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Android/java开发都需要掌握的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功能:操作系统主要是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每个用户的程序集合概念: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表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又是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例如,用户运行自己的程序,系统就创建一个进程,并为它分配资源,包括各种表格、内存空间、磁盘空间、I/O设备等。然后,把该进程放人进程的就绪队列。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它,为它分配CPU以及其它有关资源,该进程才真正运行。所以,进程是系统中的并发执行的单位。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什么是进程(Process):普通的解释就是,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而什么是线程(Thread),线程可以理解为进程中的执行的一段程序片段。在一个多任务环境中下面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两者间的差别:进程间是独立的,这表现在内存空间,上下文环境;线程运行在进程空间内。一般来讲(不使用特殊技术)进程是无法突破进程边界存取其他进程内的存储空间;而线程由于处于进程空间内,所以同一进程所产生的线程共享同一内存空间。同一进程中的两段代码不能够同时执行,除非引入线程。线程是属于进程的,当进程退出时该进程所产生的线程都会被强制退出并清除。线程占用的资源要少于进程所占用的资源。进程和线程都可以有优先级。在线程系统中进程也是一个线程。可以将进程理解为一个程序的第一个线程。什么情况下使用线程?什么是线程?线程是程序中的一个执行流,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专有寄存器(栈指针、程序计数器等),但代码区是共享的,即不同的线程可以执行同样的函数。什么是多线程?多线程是指程序中包含多个执行流,即在一个程序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来执行不同的任务,也就是说允许单个程序创建多个并行执行的线程来完成各自的任务。多线程的不利方面:线程也是程序,所以线程需要占用内存,线程越多占用内存也越多;多线程需要协调和管理,所以需要CPU时间跟踪线程;线程之间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会相互影响,必须解决竞用共享资源的问题;线程太多会导致控制太复杂,最终可能造成很多Bug;(使用多线程的好处)CPU是以时间片的方式为进程分配CUP处理时间的,当一个进程以同步的方式去完成几件事情时,此进程必须完成了第一件事情以后再做第二件事,如此按顺序地向CPU请求完成要做的事情。在此单线程的工作模式下,如果把CUP看作是一共有100个时间片的话,CPU可能一直都只是花了其中的10个时间片来处理当前进程所要做的事情,只是用到了CPU的10%的时间片,而其他时间都白白浪费了,当然,实际上CPU的工作模式还是做完一件事以后再去做另一件事,只是CUP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处理完成所请求的情事。为了提高CPU的使用率,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去同时完成几件事情而互不干扰,如当前进程要完成三件事情1、2、3,那么CPU会分别用10%的时间来同时处理这3件事情,从而让CPU的使用率达到了30%,大大地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多线程的好处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场合其优势尤其明显。比如下载文件,你要一边下载一边显示进度一边保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用多线程的话,没有意外的话一般都会把主线程阻塞,比如进度条的进度根本没有随着已下载的量而变化,堪至是整个窗体都动不了,用多线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一个生活实例可能更好地去理解多线程:回去看你女朋友做饭,正常的话她都会把洗好的菜(肉)先放到锅里煮,然后一边洗别的菜或处理别的事情,如:洗碗、收拾桌台准备开饭,人还是一个人,但她同时做几件事情,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总的一句话就是:CPU还是要花同样多的时间去完成所有的事情,但多线程可以让CPU掺插地同时做多件事情,在视觉上让用户觉得计算机在同时帮他处理多件事情,更好地改善用户体验。线程同步和互斥程序的同步与互斥其实并不难理解,同步其实就是一种排队,不通的线程排队等待对某个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线程共享同一个数据结构。互斥是指共享的数据结构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对其进行操作Android开发需要掌握的面向对象的概念,继承,多态等基本概念Activity的生命周期,Service的用法,ContentProvider用法ActivityServiceService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组件,它跟Activity的级别差不多,但是他不能自己运行,只能后台运行,并且可以和其他组件进行交互。Service的启动有两种方式:context.startService()和context.bindService()。