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清洁生产概论》教案任课教师:《清洁生产概论》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清洁生产概论教师姓名: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学分:教学对象: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二、教材及参考文献教材:《清洁生产概论》,郭斌,刘恩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文献:[1]钱汉卿,《化工清洁生产及其技术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4]《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5]王学军、何柄光、赵鹏高,《清洁生产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三、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清洁生产概论》课程教案1.教学章节: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2.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清洁生产的由来、概念以及清洁生产的内容、特点;了解国内外清洁生产的概况;了解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环境资源、能源利用对策。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化学的定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2)教学难点:清洁生产的定义及内容。4.教学要求:(1)掌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化学的概念;(2)掌握清洁生产的内容;(3)掌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4)了解清洁生产的由来和国内外清洁生产的概况。5.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2.新授(√)3.讨论()4.练习()6.授课类型:1.理论课(√)2.实验课()3.实习课()4.上机()5.其他()7.教学方式:1.讲授(√)2.讨论(√)3.演示(√)4.参观()5.实验()6.实习作业()7.练习()8.主要内容: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第一节:清洁生产的定义及主要内容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率先提出“清洁生产”,亦称“无废工艺”、“废物减量化”、“污染预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响应,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转向主动的新潮流。清洁生产的定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清洁生产是在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生产方式。(2)将污染整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3)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5)美国环保局提出污染预防和废物最小量化。污染预防的定义: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厂地所产生的废物量。它包括通过源削减、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它不包括废物厂外再生利用、废物处理、废物浓缩和稀释减少其体积,或有害性、毒性成分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的活动。(6)《中国21世纪议程》: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概括讲即“两低一高”: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1)政策和管理研究;(2)企业审计;(3)宣传教育;(4)信息交换;(5)清洁技术转让推广;(6)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对应的清洁生产的战略与方法:(1)污染预防(2)削减有毒品使用(3)为环境而设计第二节:清洁生产的意义及发展一、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2001年世界情况报告》指出“全球环境发展趋势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不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确认了当今8大环境问题。即:全球气候变化平流层臭氧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短缺森林砍伐及其非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退化持久性有机污染面对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生态危机加剧的局面,就连英国首相布莱尔这样的西方政治家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一个十万火急的问题是环境政治。……”。为谋求可持续发展,推行清洁生产仍然是当今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各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纷纷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通过近年来清洁生产的实践,更进一步坚定了实施清洁生产的理念,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推行清洁生产,各国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均做了具体的安排,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目标。1.宏观政策、组织保障据了解,欧盟已经发布了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的法律规定,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有关国家(如德国)也制订了要求循环使用的产品名录。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实施清洁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许多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在1990年10月通过的“污染预防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污染预防作为美国的国家政策,取代了长期采用的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政策,要求工业企业通过源削减,包括: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促进生产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安排。欧洲许多国家已把清洁生产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明确对清洁生产工艺、工业示范工程提供财政支持。近来,欧共体又建立了信息情报交流网络,其成员国可由该网络得到有关环保、清洁生产技术及市场信息情报,以实现清洁生产的信息资源共享。法国政府为防治或减少废物的产生,制订了采用“清洁工艺”生产生态产品及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废物等一系列政策。法国环境部还设立了专门机构从事这一工作,每年给清洁生产示范工程补贴10%的投资,给科研的资助高达50%。法国从1980年起就设立了无污染工厂的奥斯卡奖金,以鼓励和支持无废工艺的发展和推行。在此基础上,现在更加明确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将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税收优惠。荷兰在经济部和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实行了“污染预防项目”(PRISMA),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政府为促进少废无废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展和利用,可给工厂提供占新设备费用15%—40%的补贴。