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
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自然杂志》19卷4期的‘探索物理学难题的科学意义'的97个悬而未决的难题:93.自然界手征不对称起源的关键是什么?69.磁单极是否存在?关于科学美的层次和分类,哈奇森认为,科学家感知的美的对象分别处于抽象程度不断增加的三个层次中。位于最低层次上的对象是构成科学题材的那些实体和现象,例如星星在夜空中以高度的多样性中的一致性排列。第二个抽象层次上的对象是自然定律,它在现象中不能直接看到,但是在理论提出的模型或阐明中变为明显的对象。第三个是数学定理和科学理论本身。在这里,他实际上区分了现象美和理论美。杨振宁建议,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当然,像所有这一类讨论一样,它们之间没有截然明确的分界线,它们之间有重叠,还有一些美的发展,人们发现很难把它们归入哪一类。科学美主要体现在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三个方面。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实验设计之美、实验方法之美、实验结果之美。理论美分为描述美、结构美和公式美。数学美包括理论的数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和涵盖美。引用一下迪昂对于结构美的描绘:秩序无论在那里统治,随之都带来美。理论不仅使它描述的物理学定律更容易把握、更方便、更有用,而且也更美。追随一个伟大的物理学理论行进,看看它宏伟地展现了它从初始假设出发的规则的演绎,看看它的推论描述了众多的实验定律直至最小的细节,人们不能不被这样的结构之美而陶醉,不能不敏锐地感到这样的人的心智的创造物是真正的艺术品。电磁一元论的历史比较短,H.C.Oersted先生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关于磁针上电碰撞效应的实验》,1864年J.C.Maxwell先生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为确立电磁一元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1892年H.A.Lorentz先生发表了《Maxwell电磁学理论及其对运动物体的应用》一文,创立了电子论的基础。J.J.Thomson先生在1892年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证实了Lorentz先生的电子假说。1927年G.E.Uhlenbeck先生和S.Goudsmit先生发现了电子自旋,随即磁本质被诠释为电子自旋。1928年P.A.M.Dirac先生创立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同年W.Heisenberg先生以1927年Heithler先生和London先生提出的电子波交换作用能为出发点创建局域电子自发磁化理论模型。1936年F.Bloch先生开创了自旋波理论。1951年C.Herring等人提出了无规近似方法,创立了RPA理论。1973年T.Moriga等提出了比RPA理论更进一步的自洽的重整化的SCR理论。至此,电磁一元论取得了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电磁二元论要比电磁一元论源远流长。早在1780年C.A.Coulomb先生就断言电与磁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并在1787年的《论电和磁》的论文中发表了静磁作用和静电作用两个形式相同的数学定律。而电磁二元论关于磁荷模型历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第一种是磁单极子(北磁子或南磁子)模型,由Coulomb先生于1787年正式提出来。但是,由于这种模型不能解答为何一个条形磁棒不论碎成多少段,每一段均还能保持南北两极,便被他抛弃了,转而选择了磁偶极子模型。1843年W.E.Weber先生发表《单极感应和磁流体存在假说》一文。1931年Dirac先生提出了磁单极子的量子假说。1974年以来发展起来的M理论,再次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性。1982年5月,BlasCabrera先生宣布他用20cm直径的超导线圈和超导量子干涉仪组成的磁强针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磁单极子的事例。这一事件促使IBM实验小组,神户大学实验小组,Tokyo,Bologna和Kamioka等实验小组做了大量相同和相似的观测实验,最终一概否定了Cabrera等人的实验结果。第二种则是磁偶极子(磁双极子或最小磁针)模型,也是由Coulomb先生于1787年提出。尤其是1961年B.Deaver和W.Fairbank这两位先生在纯锡管状样品的冻结磁通的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化的磁通量──即磁通量子Φ0。促使笔者认为Φ0正是磁偶极子模型的基元,我们称它为“磁子”——即最小磁针或最小磁荷,并认为只有建立在这种最小磁偶极子基础上的一切相关的唯象的或量子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磁-电学理论。实验上确认的量子化的磁通量Φ0的存在性,宣告了电磁二元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同时,也宣判了磁单极子假想模型的死刑!Coulomb先生1787年提出的真空中宏观的电相互作用定律和磁相互作用定律分别为0121,2201,214eqqrFr(1)0121,2201,214mrFr(2)对于任何一对各携带一个基本电荷e且相距一定距离r的粒子,根据(1)式,令12qqe,我们可得电相互作用能为2014eewr(3)类似地,对于任何一对各携带一个基本磁荷Φ0且相距一定距离r的粒子,根据(2)式,令120,我们可得磁相互作用能为20014mwr(4)如果任何一对各携带一个基本电荷e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和任何一对各携带一个基本磁荷Φ0粒子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由(1)、(2);(3)、(4)式可得2302001101174eemmwewFF(5)这就是说,一对各携带一个基本磁荷Φ0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约是一对各携带一个基本电荷e的粒子之间的相互力的1174倍,相互作用磁力比相互作用电力大103数量级;静磁能远远大于静电能,相互作用磁能比相互作用电能大103数量级。所以,我们可以说静电力相对静磁力;静电能相对静磁能而言,仅仅是一个微扰力而已。这一结果物理意义极其深远。右手坐标系中的经典电动力学中,波动性的Maxwell方程组:etmmte0rrrrDHDjBEB0其中,etmmrrEABA粒子性的Lorentz方程:emqqNqFEuBuE我们在上述方程中采用下标e和m来表示一个物理量的电性或磁性。