得58.5g固体物质。求:原混合液中Na+的物质的量课堂小结课后巩固当堂练习1.为了保存液溴,可在试剂瓶中加一些()A.汽油B.水C.四氯化碳D.苯2.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A.碘酒B.盐酸C.溴水D.碘化钾3.除去食盐中含有少量碘,常用的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过滤D.升华4.欲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不宜选用的试剂是()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酒精5.用加热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酸铵和碳酸氢钠C.碘和食盐D.硝酸铵和硫酸钠6.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A.食盐加碘(盐)B.大量食用海带C.面包加碘(盐)D.注射含碘药剂7.制备加碘食盐时,通常在食盐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单质碘B.碘化钾C.含碘元素即可D.碘酸钾8.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静置,溶液无色的是()A.NaCl溶液B.NaOH溶液C.KI溶液D.Mg粉9.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均匀、透明、紫红色C.均匀、透明、无色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10.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残余物,最后剩下的物质是()自我评价:我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自我评价:我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A.NaCl、I2、Cl2B.NaCl、I2C.NaCl、NaBrD.NaCl11.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四氯化碳C.淀粉、碘化钾溶液D.溴水、酒精溶液12.甲、乙、丙三种溶液各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A.Cl—、I—、Br—B.Br—、I—、Cl—C.Br—、Cl—、I—D.I—、Br—、Cl—
本文标题:q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共2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8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