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
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王倩,窦军生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厘清构思内涵、掌握测量工具是开展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轨迹,为测评企业社会表现及搜集、组织、分析数据提供理论框架,接着比较分析了国外四种主流的企业社会责任测评方法,并结合中国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处的阶段,提出了适用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测评方法,以期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方法论基础。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演变理论框架测量方法Theoreticalframeworkandmeasurementmethods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WangQian,DouJunsheng(ZhejiangUniversity,SchoolofManagement,Hangzhou,310027)【Abstract】Clarifyingtheconceptandmeasurementtoolconstitutesanimportantprerequisiteforthestudyofscientifictheory.Inordertoprovideratheoreticalframeworkforevaluationof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thispapersystematicallytrackstheevolutionoftheconcept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ndcomparesfourmajorevaluationmethods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ombinedwithChina'scurrent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researchstage,weproposedonemeasurementmethodforthestudyofdomestic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Keyword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evolutionofconcept,theoreticalframework,measurementmethods.1.引言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许多企业因为过于看重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在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产生了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近年来,这些矛盾大有升级之势。例如,频频见诸报端的食品与药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的矿难、防不胜防的非法排污,等等。正因如此,社会各界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修订或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如《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都明确了社会责任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0年初正式发文要求上市公司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鼓励披露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明确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外,同时列出的2010年度需要重点抓好的八方面工作中,也1作者简介:王倩(1986-):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20920080@zju.edu.cn,13758216230;窦军生(1980-):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jsdou@zju.edu.cn,15336578668。2有多个方面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宣扬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履行社会责任可能带来的风险规避、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明显或潜在效益有更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大量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考虑社会责任问题,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止2009年底已有582家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而,仔细梳理之后就会发现,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都还停留在对主管部门发布的报告撰写指南的有限拓展上,究其根源在于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边界还缺乏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另外,目前理论界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尚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评价,来自不同机构和学者的判断经常大相径庭,令人们无所适从,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测量工具还缺乏系统认识。可见,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维度,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工具,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亟需突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将在系统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逻辑的基础上,全面介绍并比较分析国外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种主流方法,继而结合中国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和客观约束,提出并详细解构适用于国内现阶段社会责任研究的测评方法,希望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方法论基础。2.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及理论框架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可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通常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演变阶段。2.1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1)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通常被称为CSR1,在这个阶段最富争议的问题是: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到底是所属关系还是并行关系。以是否将经济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中为判断依据,学界分流出狭义和广义两种思路。狭义定义的学者(比如,Backman,1975;Davis,1960;Manne,1972)将社会责任视为经济责任的对立物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McGuiire(1963)[1]。根据他的定义,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可以区分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其中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应该关注政治、社会福利、教育、员3工利益及其他社会利益。与这种认识截然相反,以Carroll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将企业经济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Carroll在1979年发表的经典文献“公司绩效的三维概念模型”一文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责任框架,将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责任2并列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子维度[2]。CSR1阶段围绕着“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一理论问题展开,基本上属于规范性研究,随着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日渐清晰明确,尤其是Carroll的四责任框架,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2企业社会回应(corporatesocialresponsiveness,CSR2)CSR1阶段集中于讨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讨论的重心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研究转移到动态的过程研究,即所谓的社会回应,此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通常被称为CSR2。Preston(1975)首次基于过程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矩阵”,从社会问题管理过程和社会回应层次两个维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其中,他将社会问题管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意识到某一社会问题的重要性;(2)分析和计划;(3)制定相关的内部规定;(4)执行;将企业社会回应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刻画,即:(1)社会义务;(2)社会责任;(3)社会回应[3]。Wilson(1975)提出了企业社会回应的RDAP模式,即对抗型(Reactive)、防御型(Defensive)、适应型(Accommodative)和预见型(Proactive),受到Carroll,Wartick和Cochran(1985)等学者的推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相较于CSR1,企业社会回应最大的特点是行为导向,基于过程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了一次全新的解读,“试图把企业社会责任从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实践中”(郑海东,2007)[4],拉近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距离。2.3企业社会表现(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CSP)早期的CSR1和CSR2基于单一视角展开探索,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后来有学者开始系统全面地整合相关理论成果,并逐渐形成了“企业社会表现”这个概念,此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通常被称为CSP。这个阶段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从三维模型到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的转变;二是从“基于外部人立场”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向“基于内部人立场”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21991年,Carroll将自愿责任明确界定为慈善责任(philanthropicresponsibility)。4的转变。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及理论框架进一步落地,与企业的管理实践更为紧密地融合。2.3.1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企业社会责任构念的盘点整合模型,经过Carroll、Wartick和Cochran、Wood等学者的不断完善,从原则、过程、问题管理三个维度构建起企业社会表现的系统理论框架。Carroll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集大成者,其1979年发表的经典文献整合了前人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社会问题管理”三部分理论的成果,构建了企业社会表现三维模型(如图1)。在Carroll的三维模型中,首先从原则维度划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责任。其次从问题管理维度,明确了与这些责任相联系的社会问题及主题领域。最后,他继承了Wilson(1975)的RDAP模式,将企业社会回应作为CSP理论框架的第三个维度[5]。图1Carroll三维模型资料来源:Carroll(1979),p503Wartick和Cochran(1985)继承发展了Carroll的三维模型,他们认为识别社会问题是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如何管理社会问题[6]。为此,两位学者在Carroll的基础上对第三个维度社会问题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拓展。Wartick提出,社会问题管理涉及三方面:(1)公共问题管理(关乎企业存在的合法性);(2)战略性问题管理(应对战略的调整);(3)社会性问题管理(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及时调整,具有价值内生性属性)。Wartick和Cochran进一步指出,社会问题管理的目的是最小化“意外事故”以及制定系统化的公司社会政策。Wood(1991)主要对Carroll模型的原则维度作了修正[7]。他指出,Carroll对社会责任的分类并不能代表社会责任的原则,进而从社会、组织、个体三个层面描述企业社会责任原则。首先,社会层面的原则即合法性原则,指企业作为社会中的经济组织,必须满足社会对经济组织的期望,包括履行法律义务、避免制裁;其次,组织层面基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求企业履行公共责任原则,5具体指企业需满足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履行公共责任。最后,在个体层面,Wood指出管理者自身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有履行这部分责任的需要,因此个体层面的原则要求企业的规则规范不能阻碍这部分责任。经过Carroll、Wartick和Cochran、Wood等学者的修正,从Carroll初始的“原则——问题——过程”三阶段发展到Wartick和Cochran的“原则——过程——问题”三阶段,继而在Wood的努力下发展为“原则——过程——结果”三阶段,企业社会表现的三维模型得到不断的完善,且“越来越注重企业的行为特征”(郑海东,2007)。总体上来说,上述三个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从外部人的立场来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是局外人对局内人提出的要求。这一点成为日后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突破三维模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基于内部人立场,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谁负责、社会表现由谁评价、标准是什么”等三维模型无法解释的问题(Clarkson,1995)[8]。2.3.2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前文所述的概念、模型均基于外部人对企业的观察、理解而形成,源于企业外部,因此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管理实践。最能论证这一说法的是Clarkson基
本文标题:ID419-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框架及其测量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6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