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抗-HCVEIA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被发现的,1990年美国第一代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EIA)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1],目前第三代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的抗-HCV诊断试剂自1993年面世以来,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单位努力,经过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其质量也不断改进[2]。但在HCV低流行率人群中,如无偿献血者中,抗-HCVEIA试剂的假阳性问题一直比较突出[3-5]。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的研究表明[6],获美国FDA批准的AbbottHCVEIA2.0及OrthoHCV3.0EIA在抗-HCV阳性率10%的各类人群中(包括献血者中),假阳性率平均为35%。因此,美国CDC曾于1998年建议HCV抗体筛查阳性结果需进一步采用确证试验确证后方可报告[7]。1.抗-HCVEIA产生假阳性的原因抗-HCVEIA产生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是:(1)高IgG血症:目前国内外的抗-HCVEIA试剂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检测原理,间接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血清中所含的高浓度的非特异性IgG,IgG对聚苯乙烯有较强的吸附力,非特异性IgG可吸附到固相载体上或包被的抗原上造成假阳性;(2)类风湿因子的干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类风湿因子为巨球蛋白IgM,可非特异性地吸附到固相载体上或包被的抗原上造成假阳性;(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干扰:如第一代EIA试剂所含的重组基因片段C-100为酵母菌产生的SOD融合蛋白,标本中SOD升高会造成抗-HCV假阳性结果;(4)用于试剂制备的HCV抗原不纯[8-10]。用于生产抗-HCVEIA的HCV抗原主要有HCV核心区、NS3、NS4及NS5区蛋白,均为基因工程产物,如抗原的纯度太低,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2]。2.确证方法及试剂目前用于抗-HCV确证的方法有两类,即抗-HCV血清学检测或HCVRNA核酸扩增检测(NAT)。(1)抗-HCV血清学检测确证试剂:获美国FDA正式批准的抗-HCV血清学检测确证试剂只有一种,即美国Chiron公司的第三代重组免疫印迹法试剂(ChironHCVRIBA-3SIA,ChironCorp.,Emeryville,CA)。其它市售的确证试剂还有Abbott的Matrix(MATRIXHCV2.0,AbbottLaboratories,Chicago,IL,免疫印迹法试剂)、Organon的Liatek(Liatek-III,OrganonTeknika,Boxtel,TheNetherlands,第三代免疫印迹法试剂)、Inno-LiaTMHCVAbIII(ImmunoDiagnosticOy)、MurexWesternblot(WellcozymeMurexblot,MurexDiagnostics,Dartford,UK,现为MurexBiotech,AbbottLaboratories)、BIO-RAD公司的DECISCANHCVPLUS、Genelabs公司的WB等[11-14]。(2)HCVRNANAT检测试剂:获美国FDA正式批准的HCVRNART-PCR定量核酸扩增检测试剂有Roche公司的AMPLICORHCVTest,Version2.0及Roche公司的COBASAMPLICORHCVTest,Version2.0[15];2002年获FDA批准的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HCV核酸检测(NAT)试剂:Chiron公司的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ProcleixHIV-1/HCVAssay检测系统,用于16人份献血者血浆混合检测或单人份血浆检测,Roche公司的基于RT-PCR-ELISA的COBASAmpliScreen检测系统,用于24人份献血者血浆混合检测或单人份血浆检测。此外,还有许多诊断试剂厂家提供用于研究的HCVRNANAT试剂;有些实验室则用自己的方法和试剂进行NAT检测。3.抗-HCVEIA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相关性Toble等[16]对美国无偿献血者人群中第一代HCVEIA1.0试剂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其S/CO比值与RIBA2.0阴性或阳性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CO≥2.5时,可预测75%的确证试验RIBA2.0阳性。此外,美国CDC[6]分析了不同HCV感染率人群中两种EIA试剂(Abbott公司的HCVEIA2.0及Ortho公司的HCVVersion3.0)以及1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IA)试剂(Ortho公司的VITROSAnti-HCVassay)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当AbbottHCVEIA2.0或OrthoHCVVersion3.0筛查结果S/CO平均值≥3.8或VITROSanti-HCV筛查结果S/CO平均值≥8.0时,均可预测≥95%的真阳性结果;低S/CO比值的比率与被检人群的感染率呈反比:在高危人群中(20%-25%抗-HCV流行率),仅有2.4%-4.9%的抗体筛查阳性结果的EIAS/CO3.8或CIAS/CO8.0;在低感染率人群中(包括无偿献血者中),低S/CO比值标本相对较多(占21.5%-33.5%)。