荷兰政府制订的2000年防治和回收废物的环境战略目标,明确规定了2000年对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29种废液要达到治理的要求。丹麦1991年6月就颁布了新的丹麦环境保护法(污染预防法),199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一法案的目标就是努力预防和防治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以及振动和噪声带来的危害;减少对原材料和其它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促进清洁生产的推行和物料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丹麦政府还拨出专款用于支持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工程示范,凡申请且获得资金的企业没有还贷的义务,仅有的要求是必须帮助同类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即把他们实施清洁生产的方法、程序、技术和经验介绍给同类企业,以带动更多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执行丹麦环保局制定的“三项”行动计划(即:1987-1989年清洁工艺发展规划,总投资9000万丹麦克朗;1990-1992年清洁工艺行动计划,总投资2.3亿丹麦克朗;1993-1997年清洁生产行动计划,总投资3.8亿丹麦克朗)的基础上,现在又制定了下一轮清洁生产行动计划。加拿大政府为废物管理确定了新的方向,他们制订了资源和能源保护技术的开发和示范规则,其目的是促进开展减少废物和循环利用及回收利用废物的工作。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加拿大开展了“3R”运动,即减少、再生、循环利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全省动员开展“3R”运动,这个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从省制订大的计划到民间组织自发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极为重视发达国家实施清洁生产这一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的转移,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推行清洁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工业发展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不仅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清洁生产也是极大的促进。现在诸如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将清洁生产战略变为工业污染预防的行动。中国也不例外,清洁生产的推进,首先从宏观政策到组织保障已被列入各国的议事日程,将进一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2.长远作想,建立推行清洁生产的专门机构清洁生产已形成世界共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各种组织大力推行和资助世界各国推行清洁生产,联合国环境署设在巴黎的工业及环境项目活动中心专门从事推广清洁生产,并建立了国际清洁生产信息交换中心(ICPIC)。联合国工发组织决定在全球有选择性地资助20个国家建立国家级清洁生产中心,第一批先行选建9个,中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是其中之一,截止目前,全世界已有近50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级清洁生产中心,清洁产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战略和行动。清洁生产是动态的、持续的,不仅当代人要推行清洁生产,后代人也要持续推行清洁生产。3.发展趋势清洁生产自其诞生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环保的主流思想,有力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开展过清洁生产活动的国家或地区了。各国在清洁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新的清洁生产思想、新的清洁生产工具大量涌现。(1)不间断的跋涉清洁生产思想一直在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国际上称其为“不间断的跋涉(anongoingjourney)。一部清洁生产的历史,就是—部创新的历史。近几年来,清洁生产领域新的概念、新的实践层出不穷,有关于推行机制的,有关于技术方法的;有的深化和丰富了清洁生产思想,有的开创和实施了新的清洁生产工具。这些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清洁生产的理论,且更好地指导清洁生产的实践。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环境战略,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其具体实施要依靠清洁生产工具。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把清洁生产提高到是一种思想的高度,突出了整体预防、生态效率、环境战略、全生命周期等重要概念,涵盖了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10多年来盛用不衰。未来世界各国清洁生产的实践,将在思想层次、推行机制层次和技术层次等方面不断创新。在思想层次上,将大大丰富和提升清洁生产这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和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之中,在国民经济计划这个源头,把好工业结构关、。经济布局关、产品生命周期关,把污染消灭在产生之前。在推行机制层次上,将创建市场运作机制,用市场运作机制产生对清洁生产的大面积的和持久的需求,即用需求侧(demand-side)机制取代过去的供应侧机制。在技术层次上,将总结、提高、创造新型实用清洁生产工具,开发出在实际工作层面上落实清洁生产思想的有效手段。清洁生产工具是清洁生产最活跃最富有实效的领域,各种新型清洁生产工具将不断开发创建。(2)实践目标综观全球清洁生产的发展情况,其未来实践目标是:把清洁生产与其它概念联系起来,一举多得促进推行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指标和部门水准基点,以利规范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对待清洁生产的消费与产品需求,提倡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提供更大支持,以满足广大中小型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之需要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合作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扶持清洁生产二、国内清洁生产进展情况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倡导的清洁生产战略,继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批准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1992年12月国家计委行文“计国地(1992)2394号”原则同意国家环保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环境技术援助项目,“推行清洁生产子项目”(简称B--4子项目)。该项目从1993年3月起动,在全国29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计和工程示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6年,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技术起点高,尽量采用能耗与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
本文标题:清洁生产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5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