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XLXW20100405051457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安全教
1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安全教育实践研究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李永莉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受益,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但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体育伤害事故不可避免地成为困扰学校体育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性别、时间、项目、部位和性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安全教育,以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真正地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安全教育1.问题的提出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广与实施,“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身心也要朝健康方向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受益。《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他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偶有发生,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实,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程序,打破了由教师严密控制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活动中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加大了,不可预知的因素也大幅增多了,从而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近几年来,我校在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不断发生,且有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地给教师、学生、学校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也随之加重,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为此,我校在体育教学中取消了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器械性运动项目,如体操等教材的教学,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为消极的。那么,如何既能做到全面贯彻新课程教材,又能减少或者避免在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呢?我们课题组通过实践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与大家一起探讨。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我校2003年——2007年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全体学生2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条例、资料,并加以整理;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与信息。2.2.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安全措施的确立提供科学的依据。2.2.3经验总结法:广泛征求、搜集第一线体育教师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教学实践经验,并进行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3.结果与分析3.1伤害事故发生率的性别差异我校近五年来,在体育教学中共发生伤害事故10起,其中男生7起,占事故率70%;女生3起,占事故率30%。主要原因是男生天性好动,精力旺盛,喜爱体育运动,尤其喜爱人体接触较多,竞技性、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而且运动强度及运动量也较大,在争夺最紧张、最激烈时,忽略了安全因素,往往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相对而言,女生运动积极性、运动能力、运动范围普遍低于男生,再加上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因而,其受伤害的几率也大大低于男生。(见下表)发生伤害事故的学生性别男生女生770%330%3.2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根据资料统计,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有1起,占事故率10%;在课中的基本部分有7起,占事故率70%;在课的调整结束部分有2起,占事故率20%。分析原因,在部分教材竞争性和对抗性最激烈阶段,由于学生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反应较迟钝,身体协调性较差,思想上也最麻痹疏忽,较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见下表)课内发生伤害事故的时间课的开始准备部分课的基本部分课的调整结束部分17210%70%20%33.3伤害事故发生的项目根据资料统计,事故发生最多的是球类项目有5起,占事故率50%;跑的教材,尤其是短跑项目有2起,占事故率20%;跳的教材有1起,占事故率10%;杠上运动有1起,占事故率10%;其他项目有1起,占事故率20%。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喜爱对抗性比较强的球类项目,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安排球类项目相对来说就会多一些,那么,有的学生自身技术较差,运动能力有限;有的学生忽视竞赛规则,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且动作幅度又大,种种原因,导致在进行身体接触与碰撞时,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在短跑项目中,伤害事故容易发生在测验阶段,分析原因,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不够充分或干脆不做,测验时急于想取得好成绩,就拼命往前跑,强度突然增大,但动作技术又不能及时跟上,而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见下表)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跑跳投杠上运动球类其他21015120%10%0%10%50%10%3.4伤害事故发生的部位和性质在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在四肢的有6起,占事故率60%;发生在头面部的有2起,占事故率20%;发生在躯干的有2起,占事故率20%。可见四肢是伤害事故多发部位,尤其是下肢的踝关节,都是在竞争性、对抗性比较强的球类项目中发生的,这是由于学生在进行球类运动时,争抢较为激烈,运动强度和节奏控制能力较差,而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致。(见下表)发生伤害事故的部位发生伤害事故的性质上肢下肢胸背部头面部骨折或骨裂肌肉撕裂外伤脱臼2422522120%40%20%20%50%20%20%10%3.5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学生所发生的各种不同部位、类型、症状、程度的伤害事故,都与发生的场地、器材、技术、素质、心理、纪律、穿着、教学、运动量、保护与帮助等因素有关。从我校伤害事故4发生的资料统计来看,主要有以下这几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有教师自身造成的,也有学生认识不足造成的。(见下表)发生伤害事故原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思想上不重视220%着装不符合要求110%场地布置不合理220%准备活动不充分330%教材安排不合理110%课堂纪律松懈220%运动负荷不合理330%保护与帮助不到位110%指导方法不正确220%心理过分紧张330%3.5.1场地器材布置不合理教师课前考虑欠周全,导致场地布置、器材摆放显得过于狭窄,既不方便学生运动,又埋下了不安全隐患。在进行杠上教学时,地上铺设的垫子范围太小,练习过程中,垫子与垫子之间出现缝隙,没有及时复原,容易造成伤害事故。3.5.2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教师对准备活动不重视,敷衍了事;而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又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教学中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就投入紧张的正式运动,这时肌肉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都较差,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容易造成伤害事故。3.5.3教学组织不严密教师在教学中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如做投掷、体操等项目的练习时,缺乏对学生合理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纪律松懈,没有听从教师的统一指挥,组织纪律性差,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3.5.4运动负荷过大教学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没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运动负荷超过了学生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时,造成学生过分疲劳,容易引起伤害事故的发生。3.5.5保护与帮助不到位教师对动作技术理解不够,以至于在保护与帮助时,站位不合理,手法不老练,时机把握不准确。而学生则缺乏应有的自我保护,他人保护与帮助的意识,不仔细观察教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责任心不强,保护与帮助不到位。54.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讲,只要思想重视,措施落实,考虑在先,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是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而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重点工作就是安全教育。4.1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4.1.1课前仔细检查器材,定期检查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和增添器材设备,尽可能排除伤害事故的隐患。4.1.2课前备好教案,同时在教案中体现安全措施;准备充分,对体质差、技能差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4.1.3通过室内引导课,向学生讲明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性,传授预防伤害事故的方法,增强学生预防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1.4在每次课堂教学中,应针对教材详细说明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注意事项和竞赛规则。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4.1.5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提倡互帮互助、相互保护、勿伤对手、互敬互爱的精神。在没有保护者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情况下,不许进行危险性较大的练习。4.2加强安全措施,强化安全教育4.2.1场地器材的布置布置场地器材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使练习者与学生,练习者与器材(或障碍物),互不碰及,并保持足够安全余地。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及时调整器材的重量、高度与宽度,以及调整练习的强度与密度。还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教师高度重视,那就是体育课后不宜将危险器材如铅球、铁饼、标枪等随意摆放在操场上以方便下节课使用,以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伤害。4.2.2课堂常规的建立教师不断强调安全问题,让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如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装和运动鞋,不携带小刀、钥匙之类的尖锐物品,不佩带校徽和团徽,不留长指甲等等,佩带眼镜的学生在进行激烈运动时,最好把眼镜取下来,妥善保管好,以免发生伤害事故。64.2.3良好的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正常教学秩序的有力保障,尤其是投掷项目,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队伍中的其他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打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4.3教学环节规范,体现安全预防4.3.1教材安排要科学就一堂课而言,教材安排应尽可能全面些,搭配要科学,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有上肢运动,也有下肢运动;有速度练习,也有力量性练习等,避免练习内容单一,使学生局部肢体负担过重,产生运动疲劳。4.3.2准备活动要充分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之前,要重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4.3.3运动负荷要合理在运动负荷的安排上,要符合人体生理体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即由小到大,运用“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渐增强,不要急于求成。练习的强度和重复练习的次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总之,只要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伤害事故,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科学、合理、规范;而学生则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才能真正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体现二期课改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参考文献:[1]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卢湾区《体育与健身》课伤害事故的调研与对策思考[3]网上浏览
本文标题:XLXW20100405051457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安全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7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