4.抗-HCV检测和结果报告程序抗-HCV筛查检测2003年美国CDC修订的“抗-HCV检测和结果报告程序”中提出:可根据筛查试验S/CO比值决定是否需做确证试验。由于RIBA试剂昂贵,美国各个临床实验室对确证试验的实施情况存在差异,有的实验室报告的抗-HCV阳性并未经过确证。为此,2003年美国CDC重新调整了抗-HCV检测及其报告程序,在原有程序中,新增了一种可根据筛查试验的S/CO比值高低,确定是否需要做确证试验的方案[6],这项措施可大大减少需要做确证试验的标本数,从而可大大节省确证所需费用。CDC推荐的“抗-HCV检测和结果报告程序”如图1所示。图1抗-HCV检测和结果报告程序*筛查检测阳性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高S/CO比值:当S/CO比值≥特定的阈值时,其确证试验结果阳性的预测值≥95%;(2)低S/CO比值:其S/CO比值特定的阈值。报告可疑报告阴性报告阳性报告可疑报告阴性报告阳性高S/CO比值报告阳性报告阳性抗-HCVRIBA确证试验抗-HCVRIBA确证试验低S/CO比值根据S/CO比值分组的阳性*所有阳性报告阴性可疑阴性或阳性阴性或阳性阴性可疑阴性阳性HCVRNA核酸扩增试验其基本原则是:(1)对于筛查试验阴性样品,无需做进一步检测,可报告为“抗-HCV阴性”;(2)对于筛查试验阳性标本,可选择“根据其S/CO比值”的方案或选择“不根据其S/CO”的方案进行确证试验。根据其S/CO比值进行确证试验:对于高S/CO比值的筛查试验阳性标本,可报告为“抗-HCV阳性”,无需再做确证试验;对于低S/CO比值的筛查试验阳性标本,应进一步做确证试验,最好是RIBA。但此方案只适用于在当时所检测的所有人群中已证明高S/CO比值可预测≥95%的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情况。不根据其S/CO比值进行确证试验:对所有筛查试验阳性标本,进行RIBA试验;或先做NAT,NAT阴性的标本,再进行RIBA。5.对抗-HCVEIA检测结果及确证试验结果的解释美国CDC建议[6]:根据不同的确证试验结果,对抗-HCV检测结果做如下的报告和解释(见表1)。表1根据确证试验结果报告抗-HCV检测结果的建议抗-HCV筛查结果确证试验结果报告解释筛查试验阴性不需检测抗-HCV阴性未感染HCV,除非怀疑最近被感染或存在其它证据提示感染HCV。筛查试验阳性,且S/CO比值高未做抗-HCV阳性可能提示既往感染或现在感染了HCV;未做血清学确证试验。高S/CO比值的标本常被确证为阳性(≥95%),但尚有5%的标本可能为假阳性;可在患者要求下进行特异性更好的确证试验。筛查试验阳性RIBA阳性抗-HCV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现在感染HCV。筛查试验阳性RIBA阴性抗-HCV阴性未感染HCV,除非怀疑最近被感染或存在其它证据提示感染HCV。筛查试验阳性RIBA可疑抗-HCV可疑不能确定抗-HCV结果及HCV感染状态;应再采集另一份标本(1个月)重测抗-HCV或HCVRNA。筛查试验阳性NAT阳性抗-HCV阳性,HCVRNA阳性提示活动性HCV感染。筛查试验阳性NAT阴性,RIBA阳性抗-HCV阳性,HCVRNA阴性存在抗-HCV,提示既往感染或现在感染HCV;由于某些HCV慢性感染病人的HCVRNA间隙阳性,因此一次HCVRNA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活动性感染。筛查试验阳性NAT阴性,RIBA阴性抗-HCV阴性,HCVRNA阴性未感染HCV。筛查试验阳性NAT阴性,RIBA可疑抗-HCV可疑,HCVRNA阴性抗-HCV筛查结果可能是假阳性,在这种情况下,提示未感染HCV。6.国产抗-HCVEIA试剂S/CO比值预测确证试验结果的研究由于RIBA试剂昂贵,我国临床实验室及采供血机构对抗-HCVEIA检测结果不进行确证试验。因此,由于抗-HCV检测假阳性的问题,势必会引起相当一部分就医者或献血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国产EIA试剂是否也可遵循如Ortho、Abbott试剂类似的原则?其S/CO比值定在多少合适?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报道甚少。黄霞等[17]比较了献血者中19例抗-HCVEIA的反应强度(美国Abbott公司的MurexHCV4.0EIA)与RIBA确证试验结果(荷兰Organon公司的LiaTekIII)的相关性,在5份RIBA阳性标本中,有3份EIAS/CO比值并不高,因此认为EIAS/CO比值的高低不能预示其真阳性可能性的大小。本室[18]曾对2003年11月-2004年5月收集的献血者常规初检和/或复检抗-HCV阳性标本156份,用目前国内献血者筛查中常用的OrthoHCV3.0EIA及6种国产HCVEIA试剂重新进行双孔检测抗-HCV,确证试验则用ChironProcleixHCVDiscriminatoryAssay检测HCVRNA或用ChironRIBA3.0SIA检测抗-HCV,结果表明,7种试剂均能很好地预测确证试验阳性结果,但各试剂的S/CO阈值差别很大,其S/CO阈值及其确证试验阳性结果预测率分别为:OrthoS/CO≥3.8时确证阳性预测率为96.1%,华美S/CO≥6.0为97.3%,华大吉比爱S/CO≥7.0为96.1%,英科新创S/CO≥8.6为96.1%,金伟凯S/CO≥10.0为96.1%,,科华S/CO≥10.0为96.0%,万泰S/CO≥14.0为96.0%。但尚需进一步对HCV不同感染率的人群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标题: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85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