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过去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商业银行基本完成了数据全国大集中工程,建设并完成了新一代业务处理系统,银行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持续加快,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安全工作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当前和未来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银行业信息化还要不断根据改革和业务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关键词]银行业信息化现状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指那些可以被应用于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管理和处理信息的所有技术的总称。它的主要职能在于凭借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要媒介手段,以期实现对信息的获取、识别、储存、提取、处理、传递、分配、反馈与控制。纵观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与阿伯丁实验室制成并运行。它的问世,宣告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此后历经60多年的时间里,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出现,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实现了世界范围内数以万计台计算机之间快捷便利地连通,为信息资源的使用与共享奠定了基础。如今,网络与通讯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场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它以信息为基础。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信息作为反应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一切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要素,信息的获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重要手段。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获取、识别、储存,再到提取、处理、传递这一系列过程的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更为有效和快捷的信息分配与利用。第三,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极强的渗透性。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武之地,如今,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银行等重要金融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对于以往任何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更新周期更短,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更为显著。二、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历程回顾信息化是通过对信息科技的开发与广泛应用,达到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一种历史进程。银行业信息化就是由于信息技术在银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一场银行革命。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以银行中使用的计算机为例,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大约晚了20多年。总的来说,依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可以将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历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单机批处理阶段(1957年-20世纪70年代末期)。1957年,中国人民银行核算工厂成立,从国外引进了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系统,这是我国银行业电子化、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1974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引进了60/61型电子计算机,可从事更多的联机业务处理和批处理,使全国联行业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74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成立并组建了电脑中心,该电脑中心是我国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银行的第一个大型计算中心,从此,我国金融行业开始了IBM大型主机系统的使用。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单击批处理业务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开始建立。2.联机实时处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较大规模引进和推广计算机系统及技术,IBM43系列中型机在我国银行界开始广泛使用,中小型计算机的引进成为推动银行信息化进程的有利工具,联机实时处理标志着我国银行信息化系统从初期低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3.联机网络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这一时期,我国银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网络系统,逐步实现了通存通兑等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IBMES/9000作为新一代成熟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金融界。4.数据集中、银行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启动数据大集中工程,将该行的主要业务集中到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处理。2002年,两大中心数据的成功挂接,在我国银行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数据大集中之后,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环境日趋成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网上银行、在线支付等新型服务渠道不断涌现,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三、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高度紧密结合,无论是对技术进步而言还是对银行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超越,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是信息化时代所发生的最重要的经济变革之一。信息化给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它促使银行较以往更贴近市场和客户,信息技术在我国银行业中的渗透极大地推动银行业务扩展和管理水平的深化。1.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成了银行业务的扩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银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数据大集中时期以后,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及业务渠道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成了银行支付体系的创新,商业银行新兴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利润来源;ATM机和POS机结算终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改造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受理和办理方式,分流了银行柜台的业务量,便利了银行网点以外的资金业务办理,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银行离柜业务的交易量和创利水平。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信息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该行ATM离柜业务发展迅速,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的ATM机数量达到19922台,2007年全行ATM机达到23420台,较之1993年的1884台增长了1143%,年复合增长率为19.7%。另外,POS终端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度,工商银行POS机办理业务笔数达到2.69亿笔,完成交易2.45亿笔,实现交易金额5215亿元。此外,依托信息网络为主要技术手段,大力发展以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等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也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业务创新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电子银行是银行信息化时代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又一重要业务表现形式。2.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成了银行管理水平的深化。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在于依托智能化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通过将管理理念、体制与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来促成我国银行管理水平的深化与提升。如今,信息技术在我国银行现代化办公、管理与决策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2tion,OA)是现代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它的建立与完善,改善了银行内部的办公流程,实现了银行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大大缩短了信息从获取到分析、决策以至反馈和控制的时间;此外,通过整合数据库、构建计算机内联网络技术系统,信息技术还被广泛应用到了银行业务处理、综合统计、机构人员管理等银行管理系统方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银行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工作需要。可以说,信息技术创新在提高现代银行的市场反应能力和业务处理效率、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四、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成了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它在提高银行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全面提升了银行的服务与管理、决策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银行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纵观未来一段时期,笔者认为,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将主要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融合更为紧密。信息技术通过银行业务途径的渗透经历了支持金融业务与运作金融业务两个重要阶段,未来一段时期,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将更为紧密,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技术加业务,而是融合后的一种质变,它是银行业通过信息技术整合传统优势,来实现服务和产品的升级。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在银行金融创新与流程再造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创新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主要包括银行产品、监控管理、组织与流程创新这几个重要方面。基于银行业务和管理需求驱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为银行业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契机:将先进信息技术系统搭建在银行组织和工作流程上,通过对银行组织形式的逐步调整,使银行管理结构向扁平形态发展;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梳理,使银行的经营方针更好地向“以客户为中心”目标转变。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贯穿银行创新和流程再造的始终。2.数据仓库的作用将更为凸显。银行业具有对信息高度依赖性的行业特点,因此银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对信息的整合。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数据大集中时期,这仅仅是信息整合的初期阶段。由于在信息系统平台之间存在着软、硬件差异,使得现有银行系统兼容性、连续性差。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形势,随着数据整合进程的深入,在银行之间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真正将集中后的数据转变为对银行有用的通用信息,通过对有效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处理、利用,充分发挥数据仓库在加强客户和市场分析能力、提升银行管理决策水平、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推动作用。3.银行网络化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银行发展的重要趋势。电子银行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银行进行扬弃,整合了银行的资源和服务渠道,从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银行的服务平台,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更有助于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可以说,包括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内的网络化电子银行服务方式是今后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4.健全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银行是金融业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因此,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建立起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数据大集中之后,银行的数据中心存储了大量重要的金融数据,而系统故障、人为操作不当、技术漏洞等都有可能造成关键数据丢失,进而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为此,各银行都加大了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通过建立系统防火墙、入侵检测、数字证书认证(CertificateAuthority,CA)、灾难备份等提高银行业务和管理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5.加强IT治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未来几年,银行业要建立起适应数据大集中技术环境和银行组织变革要求的信息组织体系,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努力构建面向业务、服务导向、分工合理、协作紧密、运作高效的专业信息化组织架构。要建立IT战略和计划的流程,保证IT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确保IT技术投资决策符合本行远景。建立统一的项目管控组织和制度流程,加强项目协调和管控,加强需求、方案设计、投产验证等关键阶段的管理,确保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建立统一的IT策略,推进企业IT技术标准化,统一IT架构、规范IT技术采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完善供应商管理机制,加强供应商的有效控制,为银行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的外部资源支持。在完善IT运行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管理等流程。尝试建立IT财务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的IT服务水平协议,实现服务交付,提升和展示IT服务的价值,努力实现银行IT运营管理从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阶段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阶段转变,降低信息化总体拥有成本。6.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体系,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实现由“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采用先进灵活的应用体系架构,加快应用整合,支持业务流程再造,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提高产品交付能力。进一步完善、拓展银行的服务渠道,提供方便、快捷、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加快渠道整合步伐,实现产品“一次开发,多渠道部署”,以降低开发及部署成本、加快产品投产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7.完善银行业信息
本文标题: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2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