使用context.startService()启动Service是会会经历:context.startService()-onCreate()-onStart()-Servicerunningcontext.stopService()|-onDestroy()-Servicestop如果Service还没有运行,则android先调用onCreate()然后调用onStart();如果Service已经运行,则只调用onStart(),所以一个Service的onStart方法可能会重复调用多次。stopService的时候直接onDestroy,如果是调用者自己直接退出而没有调用stopService的话,Service会一直在后台运行。该Service的调用者再启动起来后可以通过stopService关闭Service。所以调用startService的生命周期为:onCreate--onStart(可多次调用)--onDestroy使用使用context.bindService()启动Service会经历:context.bindService()-onCreate()-onBind()-ServicerunningonUnbind()-onDestroy()-ServicestoponBind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接口实例,IBind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比如得到Service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这个时候把调用者(Context,例如Activity)会和Service绑定在一起,Context退出了,Srevice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相应退出。所以调用bindService的生命周期为:onCreate--onBind(只一次,不可多次绑定)--onUnbind--onDestory。在Service每一次的开启关闭过程中,只有onStart可被多次调用(通过多次startService调用),其他onCreate,onBind,onUnbind,onDestory在一个生命周期中只能被调用一次。service可以在和多场合的应用中使用,比如播放多媒体的时候用户启动了其他Activity这个时候程序要在后台继续播放,比如检测SD卡上文件的变化,再或者在后台记录你地理信息位置的改变等等,总之服务嘛,总是藏在后头的。ContentProvider当应用继承ContentProvider类,并重写该类用于提供数据和存储数据的方法,就可以向其他应用共享其数据。以前我们学习过文件的操作模式,通过指定文件的操作模式为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或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同样可以对外共享数据,但数据的访问方式会因数据存储的方式而不同,如:采用xml文件对外共享数据,需要进行xml解析来读写数据;采用sharedpreferences共享数据,需要使用sharedpreferencesAPI读写数据。而使用ContentProvider共享数据的好处是统一了数据访问方式。当应用需要通过ContentProvider对外共享数据时,第一步需要继承ContentProvider并重写下面方法:publicclassPersonContentProviderextendsContentProvider{publicbooleanonCreate()publicUriinsert(Uriuri,ContentValuesvalues)publicintdelete(Uriuri,Stringselection,String[]selectionArgs)publicintupdate(Uriuri,ContentValuesvalues,Stringselection,String[]selectionArgs)publicCursorquery(Uriuri,String[]projection,Stringselection,String[]selectionArgs,StringsortOrder)publicStringgetType(Uriuri)第二步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使用provider对该ContentProvider进行配置,为了能让其他应用找到该ContentProvider,ContentProvider采用了authorities(主机名/域名)对它进行唯一标识,你可以把ContentProvider看作是一个网站(想想,网站也是提供数据者),authorities就是他的域名:manifest....applicationandroid:icon=@drawable/icon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providerandroid:name=.PersonContentProviderandroid:authorities=cn.scl.providers.personprovider//application/manifest注意:一旦应用继承了ContentProvider类,后面我们就会把这个应用称为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熟悉常用的远程通讯机制,如:Socket/Http等什么是socket所谓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以J2SDK-1.3为例,Socket和ServerSocket类库位于java.net包中。ServerSocket用于服务器端,Socket是建立网络连接时使用的。在连接成功时,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完成所需的会话。对于一个网络连接来说,套接字是平等的,并没有差别,不因为在服务器端或在客户端而产生不同级别。不管是Socket还是ServerSocket它们的工作都是通过SocketImpl类及其子类完成的。重要的SocketAPI重要的SocketAPI:java.net.Socket继承于java.lang.Object,有八个构造器,其方法并不多,下面介绍使用最频繁的三个方法,其它方法大家可以见JDK-1.3文档。Accep
本文标题:java面试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9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