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刘丽君(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教学目标: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在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新一章的内容——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问】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可持续发展”是怎样定义的,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回答:可持续发展就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讲述】嗯,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三、讲授新课【讲述】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区域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2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的?(回答:生态破环问题、环境污染等)现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等,其中生态破环问题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湿地的开发不当等。因此,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读图】现在大家翻开课本第34页,一起来看图2-1-1,如果让你来描述图中的现象,你会怎样描述呢?大家思考一下,等一下我请同学来说一下。【板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讲述】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植被稀少,地表土壤岩石裸露,坡面有明显的流水冲刷的痕迹,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大家一起回答(水土流失)。那么什么是水土流失呢?请一位同学说一下。(回答: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环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板书】水土流失的概念【讲述】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环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区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都有水土流失发生,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现在我们就以黄土高原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读图】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那么严重呢?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现在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本第35页图2-1-2,观察一下黄土高原的东、南、西、北方的边界在哪里?它包括哪些省区?【讲述】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3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位于黄河中上游,其地势为西北向东南倾斜。【板图】【讲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因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现在大家看课本第35-36页,分析一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一起讨论,然后总结一下你们的观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黄土的特性、气候、地质构造和植被等方面的原因。黄土的特性降水集中,多暴雨【板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地质构造植被【讲述】黄土高原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地表裸露。其中黄土的特性是其特有的自然条件。黄土的特性主要是其颜色一般呈灰黄色,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易受侵蚀。【提问】现在我们结合第36页图2-1-4,思考一下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这些特征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黄土高原长城乌鞘岭太行山秦岭4【讲述】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特点为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高原降水偏少,但由于处在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带,冷锋活动剧烈,加上地面植被少,夏季利于热力对流,造成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而且年降水变率大,多水年和少水年相差了3~4倍甚至三四十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读图】现在让我们来阅读第36页的图2-1-5,一起来认识黄土高原的三种典型地貌:塬、梁、峁。比较一下它们的形态特征有何不同。【讲述】图中三幅照片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塬、梁、峁。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原面,地面平坦,只有边缘才有明显的斜坡。梁和峁都属于地形破碎的丘陵地区,长条形的为梁,椭圆形或圆形的为峁。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表面的土层性质有利于流水的侵蚀,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地表变得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对流水侵蚀非常有利。加上该地区历史上多地震,加剧了坡面破碎程度。我们都知道植被覆盖比较好的地区,水土保持情况比较好。因为植被可以覆盖地表,截留降水,降低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以及固定和改良土壤。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稀少,因此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读图】图2-1-6~8,这三张照片揭示了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提问】观察了三张照片后,试想想,这些活动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现在大家来讨论一下。【讲述】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经存在,但那时主要是降水、风、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之后,人们生产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植被稀少表面看来是自然条件,实际上隐含着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在流水的冲刷作用下,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5【板书】开垦陡坡毁坏树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那么水土流失都有哪些危害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讲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全面的:山区、平原;干旱区、多雨区;农业生产、其它生产。这些都有水土流失的发生。1、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淤积。侵蚀危害:在坡地耕作,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即在坡度较大,透水性弱的坡耕地,由于降水产生地表经流,使土、水、肥大量随水流失的耕地);多雨区,土壤易酸化;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淤积危害: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地墒情(土壤湿度)。泥石流:危害当地生产生活。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频繁——(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3、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图2-1-9反映出水土流失对水库库容的影响,泥沙淤积使库容减小,甚至使水库废弃。大家有没有听过黄河地上河?其成因就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平原泥沙淤积。地上河的危害主要为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4、水土流失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坡耕地的水、土、肥流失造成土地日益贫瘠,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旱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板书】侵蚀和淤积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6四、总结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关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将在下一节课学习。在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后,相信大家对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在这节的内容中,希望大家掌握好水土流失的原因。五、练习(若课堂时间不够,则在下节课再做)根据学过的知识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合适的方框内。①毁林开荒②燃料短缺③自然灾害频繁④粮食紧张⑤乱铲草皮⑥农业单产下降⑦过度樵采⑧破环植被⑨过度放牧答案:人口增长④①⑨⑦⑤⑧②③⑥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人口增长土地退化水土流失7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表达为主体,教师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自由”和“恰当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以改正。附:板书设计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水土流失的概念二、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一)自然原因1、黄土特性2、降水集中、多暴雨3、地质构造4、植被(二)人为原因1、开垦陡坡2、毁坏树木3、过度放牧和采樵4、滥用土地8侵蚀和於积三、水土流失的危害造成生态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黄土高原长城乌鞘岭太行山秦岭
本文标题:《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6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