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T815系列载重汽车维修保养讲座
T815系列载重汽车维修保养讲座井下机械厂2006年3月第一章T815系列载重汽车概述T815系列载重汽车是捷克斯洛伐克太脱拉汽车制造厂八十年代的产品。是在T111,T138,T148和T813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保持了传统的三桥驱动、摆动半轴、中央脊骨梁式车架等特点。第二章T815汽车的特点1、摆动半轴:三桥均为全浮式摆动半轴,可以上下摆动。2、三桥驱动:中、后桥为常驱动式,根据路况可挂前加力。3、独立悬挂:中后桥钢板弹簧,前桥为扭力杆和液压减震器。4、脊骨梁车架:重心较低。5、驾驶室:座椅为空气弹簧式,驾驶室可前倾60度便于维修。6、发动机:四冲程,直接喷射,顶置气门,风冷柴油机。7、变速器:装有常啮合斜齿轮,速比变化范围大。强制润滑。8、操纵部分:助力机构有离合器助力,转向助力,换档助力。9、制动系统:脚制动,手制动,紧急制动,排气制动。10、电器设备:无触点式晶体管发电机调节器、闪光器脉冲器。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一节发动机支撑固定与拆装1、发动机与车架的固定连接靠橡胶支撑座。2、橡胶支撑座左右留1mm间隙。3、橡胶支撑座中心螺栓紧固后,必须留2mm上下移动量,达到减震目的。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二节曲轴箱1、曲轴箱为铸铁件,材料中含有锰、钼、铜等增加韧性。2、曲轴箱轴承孔为250mm。3、缸筒与箱体间有一个密封圈。4、箱内镶有凸轮轴承和挺杆衬套,留有机油油道。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三节曲轴1、曲轴每个单节由螺栓连接,力矩:长22kg.m,短30kg.m。2、配重块螺栓扭紧力矩为13kg.m。3、曲拐直径:¢85-0.05-0.077mm,大修分四级,每级0.25mm。4、止推轴承:有色金属的一面必须面向转动摩擦面。轴向移动量控制在0.065—0.25mm,最大允许0.35mm。曲轴轴向移动量为0.065—0.13mm。5、滚柱轴承:六个170x250x30,与箱体过盈0.06—0.1mm,装配时将箱体加热80—100度。6、曲轴后节有一V型缺口,装配时对准第一曲拐。7、飞轮上有O点刻线,在一缸活塞上止点时O点刻线向上。8、曲轴组装后,测径向跳动:前后节0.04mm,中节0.06mm。9、曲轴动平衡:转速400转/分,不超150g/cm。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四节硅油减震器1、组成:壳体、惯性环和硅油组成。2、惯性环自由套装在壳体内,将硅油压注在壳体与惯性环中间,然后滚压密封。3、硅油减震器一般不做保养。例行检查是否有硅油溢出,如缺油太多则应该更换。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五节连杆1、每台车连杆重量允差20克,活塞连杆组重量允差25克。2、连杆瓦底孔直径¢90+0.022mm,轴瓦厚度2.5mm。3、装连杆瓦后尺寸为¢85+0.046mm。注意!瓦背与底孔接触面要达到85%以上。4、连杆瓦与曲轴径向间隙0.05-0.123mm,最大允许0.25mm。5、连杆螺栓拧紧力矩12kg.m,连杆在曲拐中的轴向间隙0.3-0.7mm,最大允许1.5mm。6、连杆小端孔¢50+0.01mm。铜套内径¢45+0。055+0。038mm。7、活塞销与铜套间隙为0.03-0.06mm,最大允许0.1mm。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六节活塞1、顶部有W型燃烧室,优质铝合金制造。箭头对高压油泵,勿反。2、活塞环有三道:气环(钢制环槽,环表面镀钼)、半油环、油环。3、气环(梯形环)的开口间隙为0.25--0.4mm,侧隙0.11mm,极限0.2mm。4、半油环为斜面环,装时斜面向上,尖角向下。开口间隙为0.25--0.4mm,极限2mm,侧隙0.05—0.08mm,极限0.2mm。5、油环(螺旋弹簧涨圈)开口间隙为0.3--0.45mm,极限2mm。侧隙0.05—0.082mm,极限0.15mm。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七节缸盖1、功用是封闭气缸上部,构成燃烧室。铝合金单体铸造而成。2、气门下沉量:进1.6mm,排2.8mm,极限是1mm。3、气门导管外径¢17mm,修理可加大两级(0.25mm一级)。4、气门导管与气门杆间隙:进0.06—0.097mm,极限0.2mm。排0.085—0.129mm,极限0.25mm。5、缸盖螺栓拧紧力矩:12kg.m。顶杆外套露出201mm,回油管露出210mm。6、第十缸的缸盖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正常为120—170度,不超170度。7、气门座与缸盖过盈量0.2mm,装时缸盖加热到230—260度。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八节配气机构1、气门间隙调整:1—10—5—7---2---8---3---9---4---62、坐在驾驶员位置,左边最后为1缸,右边最后为6缸。3、冷车时气门间隙为0.2mm。4、凸轮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为0.06—0.15mm,极限0.25mm。5、凸轮轴轴向移动量0.14—0.22mm。6、各轴径跳动允差为0.03mm.