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KeypointsoftheOutlineofEarthSciences
1KeypointsofAnOutlineofEarthSciences《地球科学概论》要点(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专业学生使用)第一章绪论1.地球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举例。2.地质学的定义。地质学大约从何时开始诞生?依据?3.举例说明地质学的两大目的(索宝与防害)。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特征:大自然是实验室与博物馆,对基础学科的依赖与促进,现实主义原则(将今论古与以古鉴今)。5.均变论的要点和代表人物。6.地质作用及其能:内力地质作用(地点,主要能)、外力地质作用(地点,主要能),辅助能。第二章宇宙与行星地质学1.宇宙、星系、银河系、太阳系的基本概念。2.太阳系的七大类成员。3.行星的定义,“九”大行星的相对位置与大小次序(冥王星的特殊性与地位)。4.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的基本特点与差异。5.自转方向相反的行星(据表2.2)、自转轴与黄道面交角特大的行星。解释原因。6.公转轨道偏心率大的两个行星。7.内外行星的密度差异,密度最大的星球是哪个?密度是多少?8.为什么地球现在是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9.小行星的轨道位置、成因。为什么形状特殊?10彗星的基本特征(头、尾、核、发等),彗星在天空中的方向及其原因。11月亮的地理组成:月海、月陆、月壤、撞击坑等。12陨石与流星:陨石的分类及其组成(铁、石、石铁;球粒、非球粒)。13为什么月球表面岩石和陨石的年龄可以达到45.5—46亿年,而地球表面的岩石基本上都小于42亿年?14太阳的表面温度。为什么月壤中保存了氢离子,而地球表面土壤中却不能?15太阳系的几个有趣的规律:Titius—BodeRule与行星轨道分布;万有引力;Kepler’s三个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用行星的某些规律解释上述定律。16太阳系起源最著名的假说—星云说。17地球的形状特点。用两极与赤道半径的差异说明之。给出自己的解释。第三章元素与矿物1.元素的基本概念:原子、质子、中子、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半衰期。2.地壳中元素的丰度(克拉克值)。说出地壳中最丰富的10种元素,整个地球中最丰富的8种元素。3.矿物与晶体的基本定义。用常见物质举例说明矿物与非矿物的区别,准矿物概念。4.离子键、共价键、晶格等与晶体形成的关系。5.同质多像与类质同像的概念。举例说明。6.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晶形(自形、他形)与对称性、晶体习性、双晶、晶簇、共生、晶面条纹等。7.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光学性质(颜色、自色、他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双折射等),力学性质(解理、断口、裂理、硬度、弹性、挠性、脆性、延展性),比重、磁性、压电性、发光性(磷光、荧光)、嗅觉、味觉、触觉,化学反应等。28.摩氏硬度计中10种代表性矿物。9.举例说明造岩矿物的定义。10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五大类:自然元素、硫化物、卤素、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含氧盐)。11碳酸盐、硫酸盐、钨酸盐、磷酸盐与硅酸盐属于五大类矿物中的哪一类?12硅酸盐最基本的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与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关系。13硅酸盐的分类:岛状、环状、链状、层状、架状。它们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如何?14常见矿物的识别:表3.4、3.5中常见矿物及其基本特征。第四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1.岩石的定义,煤是否是岩石?土壤是否是岩石?2.三大类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3.火成岩的定义4.岩浆的基本特征:高温、成分复杂(液态硅酸盐、挥发物、固态岩屑)、粘滞能流动。5.岩浆的粘度与温度、二氧化硅浓度之间的关系。6.岩浆的基本类型:超基性岩浆、基性岩浆、中性岩浆、酸性岩浆。7.岩浆作用的类型:侵入作用(深成岩、浅成岩)与喷出作用(火山岩)8.岩浆喷发作用熔岩。岩浆与熔岩的根本区别(到达地表,失去挥发物)。9.火山的主要组成部分: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破火山口,火山颈,岩浆房等。10火山喷发的产物:熔岩(流),气体,固体物质(火山碎屑和火山碎屑岩),泡沫岩,网状岩,火山灰,火山角砾,火山渣,黑曜岩(火山玻璃),火山弹,粗面熔岩。