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HACCP冻无头对虾加工厂GMP现场考核表
1冻无头对虾加工厂GMP现场考核表工厂名称:考核日期:说明:①“√”表示该项符合,“×”表示该项不符合。②标“**”号者为严重缺点,标“*”号者为主要缺点,未标号者为次要缺点。③三项次要缺点相当于一项主要缺点,三项主要缺点相当于一项严重缺点,严重缺点合计超过一项者判定现场考核不合格。考核内容结果备注1.厂区环境*1.1工厂周围无物理、化学、放射性的污染源。(3.1.1)1.2厂区主要道路铺设水泥或沥青,厂区环境优美,绿化良好,地面无破损,不积水,不起尘。(3.1.2,9.2.4.1)1.3厂区无不良气味,无有毒有害气体、烟尘及危害加工的设施。(3.1.3)1.4排水系统畅通,厂区无积水,废弃物下脚料及时处理(3.1.4,3.1.6,7.3.13,9.2.4.3)1.5厂区禁止堆放不必要的器材、物品,禁止饲养畜禽,无蚊、蝇孳生地。(9.2.4.2)1.6厂区厕所有冲水、洗手、防蝇设施,并保持清洁卫生。(3.1.5,3.3.8,9.2.4.4)1.7在环境方面不得有其他影响GMP要求者。2.厂房及设施*2.1车间按工艺流程布局合理,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无交叉污染环节,原料处理与精加工间隔离。(3.2.1,3.3.1.1)2.2车间地面用无毒、坚固、不透水材料建筑,地面平坦有一定坡度,不积水,明沟排水,排水及通风口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装置。(3.3.1.2)2.3车间墙壁、天花板应使用无毒、防水、防霉、不透水、不脱落、平滑、应清洗的浅色涂料或其他建筑材料构筑。墙角、地脚、顶角应具有半径3cm以上的弧度。(3.3.1.3)2*2.4车间门窗以平滑、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制作,设有防虫蝇装置(如水幕、窗纱等)。窗台与水平面成45°角。(3.3.1.4)*2.5车间总入口处设有消毒间,内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备和与门同宽的消毒池。(3.3.6)2.6更衣室面积与生产加工人数相适应,男女更衣分开,室内通风良好,清洁卫生。(3.3.5.1)*2.7更衣室内厕所与淋浴间的门应为自动门,厕所为水冲式,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3.3.5.2,9.2.5.3)2.8车间内生产线上方照明设施应加防护罩,或采用其它安全型照明设施。(3.3.2.1)2.9照明设施的亮度足以满足加工人员正常需要,所使用光源不应改变食品的品质或色泽,严禁使用高压泵灯。(3.3.2.2)2.10加工用水必须充足,使用地下水源应与污染源(化粪池等)保持适当距离。2.11采用非自来水加工的厂,应设净化池或消毒设备,储水池(塔或槽)应设有防止外来污染的措施。(3.3.4.2,3.3.4.3)2.12加工、包装车间装有换气或空气调节设备,进排气口有防止害虫侵入和过滤的装置。(3.3.3.1,3.3.3.2)2.13冷库内应备有温度计,机房设有自动温度记录仪、自动温度报警装置。(3.3.7.1)2.14库内灯光应有防爆装置,库门设有风幕或棉帘,冷藏库内应备有足够的垫板,垫板高度不低于10cm。(3.3.7.2,3.3.7.3,10.1.1)2.15在厂房及设施方面不得有其它违反GMP目的者。3.加工设备3.1冻结盘、周转箱、洗虾筐、控水筛、操作台等工器具应用无毒、无味,坚固、易消毒,耐腐蚀的材料制作。(4.1)3.2对虾分级机、脱盘机(器)的设计应便于清洗,与对虾接触的设备表面必须光滑,无凸起或裂缝,所用材料应无毒、无味,耐腐蚀。(4.2)3.3设备间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不得有交叉污染发生。(4.4)*3.4车间内严禁使用竹木制品或易腐蚀材料。(4.3)33.5所有与对虾接触的设施、设备、工器具每日班前班后必须进行有效的清洗和消毒。(9.2.5.4)3.6加工厂应设有检验室,并备有必要的仪器和设备。(4.5)3.7在加工厂设备方面不得有其它违反GMP目的者。4.组织机构**4.1质量、卫生检验机构应直属厂长领导并享有充分的权限,生产负责人与质量卫生管理机构负责人不以相互兼任。(5.4.5.6)4.2质量、卫生机构应制定加工人员或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厂里的卫生管理情况应有监督检查记录。(5.3.2,5.3.3)4.3加工人员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有足够数量的检验人员,负责对虾的品质和有关安全卫生项目的分析检验工作。(5.5)4.4工厂应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质量保证书的要求组织安排生产。(5.2)4.5在组织机构方面不得有其它违反GMP要求者。5.人员要求5.1生产管理、质量、卫生控制负责人,感官检验人员及化验人员的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获取有关证书。(6.3)*5.2直接接触对虾加工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对患有可能污染对虾加工疾病者,不得从事对虾的加工。(6.1.1,6.1.2)5.3从事对虾加工人员进车间须经消毒间洗手消毒,并穿着清洁卫生的白色工作服、帽、工作靴。