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九节传动路线5.高压泵齿轮7.空压机6.发电机4.凸轮轴齿轮3.介轮2.介轮1.曲轴齿轮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十节冷却系1、强制风冷式是此发动机的一大特点。2、高压油泵齿轮带动偶合器齿轮,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液力偶合器泵轮,液力偶合器涡轮轴上装有风扇叶片。3、液力偶合器是靠机油在泵轮离心力作用下旋转,产生传递扭矩能力来带动涡轮、风扇转动。4、节温器安装在1缸排气管处,工作温度120—170度。5、节温器内钢球与推杆的间隙0.1mm,否则调整。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十一节润滑系1、机油管路中有四个阀。控制压力和流量。2、机油泵体上的阀:调节出油口压力8kg/cm2时,此阀打开。3、粗滤器上安全阀:进油和出油压力差大于1.5—2kg/cm2时,机油不经过滤芯直接到出油口。防止滤芯堵塞时的风险。4、散热器处的压力阀:控制机油的温度。5、发动机前盖上部阀:是双作用阀,机油压力2kg/cm2时,润滑活塞(喷油管)。4kg/cm2时,机油回油底。第三章发动机部分第十二节燃油系1、由油箱、滤清器、输油泵、高压泵、喷油器等组成。2、从油箱到滤清器这段油路为低压油路。1.5—3kg/cm23、高压油泵到喷油器的油路为高压油路。170kg/cm24、输油泵的输油压力1--3kg/cm2,发动机转速在1000转时,输出量为2升/分,扬程5米。5、高压油泵回油管接头处有一单向阀,使高压油泵工作腔内压力保持0.5—0.8kg/cm26、供油提前角为12度。7、高压油泵的调整需要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8、如何调整供油提前角?第四章底盘部分第一节离合器1、飞轮外径:472mm2、离合器摩擦片直径:420/220mm3、摩擦片厚度:(新)11.6mm,极限8.6mm4、摩擦片端面跳动:0.4mm(在直径410mm处测量)5、踏板自由行程:35—45mm6、踏板高度:185mm7、操纵杆最小自由量:1mm第四章底盘部分第二节变速器1、齿轮形式采用斜齿。啮合性好,噪音小,强度大。2、一挡、倒挡采用直齿轮。3、换挡机构采用同步器,直齿滑动啮合套等形式。4、采用三轴式,结构简化,适合强制润滑。5、采用滚锥轴承,能承受高负荷。6、润滑方式为压力润滑。7、一轴在变速箱内的轴向间隙0.05—0.1mm。8、中间轴在变速箱内的轴向间隙0.06—0.16mm。9、二轴在变速箱内的轴向间隙不大于0.1mm。第四章底盘部分第二节变速器(二轴上齿轮的轴向间隙)1、五挡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3—0.9mm2、四挡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35—0.6mm3、三挡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35—0.75mm4、二挡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3—0.65mm5、一挡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3—0.5mm6、倒挡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35—0.7mm7、装配时须将各过盈配合的轴承、齿毂、隔套加热到100度安装。第四章底盘部分第三节差速器1、共有四个差速器,分别为前、中、后和桥间差速器。2、差速器有3对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中心孔内有销轴与差速器体相连,两个中心齿轮分别与三对行星齿轮相连。3、动力由差速器体-----销轴-----行星齿轮-----两个中心齿轮。4、差速器的闭锁:使用中后桥闭锁时不允许转向。第四章底盘部分第四节驱动桥(桥内尺寸的调整要求)1、顶块与从动齿轮的距离为0.5mm2、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0.3—0.5mm3、主从动齿轮的啮合位置正确4、顶块高度的调整5、半轴套上调整螺套,它控制从动齿轮沿半轴方向的轴向移动6、119.6mm尺寸处加减调整垫使主动齿轮沿轴向位移7、桥内润滑油加入量:7L第四章底盘部分第五节转向系1、方向盘总圈数为5⅔圈2、方向盘最大自由转角10度3、前束:2±1mm4、车轮外倾角:满载时1º±40‘空车时3º30”+1º5、主销内倾角6º6、主销后倾角2º30‘7、车轮最大转角:外轮35º,内轮37º8、转向直拉杆长度:左950mm,右9002mm9、方向机到助力缸的拉杆长度:S1型1095±1mm,VE26型1634mm第四章底盘部分第六节悬挂1、前悬挂为扭杆弹簧式,并装有液压筒式减震器。2、后悬挂为变刚度的纵向半椭圆行钢板弹簧。3、扭力杆两端都有花键,便于调整安装位置。4、扭力杆,按头部形状,两头平的为左边,有凸台为右边。5、按中心孔区分,大中心孔带螺纹的在后方,小孔方在前。第五章汽车管路部分祥见复印资料第六章汽车电气设备祥见复印资料第七章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祥见复印资料
本文标题:T815系列载重汽车维修保养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1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