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姜更强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5窃读记(第一课时)课堂寄语: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学习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了解“我”在书店窃读的不便之处。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难点:了解“我”在书店窃读的不便之处。学法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时,要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自学本课生字、词语。3.结合预习,说一说对课题的理解。(1)窃读:(2)记:(3)交流资料,认识作者。(窃读者)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在书店窃读时,有哪些不便之处?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5.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在难点处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1.文本再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交流自主学习。(1)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2)展示生字、词语以及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二、准备班内展示,明确任务你们组准备让谁来展示第几题?用怎样的方式展示?三、交流探索,成果展示1.展示第1题。(提示其他同学做好评价)2.展示第2题,可以读出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3.展示第3题,解题、认识人物。4.展示第4题,“我”在窃读时,有哪些不便之处?(以学困生展示为主,优秀生补充)5.学生针对刚才的问题提出疑惑,师生共同归疑。四、课堂小结在书店窃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不仅在精神上承受着害怕遭到书店老板驱逐的担忧与恐惧,而且在肉体上也承受着饥肠辘辘与腰酸腿麻的痛苦。尽管如此,“我”仍想方设法在书店里如饥似渴地窃读着,“我”是多么热爱读书啊!【反馈练习,达标测评】一、看拼音,写词语。tānlántuòmòzhīqùqièdújì()()()()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赶.:①追;②遇到(某种情况);③驱逐;④加快速度。赶.快()赶.走()赶.先进()赶.巧(..).2.顾:①转过头看;②注意;③拜访;④前往商店购买东西。顾.客()环顾.()奋不顾.身()【课后反思】2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姜更强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5窃读记(第二课时)课堂寄语: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学习目标:1.继续学文,抓住课文中“我”的心理及动作描写,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我”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及用词的准确与生动。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喜欢的段落。学习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难点:品析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方法指导:朗读体会、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积累、认读文中的四字词语。。2.作者小时侯是怎样读书的?她为什么说这种读书物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3.作者是怎样如饥似渴的读书呢?(讨论)4.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句子,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写一写。感受窃读的快乐:。感受窃读的惧怕:。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5.了解窃读的意义。6.理解“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合作交流】一、小组之内交流1.说说你读完本课后的感受。2.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谈谈对你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二、班上交流展示1.展示“我”是怎样如饥似渴的读书的?2.交流探讨“我”窃读时的快乐和惧怕?3.展示你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理解。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一个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像一匹“饿狼”的女孩,至此,我们一定明白了“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希望同学们也要向这个女孩学习,做一个酷爱读书的好孩子。【反馈练习,达标测评】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加横线部分的内容)例: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1.我望着图书馆书架上的那么多书,心想:“”2.放学回到家,我看到桌子上摆着香喷喷的饭菜,真想说:“。”【课后反思】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赵倩倩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6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课堂寄语: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引导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了解刘老师上课的情景,体会刘老师的乐观开朗,以及对学生、对工作、对祖国的热爱。学习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的字词,理解文中典型的事例,体会人物精神境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指导:自学、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等。【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认认,并加以理解)2.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要求会读会写。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文中的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小组交流)4.理清文章思路,动笔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5.概括作者分别讲述了刘老师哪些典型的事例,从中你对刘老师有哪些认识?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初读课文,对自主学习的情况作总结,准备班上展示。二、班上交流展示⑴交流有关的资料。(注意倾听和评价)⑵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注意正音、纠错)⑶展示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记忆情况。⑷交流展示本课的主要内容。(概括时语言简炼,内容全面,表达完整)⑸交流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合并自然段归纳意义段。(说出理解,概括成简炼的一句话)⑹展示自主学习第3小题。(后进生展示,中等生补充)⑺展示自主学习第5小题。(中等生展示,优秀生补充)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生谈收获。2.师做总结。【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划去括号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哽咽.(yànyè)撒.手(sāsǎ)连翘.花(qiáoqiào)慷慨.(kǎikài)酸涩.(sèshè)翩.翩起舞(piānbiān)2.连一连。健壮的身体参观乐曲粗壮的故事欣赏画展雄壮的国歌启发风筝悲壮的绳子制作学生3.我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反思】4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赵倩倩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6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课堂寄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顽强执著的精神,以及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情感。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揭示课题的含义。3.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写人的方法。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文章写人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其精神境界,抓住文中议论与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指导:自学、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教师点拨等。【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作者分别回忆刘老师的哪几个典型事例?(1)(2)(3)2.从这些典型的事例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3.写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谈谈喜欢的原因。4.探究合作学习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第9自然段,说说:作者主要回忆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哪两个情景?刘老师刘老师⑵这两个情景中,哪些地方地描写打动了你?(自主学习,小组探讨)⑶学生自主学习第10自然段,思考: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A.体会刘老师放风筝时给“我”带来的影响。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等)B.相对于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刘老师,作为一个活泼少年应该怎么样呢?(教师指导,生畅所欲言)5.谈谈文中“理想的风筝”指什么?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教师重点抽查合作学习部分)【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1.交流读书成果,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做好纠错与评价。2.交流自主学习的1、4小题。二、班上交流展示。(1)交流展示刘老师放风筝时,哪些地方地描写打动了你?(2)引导学生体会刘老时放风筝时给“我”带来的影响。(3)交流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体会“我”对刘老师的深情赞美及深刻怀念。(4)朗读展示最喜欢的内容。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生共同交流课堂收获。(师重点强调作者的写作方法)【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1)笑谈自己被女娲甩掉一条腿的是一个的刘老师。(2)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的是一个的刘老师。(3)为祖国的历史而自豪的是一个的刘老师。(4)专注倾听学生、紧张启发学生的是一个的刘老师。(5)亲手放习风筝的是一个的刘老师。(6)故意撒手追赶线拐的是一个的刘老师。2.请结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写一篇简单的读书心得。【课后反思】5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贾轶昶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7校园交响诗(第一课时)课堂寄语:小学生活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像一首交响乐时常萦绕在我们的心间。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掌握:“汲取、储积、恬静、丰硕、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赞美。3.体会孩子们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的的情景,感受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学习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赞美。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交响诗、交响音乐的资料及音乐。【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1-2遍,把课文读通读顺。2.自学字词,用自己的方法掌握生字、重点词。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等方法解决,仍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录,和同学交流。4.我会用文中词语补充填空,并会用词语说话。()取花()()积()静堆()()累累书声()生机()()多彩书声()()多彩5.小组合作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理清课文脉络:这是一篇___,全文以小标题的形式从___个方面来写,他们分别___、___、___、___、___,用最多的修辞方法是___。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录优美语句,感受比喻修辞方法的妙处。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组长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教师抽查。【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1.交流搜集到的资料。2.文本再现(1)朗读课文,纠正字音。(2)展示生字,强调纠错。3.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内交流6、7题。(教师巡视,摸清学情)二、全班交流展示1.展示1—5题。(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完成情况作安排,选择学生没掌握好的题进行充分展示与指导)2.交流第7题,课堂上尝试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语言。3.引导学生交流第6题,以学困生交流为主。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交响音乐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标题音乐的一种。【反馈练习达标检测】1、我会看拼音写汉字。jíqǔchǔjíhuābànshuòguǒlěilěi()()()()2、课文内容我知道《校园交响诗》一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把___比作蜂巢。把___比作鸟岛,把___比作树根,把___比作
本文标题: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1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