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hr2级考试第一章复习内容
1、从管理形式上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A)静态管理(B)动态管理(C)权变管理(D)权威管理2、()是人员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A)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B)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问题(C)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问题(D)人力资源的系统设计问题3、以下关于新型组织机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康采恩属于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模式B、多维立体组织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C、子公司与母公司模式中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D、企业集团是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4、以下关于新型组织机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康采恩属于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模式B、多维立体组织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C、子公司与母公司模式中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D、企业集团是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5、以下不属于企业人员配置计划的内容的是()A、企业每个岗位的人员素质B、人员的职务变动情况C、企业每个岗位的人员数量D、职务空缺的数量及填补办法6、以下不属于企业人员配置计划的内容的是()A、企业每个岗位的人员素质B、人员的职务变动情况C、企业每个岗位的人员数量D、职务空缺的数量及填补办法7、以下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的是()A、马尔科夫分析法B、综合分析法C、灰色预测模型法D、经验预测法8、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中,依据食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是()A、趋势外推法B、人员比率法C、回归分析法D、转换比率法9、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趋势外推法最为简单,其自变量只有一个B、经济计量模型法不需考虑不同自变量之间影响C、马尔可夫法可以预测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情况D、马尔可夫法可以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情况10、以下关于组织设计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B)现代组织设计理论动态组织设计理论(C)动态组织设计理论包含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内容(D)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1、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查时,需要掌握的资料不包含()。(A)组织体系图(B)组织战略图(C)工作说明书(D)业务流程图12、从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属于()组织结构的变革方式(A)改良式(B)爆破式(C)计划式(D)渐进式13、编制人员需求计划时,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求量等于()。(A)计划期内人员总需求量减去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加上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B)计划期内人员总需求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减去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C)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加上计划期内人员总需要量,减去报告期初期人员总数(D)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减去计划期内人员总需要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14、定员定额分析法不包括()。(A)结构定员法(B)岗位定员法(C)效率定员法(D)比例定员法15、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选择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以下不属于部门结构模式的是()。(A)直线职能制(B)常设机构(C)超事业部制(D)事业部制35、在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中,以关系为中心的部门结构通常出现在()之中。(A)直线职能制(B)事业部制(C)模拟分权制(D)跨国公司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包括()。(A)转换比率法(B)马尔可夫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灰色预测模型法(E)趋势外推法2、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活动的法律因素有()A、户籍制度B、劳动力市场价位C、最低工资标准D、劳动力市场机制E、政府有关的劳动就业制度3、德尔菲法所请的专家的来源有()A、组织内部B、组织外部C、管理人员D、普通员工E、高层管理4、企业集团所设立的业务公司和专业中心的特点有()。(A)独立核算(B)自负盈亏(C)受集团控制(D)自求发展(E)参与集团决策活动5、以下属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是()。(A)成本增加(B)合理化建议减少(C)指挥不灵(D)市场占有率缩小(E)信息不畅6、人员晋升计划是企业根据()制定的员工职务提升方案。(A)企业目标(B)人员需要(C)工作调动(D)战略需要(E)内部人员分配情况7、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人口环境因素有()。(A)人口的性别比例(B)劳动力的队伍结构(C)劳动力队伍的数量(D)劳动力队伍的质量(E)社会或本地区的人口规模8、劳动效率定员法是根据()计算和确定定员人数的一种技术方法。(A)工作岗位的多少(B)劳动效率(C)工作负荷量的大小(D)生产任务量(E)岗位工作人员的经验9、.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个方面的抵制和反对,人们反对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改革方式太过于激烈(B)生产经营情况更加恶化(C)改革使他们失去了工作的安全感(D)一部分员工与领导因循守旧(E)改革冲击他们已习惯的工作方法10.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有()(A)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B)人力资源需求预测(C)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D)人力资源供给预测(E)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9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要进行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下属于竞争五要素分析法要分析的内容是()(A)对顾客群的分析(B)对新加入竞争者的分析(C)对市场环境的分析(D)对企业优、劣势的分析(E)对竞争策略的分析1、简述制定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10分)P272、简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15分)P81、某汽车集团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轿车和轻型汽车。该集团由总经理直接领导,下设多个职能部门,如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产管理部、企划信息部。另外还有自己的投资室、审计室和战略研究所。集团下属工厂除了总装厂外,还有配套生产厂,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各生产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彼此相互独立,它们除了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外,还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如计划科,厂长办公室、质量管理科等。