11火山喷发的类型:裂隙式喷发与溢流玄武岩,玄武岩高原的形成机理(p.92);中心式喷发与锥状火山、层状火山。12火山的形态类型:熔渣锥,盾状火山,层状火山(复式火山)。13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14某些特殊的构造:阿丫熔岩(粗面熔岩),绳状熔岩,枕状熔岩,柱状节理,熔岩隧道,熔岩锥,喷气孔(喷气锥),增生熔岩球。15世界活火山的分布(四个带)。16侵入体的基本类型:岩基、岩珠、岩墙(脉)、岩床、岩盖等。17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侵入体、围岩、捕虏体、顶垂体等。18结晶分异作用(分离结晶作用)。19鲍温反应序列:不连续系列、连续系列、温度、色率、SiO2含量。20最主要的火成岩类型: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喷出岩。21火成岩的结构:隐晶质、显晶质、全晶质、斑状、斑晶、基质。22另几种火成岩:伟晶岩、泡沫岩、凝灰岩、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等。23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为火成岩定名。24安山岩线,地温梯度。第五章外力作用与沉积岩1沉积岩占地壳体积和陆地面积的百分比。2外力地质作用的基本类型: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另:成岩作用。3科里奥利力与科里奥利效应。4母岩与物源区概念。5沉积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云母、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等。6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与鲍温反应序列的关系。7碎屑矿物:碎屑颗粒、填隙物(胶结物、杂基)、砾状、砂状、粉砂、泥质、磨圆度、分3选系数、成熟度。8非碎屑结构:泥晶、微晶、粗晶。9沉积构造:层理(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粒序层理、前积层);波痕(对称波痕,非对称波痕,三脊波痕,浪成波痕,流水波痕);泥裂、缝合线、印模(荷重模,槽模,沟模等);结核、化石与痕迹化石、雨痕。各种沉积构造的地质意义。10主要的碎屑岩类型: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泥质岩,页岩。11主要的碳酸盐岩类型:石灰岩(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等),白云岩。12其他沉积岩类型:硅质岩,蒸发岩(钾盐、岩盐)。第六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1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温度(热),压力(定向压力,围压),化学活动性流体。2变质岩的结构构造。3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接触(交代,热)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热液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4主要的变质岩类型: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角岩,石英岩、矽卡岩、大理岩、蛇纹岩。5变质岩的结构构造。6举例说明变质程度:低、中、高级变质。7举例说明三大类岩石是通过什么途径相互转换的(岩石循环)。第七章地质年代与地球演化1相对地质年代与定量地质年代(同位素年代)。2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三个原则: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包裹与穿插关系。3标准化石的五大特点:演化快、时间短、分布广、数量多、易鉴别。4生物以及化石的分类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亚种。5举例说明铀和碳同位素分别用来测量多老的地质体年代。为什么?6地质年代表的单位:宙、代、纪、世,宇、界、系、统;下、中、上,早、中、晚;群、组、段;阶。7地质年代表中的主要地质时代及其代号(根据演化历史特点记忆),主要的时间界线值。8中国的主要成煤时期。9某些化石的主要时代,如:三叶虫、笔石、纺锤虫、恐龙等。第八章地震与地球内部层圈1名词解释:震源、震中、震源深度(浅、中、深)、震中距、地震烈度、震级、等震线、地震波、地震序列。震级大烈度就大吗?2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如何确定震中位置?地震波的种类(纵、横、面)与基本特征(传播介质与速度关系)。3全球地震带的分布及其各自的震源深度、震级大小等特点。4海啸与地震的关系。5地球内部各个主要层圈:地壳、地幔、地核、外核、内核、岩石圈、软流圈的特点。6地幔岩的组成。7地壳均衡原理(两个主要的假说:Pratt,Airy),均衡补偿面的位置(上地幔中)。第九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41定向压力(挤压、剪切、拉张)与岩石变形的关系。