在经典电动力学方程中,总是电-磁二元方程组为一个独立整体方程,上述的这样的三个独立二元方程组构成了经典电动力学的核心方程集。有趣的是,当我们把波动性的Maxwell方程组和粒子性的Lorentz方程结合的时候,表示一个物理量的电性或磁性的下标e或m就自动消失的同时,得到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波粒二象性的动力学方程:ttttwpwrrrrDEDBEHDESFN左手坐标系中的经典磁动力学中波动性的Maxwell方程组:mtmetm0rrrrBEBjDHD0其中,mteerrHADA粒子性的Lorentz方程:mmmemNFHuDuH同样,在经典磁动力学方程中,也是磁-电二元方程组为一个独立整体方程。类似地,当我们把波动性的Maxwell方程组和粒子性的Lorentz方程结合,就能得到如下的普遍适用的波粒二象性的动力学方程:ttttwpwrrrrBHBDHEBHSFN如果选择四维时-空几何模型重新描写上述经典电动力学和经典磁动力学方程就会显得更自然了。波动性的Maxwell方程组和粒子性的Lorentz方程联合起来才能完整阐述电磁理论——表明了经典电磁理论是一种凸现了电荷或磁荷的波粒二象性唯象的理论。经典电磁理论内蕴的Einstein相对论也是一种包含了波粒二象性的理论。相形之下,经典Newton动力学则是没有波粒二象性的典型的粒子理论。这就是为何经典电磁理论以及相对论可以自然地和量子力学结合,产生出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磁动力学等等;而经典Newton动力学则和量子力学格格不入,除非经过根本改造否则和量子力学在本质上无法相容。当两个粒子之间的距离和粒子本身的波长在同一个数量级的时候r,微观的量子力学就取代了宏观的经典电磁力学。任凭何人,只要利用r,就能巧妙地逃避了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磁动力学无穷大发散的恶魔。这个时候,粒子对携带的的Planck能量为hccwr(6)分别把(3)、(4)式和(6)式结合,则可得电相互作用常数e和磁相互作用常数m分别为电(磁)相互作用常数204eewewc(7)磁(电)相互作用常数2004mmwwc(8)由(7)、(8)两式,我们可得e和m的关系为2302001101174eme(9)由(5)、(9)两式,我们可得2302001101174eeemmmwewFF(10)可见,em(11)电-磁相互作用常数e和磁-电相互作用常数m并不相等这一事实,充分必要地展现了“电磁的二元独立性”,(11)式从理论上进一步地论证了这种电磁二元论的正确性。此外,(10)式令人惊异地看到:经典电磁理论和量子理论竟然给出了完全相同的比值——即电相互作用和磁相互作用的比值相同!这无疑说明了经典电磁理论和量子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容的。一个携带一个基本电荷e且质量为m的粒子的磁矩为:2mem(12)一个携带一个基本磁荷Φ0且质量为m的粒子的磁矩为:202mm(13)一个携带一个基本磁荷Φ0且质量为m的粒子的电矩为:02em(14)一个携带一个基本电荷e且质量为m的粒子的电矩为:22eme(15)量子电动力学可以给出(12)式;量子磁动力学可以给出(13)、(14)、(15)式。光子是传播电磁相互作用和磁电相互作用的唯一粒子。从1931年开始,物理学界又面临着新的困惑,当时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根据对称理论,论证有磁单极子(磁荷)存在。虽然当时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已经否定了磁单极子存在,但人们认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毕竟是对麦克斯韦时代之前的实验总结,而过去的实验,是否有遗漏而有待于新的发现呢?谁也不敢断定!况且,狄拉克曾预言正电子存在、并在宇宙线中观察到,因而震惊物理学界,而其磁单极子的新预言看来又持之有理。更何况,还有很多知名物理学家对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作了不少的补充和论证,遂使很多科学家深信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无误。于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掀起了寻觅“磁单极子”的热潮——到宇宙线中去发现、用太空飞行器到太空去找、钻入极深的矿井中寻、下潜到深海中去觅、又去从古地质中去查、再用对撞机尝试着人造……总之用了各种不同的途径来“捉拿”“磁单极子”,努力了近八十个寒暑,但“磁单极子”总是顽固地不显其身!“磁单极子”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除了狄拉克当年的对称理论而外,能不能再以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判断,这是当今这个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今跨世纪的难题。磁单极子问题也是当代物理学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1931年狄拉克研究磁场里运动的电子的波函数相位与电磁场量之间的关系时,考虑到量子原理波函数的相位的不确定性,导出了电荷量子化的条件、从而推出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荷都一定是单位电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磁荷粒子所带磁荷也必定是单位磁荷的整数倍。因此、如果磁荷确实存在,狄拉克的推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观测上的电荷量子化。研究表明,SV(5)弱电强大统一规范理论存在磁单极解。从该理论里的超重矢量玻色子的大质量可推出磁单极的质量在1016吉电子伏的量级。这是目前实验室能量所不能达到的。目前,实验上的探测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高能加速器的实验,宇宙线的观测,古老岩石的观测。用第—种方法还未观测到磁单极子,一般认为这是能量尚不够高的缘故。从宇宙线中找磁单极子的物理根据有两方面;—种是宇宙线本身可能含有磁单极子,另一种是宇宙线粒子与高空大气原子、离子、分子等碰撞会产生磁单极子对。附录:根据伦敦纳米技术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某些物质中,磁荷具有同电荷一样的表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文章证明了原子级磁荷的存在,它们的表现和相互作用就像我们所熟悉的电荷一样。同时,该研究还
本文标题: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3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