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_散而不乱_气脉中贯》导学案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仁寿二中高二语文选修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主备:审批:班级:姓名:时间:2013年12月15日一、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通假及词类活用等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2、了解本单元作者散文的特点及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学习与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时代及不同体裁风格的散文,把握其内存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提高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3、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因声求气,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气脉),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流露的情感和阐述的道理。【学习重、难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主题思想。2、分析文章脉络,把握其文气。【单元知识总括】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生气和血脉,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充沛的思想情感贯注其中。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将文气,以文气来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单元导读】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单元所选文章,照顾到不同体裁和风格。《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利用对比推论,最后告诫北宋统治者不可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语言多用对偶、排比,感情愤郁,沉痛激切。《伶官传序》是议论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通过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气势旺盛。《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写的一篇祭文。文章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作者很重视语言的复沓重叠,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叙了作者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创作理论,是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虽为悼文,语言却凝练生动,活泼幽默,乐中寓悲,凄恻动人。本单元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或忧愤于家国破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学法导引】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关系角度欣赏古代散文,通过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文气、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另外,要继续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并关注背景、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及创作风格。总之,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多读、多品味,注意不同作者、不同文体散文的风格特点及语言韵味,逐步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同时,还应有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教学目标1、质疑解难,归纳梳理《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章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3、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脉络;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归纳文言基础知识。2、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脉络。一、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三字经》有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在二十七岁时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苏明允哀词》中如此评价:“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佑集·权书》2、写作背景: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文本预习:(1)正音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洎()牧以镵()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④革灭()尽之标②()粮而景从⑤()然自得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⑥()笑大方(3)辨析加粗字的意义: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③至丹以荆卿()为()计。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①赵尝五战于秦。②其势弱于秦。三、阅读研习1、学习1、2段A、重点字词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附]:秦灭韩: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B、研习第1段提问: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的?(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提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C、研习第2段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提问:这第2段,可分哪几层意思?请指出并在课文上划出这四个层次。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明确:第一层:用数字说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第二层:轻易供奉土地是六国灭亡的原因;第三层: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道理;第四层: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为喻,进一步论证了赂秦而亡的道理。提问:在第2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对比性的句子?⑴秦以攻取得与“受赂所得”的对比;⑵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的对比;以上两个对比之间,也构成了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⑶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⑷“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对比;⑸“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的对比。通过以上的全部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提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提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学习第3段A、重要词句: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斯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当(如果)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B、阅读研习提问:第3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明确:从“不赂秦者以赂秦丧,盖失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_散而不乱_气脉中贯》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6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