2静压力与岩石变形的关系。3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4褶皱的基本要素:背斜、向斜、核、翼、弧尖、枢纽、轴面、轴迹、倾伏角、倾伏向。5褶皱的基本类型: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扇状褶皱、箱状褶皱、单斜、倾伏褶皱、线状褶皱、穹与盆、复背斜、复向斜、向斜山、背斜谷、猪被岭、单面山。6在地表沿着剖面上判别褶皱构造的关键:地层的对称性重复(内新外老—向斜;内老外新—背斜;作图练习)。7断层的基本要素:上盘、下盘、断层面、位移等。8断层的基本类型:正、逆、平移断层。逆冲断层、逆掩断层、推覆体、飞来峰、构造窗、地堑、地垒、左旋与右旋平移断层。9判别断层的标志:拖曳褶皱、断层角砾、断层泥、擦痕、镜面、伴生节理、断层崖、三角面山、地层缺失与非对称重复等。作图展示六种不同的重复与缺失情况与地层、地面产状的关系。10六种不同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图上的表示方法:整合、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假整合(平行不整合)、沉积接触、侵入接触、断层接触。11大地构造与构造地质的关系。12地质学史上三次大的论战及其代表人物和相关认识。第十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1大陆漂移的主要论点:联合古陆、劳亚大陆、冈瓦纳大陆、泛大洋、特提斯(古地中海)等。2海底地貌的基本单元:陆架、陆坡、陆隆、海沟、洋盆、洋中脊、洋中隆、岛弧、山弧、弧后盆地、俯冲带、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海底平顶山、岛链。3地幔对流、地幔柱、热点、热流值的分布、俯冲带与岛弧、地震的关系。4研究古地磁的假设前提。极移曲线、古纬度、地磁极倒转年代表。5大洋地壳的剖面组成特点。蛇绿岩套与古洋壳。6转换断层的平面示意图。7世界上主要板块的相对位置(7大6小)。8板块作用的边界及其特点。9威尔逊旋回不同阶段的现代实例。第十一章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的关系。2风化作用的类型: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成分与地质构造等。3矿物抗风化能力与鲍温反映序列的关系。4风化作用的产物:碎屑物、溶解物、残积层、土壤。5风化壳与土壤剖面。球状风化与剥离面理的区别以及地质意义。6蜂窝石构造与盐风化。第十二章河流的地质作用1河谷的横剖面特征。三种不同的河谷形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52河流流量、搬运力与容量的关系。3河流剥蚀的类型:下蚀、溯源侵蚀、侵蚀基准面、急流与瀑布、河流的袭夺(袭夺河、被夺河、断头河、风口);侧蚀、主流线(流速最快的点之连线)、单向环流与边滩、蛇曲河(曲流河)、双向环流与心滩、辫状河。壶穴的特点。4Hjulstromdiagram(尤尔斯特隆图解)与不同颗粒大小碎屑的剥蚀、沉积特点。5河流冲积物的特点。6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河床滞留沉积与河漫滩沉积的主要差别。7作剖面示意图展示三角洲的位置及其结构特征。三角港的形成条件。8曲流河截弯取直与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深切曲流的形成条件,河流弯曲度。9河流的均衡剖面与修建水库的关系。准平原与平原的区别。10河成阶地的类型。阶地河漫滩的主要区别。11简单叙述黄河、长江、钱塘江因为流域差异所造成的沉积物特点的不同。12分水岭、流域面积、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概念。第十三章冰川的地质作用1冰川的形成过程。冰川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2雪线的定义与全球分布特点。为什么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最高?3大陆冰川与山谷冰川的主要差别。4冰川地貌:冰斗(与古雪线的关系)、刃脊、角峰、悬谷、U形谷、冰川擦痕、羊背石、冰川壶穴(冰臼)、剥离面理、冰蚀残丘;冰川隧道与蛇形丘、鼓丘、冰水扇;冰碛物、冰碛岩、冰水沉积、季候泥;永久冻土带、冻胀丘(堤)、冰山与冰海沉积。冰蚀残丘。5冰川的进退与海平面变化等。第十四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地下水的分带:包气带、饱水带、地下水位(水面)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空(孔)隙度与渗透率:影响空隙度的因素(颗粒大小、形状、分选、胶结),渗透率与空隙度的关系。3透水层、隔水层、含水层、补给区、排泄区、潜水(非承压水)、承压水、上层滞水、井(自流井)、泉(喷泉)、热泉。4地下水污染与防害:地下水抽取与地面沉降、水质与污染、海水淡化与地下
本文标题:KeypointsoftheOutlineofEarthSciences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82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