集团赋予各生产厂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是,配套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总装厂使用。(1)该集团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图,并说明理由。(10分)(2)发动机厂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并说明理由。(20)P9-10评分标准:(1)该汽车集团可以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集团下属有很多分厂,各个分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独立核算,分别构成各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因此,可以分成四个事业部:总装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2分)该集团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2分)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各2分,共6分,画到分厂一级即可。(2)发动机厂可以采用模拟分权的组织结构模式。发动机厂的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根据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发动机厂分为三个组织单位: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将它们看成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其尽可能大的经营自主权,拥有自己的职能结构,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权、独立核算,以此调动各个组织单位的生产积极性。(2分)发动机厂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图2发动机厂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各2分,共6分2、W公司是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19936年总经理贾先生创建W公司的时候仅有数百万元的资金和十几名员工,并设立了财务、项目开发、工程管理和行政人事4部门,其中财务部负责人刘女士是贾总的亲戚,仅持有初级会计上岗证书。负责项目开以的江先生是贾总多年的好友,初中毕业,曾经当过一家餐管馆的老板。由于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W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职能部门由过去原有的4个部门变成项目开发、市场策划、工程式管理、质量控制、技术设计、财务、人力资源、物业和行政等9个部门。人员也由过去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有500多人。人员有增加,诸多的管理问题也频频出现。例如,虽然公司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规划,但总是不能落实,贾总也发现:追究责任时候,好像大家都有责任,每次大家都江堰一起自我批评一番后,下次的规划依旧不能落实,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让他颇为忧闷的还有,各门的管理人员都经常各自为政,意见不一,相互扯皮。此外,W公司在创业初期没有任何考评指标和标准,完全依靠家庭成员的自觉性进行工伐,后来虽然组建了人力资源部,但也仅仅实行了直接主管考评法,对各级员工进行主观性考评,导致员工的抱怨越来越多。目前,W公司手中仍然有约120万平方米的待开发土地,贾总犯难的是,别的当家愁的是“无米下锅”,而他现在愁的是“怎么下锅”,企业目前的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深感力不从心。请您根据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该公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问题?(10分)1、原有管理人员不符合岗位和企业发展在素质上的要求2、企业内部部门分工不明确,组织不协调,各自为政,遇到问题都直接上报到领导层面,使公司领导频频充当下属的调解者。3、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不能明确任务和目标,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和战略制定和落实4、怎么下锅,核心根源是问题出在HR上,没有根据企业的战略合理的进行HR规划和预测5、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量化绩效指标,绩效考核上存在的问题(2)请根据该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10分)1、结合公司发展和人员要求,加大企业外部的人员招聘和内部人才的培养。2、调整结构,根据业务(产品)和职能划分,每个中心/部门由一个分管副总负责,压缩决策层的管理幅度,适度分权和集权。3、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4、制定科学细致的HR规划5、设计完善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搞个部门的绩效标准。3、某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汽车制造企业,根据公司未来五年总体发展规划,企业将达到年产200万辆汽车生产规模。人力资源部正在讨论2010-2014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问题,负责起草该规划的是人力资源部副经理王平,她对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小章交代,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之前,先组织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尽可能多地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为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做好准备。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该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8分)P64(2)当预测到企业人力资源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发生短缺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10分)P704、LHB公司是一家国际食品和家庭及个人卫生用品集团,该公司在21世纪初彻底进行了重组。在过去,该公司是高度分权化的,各国的子公司均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公司开始引入新的创新和战略流程,同时整合其核心业务。直到2000年,由H国和B国的董事长以及他们的代表组成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和一个包括职能、产品和地区经理等在内的15个董事一直独揽着公司的决策大权,整个结构是矩阵式的,其特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才。然而,矩阵制的缺点是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员工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一份“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角色,董事会使自己过多地卷入了运营,从而对战略领导造成了损害”的内部报告也表明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2001年启动的“杰出绩效塑造计划”带来了公司结构的实质性改变。该计划废除了特别委员会和地区经理这一层级,代之以一个由7人组成的董事会,由董事长及职能和大类产品(即食品、家庭及个人卫生用品)的经理组成。向他们报告的是12位负有明确盈利责任的集团总裁,后者在特定地区对其管理的产品利润负有完全的责任,全球战略领导被明确的置于执委会一级,运营绩效则是业务集团的直接责任。在这种正式结构调整之后,国际协调是由许多正式和半正式的网络协助完成的。研究和发展的工作由国际网络创新中心负责实施,其领导责任通常归属于中心的专家而不是H国或者B国的总部机构。产品和品牌网络一国际业务小组-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品牌和营销。同时职能网络也开展一系列计划以便就一些关键问题,如录用和组织效能,实现全球协调。所有这些网络均大大信赖于非正式领导和社会过程,同时也信赖于电子邮件和内部网络科技投入的支持。是否参与这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业务集
本文标题:hr2级考试第一章复习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6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