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4第一篇导论第四章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第一篇自然辩证法导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第四章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本章主要内容一、现代科学革命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一、现代科学革命(一)现代物理学革命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1、两朵乌云——物理学危机的前兆两朵乌云指以太问题和黑体辐射问题。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历史背景:以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三大支柱的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建成,而且基础牢固,宏伟壮观!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7第一朵乌云: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以太漂移”的“零结果”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8牛顿的难题在宇宙真空中,引力由什么介质传播呢?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919世纪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也把传播光和电磁波的介质说成是一种没有重量,可以绝对渗透的“以太”。“以太”是光、电、磁的共同载体的概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形成了一门“以太学”。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0迈克尔逊-莫雷实验”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1第二朵乌云: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2所谓“黑体”是指能够全部吸收外来的辐射而毫无任何反射和透射,吸收率是100%的理想物体。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3黑体辐射实验19世纪末,卢梅尔等人的著名实验―黑体辐射实验,发现黑体辐射的能量不是连续的,它按波长的分布仅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来,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不可思议的。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4“紫外灾难”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建立起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但这个公式只在波长比较短、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才和实验事实符合。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5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根据经典统计力学和电磁理论,推出了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公式。该理论在长波部分与实验比较符合,但在短波部分却出现了无穷值,而实验结果是趋于零。这部分严重的背离,被称之为“紫外灾难”(紫外指短波部分)。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62、三大实验发现——物理学革命的序幕1)三大实验发现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72)物理学危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8它的实质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机械论自然观的危机,表明旧理论在新发现面前的无能为力,预示着应对旧理论的变革。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193、两大新物理学理论——全面变革自然图景两大新物理学理论指相对论和量子理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01)相对论——宇观物理学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参照系以太的存在,发展了经典力学中的相对性原理。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1科学和哲学意义(1)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2(2)相对论的建立为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提供了有力的自然科学的依据。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32)量子力学——微观物理学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4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1925-1926年,德国海森堡提出波动力学;薛定谔提出矩阵力学。科学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5科学与哲学意义:(1)量子力学同牛顿力学、相对论一起证明微观、宏观和宇观既是统一的,而且具有差异性。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6(2)量子力学的建立,揭示了物质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统一。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7简要总结1、20世纪物理学革命彻底改变了原子不可变化、分割等一系列传统观念,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82、说明了物质世界没有什么事物是孤立、凝固,不发生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再一次论证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法则。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293、这次革命克服了机械自然观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孤立性,但形而上学的静止性的克服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0(二)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1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出现了在分析特征的科学之外的新科学群——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21、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由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汇流,产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广泛综合性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3信息论的产生和发展为深入研究意识的本质提供科学的依据。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4控制论诞生于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控制论是是一门研究生物(包括人类)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的普遍原则和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带有普遍性的横断科学,控制论其基本观点和方法对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5控制论有力地冲击了机械唯物论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认识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6一般系统论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科学思维由“实物中心论”向“系统中心论”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72、复杂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自组织理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和协同论一起,在有序与无序的转化机制上,把系统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联系起来,成为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8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非平衡相变与自组织)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39突变论(主要研究连续过程引起的不连续结果)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0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演化与自组织)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1超循环论(主要研究在生命系统演化行为基础上的自组织理论)广义达尔文进化论,把生命起源的自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化学进化阶段、分子自组织进化阶段和生物学进化阶段。在化学进化和生物学进化之间有一个分子自组织进化阶段。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2“超循环论”为解决生物进化的难题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例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再如对于分子水平上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即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质的问题。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3自组织理论(中期系统科学)研究重点是系统的演化,而早期系统科学(老三论)研究孤立系统的存在。所以,中期系统科学有“自组织系统科学”之称。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42)非线性科学20世纪80年代后,系统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系统理论。例如,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等。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5混沌理论(主要研究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混沌理论解释了确定系统可能产生非确定结果。混沌理论在确定论和概率论这两大科学体系之间架起了桥梁。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6分形理论被誉为大自然的几何学的分形(Fractal)理论,其本质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7分形论和系统论分别体现了从两个极端出发的思路。它们之间的互补恰恰完整地构成了辨证的思维方法。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8对复杂性科学的概括“耗散结构”提供了研究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提供了研究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方法论;“突变论”提供了研究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发展途径方法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49“超循环论”提供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结合途径方法论;“混沌理论”提供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力过程、图景和状态方法论;而“分形理论”提供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结构方法论。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0哲学意义1、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的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哲学内容,推动了演化问题的哲学发展。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12、注重整体性、关联性。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23、注重演化性、过程性和发展性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3(三)20世纪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41、生命科学革命染色体学说的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全部遗传密码表的编制。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52、现代地学新发展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63、现代技术革命现代技术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是核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7现代技术革命的特点:这次技术革命是技术群性质的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形成一场难解难分的统一的科学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8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一)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59(一)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1、确立了物质、能量、信息以及时间、空间大统一的观念。在这个基础上,把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统一起来。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02、原于论机械论的思维模式被系统论组织论所代替。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1自然辩证法在它创建之时,就已经形成了既强调整体性,又重视组成部分及中间层次的初步的系统思想;而信息时代的新的自然观,它应当成为建立于现代系统科学基础之上,并继续坚持自然辩证法基本精神的哲学理论体系,即系统观。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23、思维重点发生转移,表现在:(1)一极关注——多极关注;(2)追求简单性——注意探索复杂性;(3)关注存在的世界——演化的世界;(4)研究领域无机界——生命、智能;(5)关注自然、关注科学认识——人;(6)注意事物本身——事物间联系。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3(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1、在自然观上产生了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42、在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上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53、在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上2020/1/11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66总之,蓬勃发展着的自然辩证法,是当代科学技术继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它所起的重大作用,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话:科学给予人以知识,自然辩证法却给予人以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本文标题:4第一篇导论第四章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2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