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姓名:陆凤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芮明杰20070430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作者:陆凤莲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杜兰英.蔡坚.DULan-ying.CAIJian武汉城市圈产业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成效,其关键在于坚持产业创新为根本,构建两型产业.试图讨论产业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并针对武汉城市圈的优势产业提出了构建两型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2.学位论文刘利勇我国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及政策选择2007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发挥核心作用,技术创新作为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模式并不足以撬动中国经济在21世纪实现伟大的复兴。为此,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美日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揭示两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要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两国技术创新模式的成因,并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就中国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选择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路和建议。从美日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没有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选择,但是也没有永远最适合的模式。离开特定的产业发展阶段和条件来讨论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孰轻孰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自身条件的改变、产业的演进而作相应的调整。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组合模式及其系统框架,这既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和比较优势,又满足了长期发展的需要,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对我们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它关系到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体系中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解读了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试图为更好地运用产业技术政策的手段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提出有益的建议。3.期刊论文马春艳.冯中朝.MAChun-yan.FENGZhong-chao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4)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关系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模仿创新的困难,然后结合我国技术实力、资源、政策、人口、市场、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道路的可行性,并根据我国国情选择了适合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运行模式.4.学位论文牟晓宏中国轿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2008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高速发展,但汽车工业生产的轿车却是以组装外国品牌的产品为主。这个看上去有点自相矛盾的事实提出一个重大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是否应该并能否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工业?一些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工业”的概念已过时,没有必要花费昂贵的研发费用促进自主发展,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引进新产品,在此基础上生产、再次创新。在这方面,日本就是一个典范。二战后,日本轿车产业的工业设备十分陈旧,技术相当落后,日本政府通过进口设备、技术学习促进了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成本,推进了产业的合理化。为了消除与欧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日本政府还通过大规模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充实了日本工业的技术力量。另外一些人认为汽车工业是世界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如果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汽车产业就不可能生存、发展。大量的研究也证明,由于技术知识的性质:缄默,技术能力只能通过学习获得,而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方的学习努力程度。因此,中国不可能仅仅因为外国企业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产品就自动获得技术能力。又由于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所以只有自主开发产品,才可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无论合资、技术引进对于中国企业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自主开发对于技术学习的关键作用。这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技术创新的模式: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秘密,实行对产品的功能与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等一系列的活动。所谓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轿车产业,其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本文界定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等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结合了轿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中国轿车产业应采取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以便从根本上促进轿车产业的发展。最后,根据自主创新模式的特点,分析得出了轿车产业在实施自主创新模式的保障措施: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联盟、强化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企业自主创新的软环境培育。5.期刊论文孙晓华.田晓芳.SUNXiao-hua.TIANXiao-fang产业创新模式、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设计-软科学2008,22(8)以研发投入和市场化收益为标准,将产业技术创新划分为自发型、实验型、应用型和系统型四种基本模式.针对不同产业创新模式下市场失灵的成因与表现,揭示市场失灵产生的关键环节,进而提出公共政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6.学位论文马春艳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2008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连串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一系列突破,不仅使农业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最具商业前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还把农业生物技术推到了解决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浪尖”。为此,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抢占农业生物技术的制高点与产业主导权。我国也非常重视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然而,采取何种路径实现技术创新,又如何实现这种创新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的研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相应支撑,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r 论文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和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在对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全面分析与考察,并通过构建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现阶段我国的创新能力做出了客观评价;然后,论文考察了国外典型国家在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选择的道路与具体模式,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现实国情,从技术创新途径及途径的实现模式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并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这种路径的运作进行了实证考察;最后,以理论为指导、以现实为依据,论文从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的角度分别探索了推进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体系保障和政策保障。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br 第1章是论文导论部分,也是全文的一个鸟瞰。本章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做出了说明;其次,是文献综述部分,不仅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演变进行了阐述,还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述评;此外,本章还详细交代了论文的组织布局,包括研究思路、结构框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最后,是对论文的总结性述评,除了总结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可能取得的创新以外,还包括所存在的不足之处。br 第2章提供了一个关于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总体印象,即对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成就、现状和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这是全文进行研究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本章首先对农业生物产业的概念及创新特点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然后对20多年来我国在该领域技术方面、产业方面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着眼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分别从创新资源配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最后,也超本章的重点之一,文中构建了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总体创新能力较强,与美国处于能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中,但与美国还存在着18%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研发投入低、研究成果不足、劳动生产率低及产业化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的。br 第3章考察了世界典型国家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旨在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章分别对美国、欧盟及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历程、创新途径及实现模式进行了考察与比较。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它们都纷纷通过自主创新分享世界生物经济的盛宴。美国拥有雄厚的技术经济实力,通过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跨国公司等多种模式共同实现自主创新;欧盟鉴于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选择了企业自主创新+跨国公司模式进行自主创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企业实力不强,普遍采用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国际合作模式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br 第4章探寻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本章首先在对产业技术创新途径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对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两大途径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基于寡头模型下技术扩散与不扩散、产业实力等方面对产业创新途径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总结出了规律性的结论。接着,本章从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创新实力、创新环境、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博弈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证博弈,本章发现,自主创新是当前我国的最优选择。最后,本章从世界行情、我国国情、产业产情等方面了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正确性。br 第5章探寻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实现自主创新道路的具体模式。本章在对产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二元最优模型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模式,并根据我国国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模式。分析认为,目前,实现我国自主创新道路的总体模式应该是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有效结合。在原始创新过程中,我国可以选择专家办企业、共建模式、战略技术联盟等具体模式,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我国可以尝试国际合作研发、能力移植型模式及技术交叉许可等模式。当然,具体模式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创新主体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或组合。br 第6章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对典型农业生物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剖析了其技术创新的实现模式、运作方式和实践效果,并总结了创新模式选择及应用的相关经验。br 第7章构建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道路实现的体系保障。本章首先考察了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系统失灵和政策失灵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创新体系与产业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结合农业生物产业的知识领域、技术体华中农业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系和我国国情,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体多翼双力”的农业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并根据各创新要素在创新中的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具体构建了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制度保障、创新服务等四个子体系。br 第8章是从制度层面探讨了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保障。本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作用机理,然后在考察国外典型国家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与国外典型国家的政策实施情况,发现我国在组织管理、政府投入、融资渠道、法律规范、税收优惠、人才培养及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等政策方面较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本章探讨了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并从制度层面上对以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7.学位论文秦琼基于动态能力的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2008制药产业已经进入
本文标题: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