头发不得外露。(6.2.1,6.2.2)5.4加工人员进车间不得戴耳环、戒指,手表等饰物,禁止在车间内吸烟、饮食等。(6.2.3)*5.5加工中禁止使用棉制品或易腐烂材料制成的手套。保持操作室的清洁卫生。(6.2.4)5.6在人员要求方面不得有其它违反GMP要求者。6.加工工艺管理**6.1工厂应制定“加工工艺书”,根据工艺书的内容教育培训加工人员,并认真执行。4(7.1.1,7.1.2,7.1.3)*6.2进场原料经质量验收后方能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单独存放予以处理。(7.2.1)6.3不能立即加工的原料,应放在保鲜库内,虾体温度不得高于5℃,存放时间不超过4小时。(7.2.2)*6.4生产加工用水(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7.2.3)6.5去头前的原料虾应用不高于20℃的水冲洗干净,并除去杂质。(7.3.1)6.6去头时应保持第一节甲壳完整,并尽量防止挤出虾头的内容物而造成颈肉污染。(7.3.2)*6.7用长流水洗虾三遍,三连桶排列,最后一遍水温度控制在10℃以下,并保持清洁卫生。(7.3.3)6.8分级应做到不串级、混级,操作台上虾不积压,并有碎冰保鲜。(7.3.4)6.9控水的漏盘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一次操作虾不应过多,控水时间不少于5分钟。(7.3.5)*6.10计重用的衡器需取得计量部门的计量合格证,使用过程中应定时校对。(7.3.6)*6.11根据需要摆盘或整盘,虾底面和表面放规格、代号标签一枚,每摆一盘要求更换一次冰水。(7.3.7)*6.12从原料验收到半成品入速冻不得超过2小时。(7.3.9)*6.13速冻间温度应在-28℃以下,速冻时间不超过8小时,冻出的冰块应平整、美观、清洁卫生,无虾体外露或风干现象。(7.3.10)*6.14冻品中心温度达-18℃及以下时出库脱盘,脱盘间温度不得高于10℃,脱盘用水不高于20℃,脱盘的同时做冰块检查。(7.3.11)6.15脱盘后应立即将冰块浸入0~4℃水中3~5sec加镀冰衣,而后包装入库。(7.3.12)6.16加工中的下脚料、废弃物有专门容器盛放,专门场所处理,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7.3.13)6.17冻无头对虾的包装箱(盒)、塑料袋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保持清洁卫生,坚固耐用,适于长途运输。(8.1.1,8.1.2)6.18包装标记应符合有关规定(每一最小包装单位必须加放标签),标签内容为厂代号加规格。(8.2.1,8.2.3)*6.19外包装两侧必须标明品名、牌号、公司名5称,两堵头必须标明规格、批号、厂代号及生产日期。(8.2.2)6.20产品需按有关规定存于-20℃以下的冷藏库内,垛底垫板高度不低于10cm。(9.1.1)6.21同库内不得存放其它气味商品。(9.2.7。2,10.1.3)6.22冷藏库存放记录和货物存放部位示意图及机房运行记录保存完好。(10.1.6)6.23冻无头对虾运输工具必须是清洁、卫生、无异味、干燥的冷藏车(船)。(10.2)6.24在加工工艺管理方面不得有其它违反GMP要求者。7品质安全卫生管理**7.1冻无头对虾加工厂必须制定“品质控制标准书”,其内容包括对原料、加工过程和成品品质的控制。(9.1.3,9.1.4,9.1.5,9.1.6)7.2发现原料不符合标准,应立即停止运入车间。(9.1.4.3)*7.3加工中品质出现异常时,应迅速查找原因,加以改进,并做好记录。(9.1.5.3,9.1.5.4)7.4每批冻无头对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冷藏库,不合格品应单独存放,并做标记,以示区别。(9.1.6.2,9.1.6.3,10.1.5)**7.5冻无头对虾加工厂必须制定“卫生控制标准书”,其内容包括对环境卫生、车间卫生、人员卫生、冷藏及运输卫生的管理要求。(9.2.4,9.2.6,9.2.7)*7.6对“卫生控制标准书”的内容应有完善的监督检查计划,检查时间、内容,并有详细记录。(9.2.3)7.7在品质、安全、卫生管理方面不得有其它违反GMP目的者。8其它**8.1应定期查看产品,对包装破损和储存期较长的产品应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10.1.4)8.2冻虾加工厂应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其内容应符合有关规定。(11.1)*8.3对客户的反应或出厂后发现品质有问题,品质管理负责人应立即追查原因并做妥善处理。(9.1.6.4,12.2)8.4卫生管理人员应填报卫生管理日记,并签名6负责。(11.2.2)*8.5品质控制人员详细填写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记录。(11.2.2)8.6发生问题及其处理记录应详细填写,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当地商检部门。(11.2.3)8.7各种记录应保存三年备查。(11.2.5)8.8不得有其它事项违反GMP目的者。
本文标题:HACCP冻无头对虾加工厂GMP现场考核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5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