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输穴: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至肘膝关节排列井、荥、输、经、合。热则疾之:热症用针浅刺,疾出针,不留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人体内外、脏腑、肢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意是树梢、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原意是树根、在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强调经脉从四肢末端到头面胸腹的联系特点。气街:指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分四气街,即胸气街、腹气街、头气街、胫气街。气街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是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部位和经络在头、胸、腹、胫的分段联系。四海:即脑为髓海、膻中为气海、冲脉为血海(十二经之海)、胃为水谷之海。“海”,川归聚之所。经络学中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腧穴:是人体脏腑及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它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奇经八脉: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因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故称~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并足于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用来维系全身阴经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功能是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刺法:既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叉可包括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或浅或深,激发经络气血,以调节整体功能。【刺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施术的手,称为刺手。【押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称为押手。【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留罐法】:将罐吸拔在体表后,是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留罐时间视拔罐后皮肤的反应与患者的体质而定,一般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走罐法】:吸拔是现在所要吸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吸拔住。然后术者用右手握住罐底,向上、下或左、右需要吸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吸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淤血时,将罐起下。【灸法】: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绒和药物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热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闪罐法:将罐吸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适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或部位,如小儿,面瘫患者的面部。【瘢痕灸】: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柱,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一周可化脓形成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角法:即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拨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背部正中、腹部正中和腹部两侧上行,故称为“一源三歧”。辩证取穴:即随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提出的。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特定穴:是指在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正经:与奇经相对,指十二经脉。因十二经脉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奇经:“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奇经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但与奇恒之腑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经别:即指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其循行特点是都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阴经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于本经(合)。其作用主要是补充十二经脉之不足,加强表里两经在躯体深部的联系。经筋:即指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十二皮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经气:运行于经脉中之气,亦称脉气,是先后天精气的结合物,而运行输布全身,不但指经脉的运动功能和经脉的营养物质,而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素问·离合真邪论》日:“真气者,经气也。”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筒灸是利用空心的竹筒、苇筒,将其一端轻轻地塞入耳中,在另一端施灸。以治疗耳病的方法。催气:针刺后若不得气,可均匀地使用提插、捻转,或轻摇针柄,亦可用弹、循等法,以激发经气,促使气至,即为催气。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隔盐灸、隔姜灸、隔蒜灸等。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涂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起泡或仅局部充血潮红的施灸方法。常用的有:细辛灸、天南星灸等。经络证治: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以及经络异常反应,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为经络证治。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原络配穴法:本经原穴与表里经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三因制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季节(包括时辰)、地理和治疗对象的不同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上下配穴: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上下配穴法”。郗会配穴:郄穴除单独使用外,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故称“郄会配穴”。砭石:是指将石头精细磨制成具有点刺、切割、压按、刮摩等作用的治疗工具。“阳脉之海”:是指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之。“六合”:十二经别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按阴阳表里关系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感觉阈”: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心用针刺数孔,放在应灸的部位,上置艾炷点燃。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四总穴”:即“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艾炷灸: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1.臑:上肢上臂2.寸口:手腕后桡侧动脉搏动处.即寸口脉所在部位。3.鱼:大指后侧隆起的肌肉。4.柱骨:指颈椎。5.髃骨:指肩峰端。6.缺盆:即锁骨上窝。1.頞中:两目之间,鼻之凹陷处,即鼻根部。2.客主人:即上关穴。3.足跗:足背4.核骨:第l跖骨的头部突起。5.舌本:舌根部。1.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2.掌后锐骨:指掌后的豌豆骨。3.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4.肩解:指肩关节。5.目锐眦:指目外眦。
本文标题:R针灸名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6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