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花类四十九、西红花(STIGMACROCI)【来源与特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番红花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40cm,具有被鳞片的球茎,根20~40条。叶线形,丛生,基部被膜质鳞苞片。花序顶生,每一主叶丛有花1~3朵,花被6片,蓝紫色;雄蕊3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细长,花柱顶端3深裂,裂片伸出花被外,下垂,淡黄色,柱头深红色,气味芳香,子房3室,每室胚珠6~7粒,圆球形,不孕。图8-1番红花(Crocussativus)【分布与生境】主产于上海宝山、南汇、崇明,江苏苏州、无锡、海门,浙江建德,山东即墨等地。番红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较耐寒,怕涝,忌积水;适宜于冬季较温暖的地区种植。在较寒冷地区生长不良,当年尚能开花,次年后不能开花。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中性壤土。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引种成功。此外,辽宁、北京、安徽、山东、河南、四川及重庆等地有零星栽种。【成分与功效】柱头中主要成分含番红花苷、番红花酸二甲酯、番红花苦苷、西红花醛等。番红花性平,味甘。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产后淤血腹痛以及忧思郁结等症。【采收与加工】番红花一般在10月底~11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后,以花开的当天或第二天采收为宜,将柱头和红色花柱部分摘下。番红花加工采用快速干燥法,一般可用50~60℃烘干4h,所加工的番红花药材色泽鲜艳,品质优良。晒干和阴干法不宜采用。【资源开发与保护】番红花是蒙医临床上常用药品之一。主要的疗效是凉血、清肝、锁脉、止血、调经、强身、消肿、止痛。还是一种很好的染料和香料。番红花在国外应用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远在公元前5世纪克什米尔的古文献中就有记载。它的种植受到了埃及人、希腊人、犹太人、罗马人、印度与穆斯林的重视,甚至达到了崇拜的地步。在印度妇女常用它在前额上点红痣,以示吉祥。穆斯林的阿訇常在水中提取番红花汁,并制成墨水来书画符咒。在英国爱尔兰的上流社会也用它来装饰礼服。印度的两部著名本草著作早已把番红花列为药方中的主要配方。在古罗马尼碌里朝时期把番红花的药效看作是一种能护身的灵药一般。在阿维森纳(公元987-1087)所编写的《医典》中记载:将番红花与针对心脏的药物同用,可以促使该药更快作用于心脏,番红花再加上紫色的染料可治口疮性口炎等。番红花可用作糖果、奶酪、酒、汤、饮料、鸡、肉、鱼、奶油蛋糕或其他花式糕点的天然着色剂,可使这些食品的色泽鲜艳美丽,并带有淡雅的天然芳香,从而能增强人们的食欲,并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的食疗功效。此外,在烧煮米饭、糯米粥时加入几根番红花,可增加它们的色、香、味。番红花色素也用作化妆品的着色剂。番红花既是百草园中的宠儿,又是庭园点缀或盆栽作为案头摆设的名卉。因其株形极为矮小,性又耐寒,所以可作为冷天时的室内装点。它除了开淡紫色花外,还有白、黄、红、蓝色,有春季和秋季开花两种,而以春季开花者居多。近年来,对番红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番红花的引种栽培技术及环境条件对其球茎的更新和花芽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发现番红花球茎更新和花芽分化的规律,为番红花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方法。番红花栽培中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何生产出大的种球茎、降低子代小球茎百分率,以便在生产中提高番红花的产量;对番红花开花率低的根本原因目前还缺乏深入了解,对结实率低及种子繁殖的研究更属空白,故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产量低的难题。五十、红花(FLOSCARTHAMI)【来源与特征】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lOOcm。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单叶互生,茎无柄,基部略抱茎;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裂片先端成尖刺状,顶端有锐刺。叶两面光滑,深绿色,两面的叶脉均隆起。头状花序顶生,着生多齿管状花;总苞片叶状,边缘具锐锯齿;花冠长2~3cm,先端5裂,裂片线状,红色或橘红色;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1室。瘦果白色,倒卵形,通常有4肋,一端截形,另一端较狭。花期5~7月,果期7~9月。【分布与生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以及西南等地区。红花适应性很强,喜温暖干燥气候。具有一定的抗旱,耐寒能力。怕高温高湿,特别是花期怕涝,怕暴雨。喜阳光,不耐荫蔽,在荫蔽条件下,植株生长纤细矮小,甚至不能生存。红花为长日照植物,花期日照宜长,营养期日照宜短,在短日照条件下不能正常开花。红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地势高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土质瘠薄、撂荒地、盐碱地都可栽培。黏土、低洼积水或过于肥沃的土壤种植易罹病害。不宜连作,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成分与功效】含红花黄色素(saffloweryellow),约20%~30%,红花红色素(即二氢黄酮衍生物红花甙,carthamin)0.3%~0.6%,异红花甙(isocarthamin)及新红花甙(neo-carthamin)。在橘红色花中含红花醌甙’(carthamone),在淡红色花中含新红花醌甙(neo-carthamone)。红花中含有木脂素类,即木聚糖类(lignan),2,3-二苄基丁内脂木脂素葡萄糖(2,3-dibenzylbutyrol-actonelignanglucoside)及2-羟基牛蒡子甙(2-hydroxyarctiin),为2-羟基-2(4-β-D-葡萄糖-3-甲氧苄基)一3-(3-4-二甲氧苄基)丁内脂[2-hydroxy–2-(4-β-D-glucosyl-3-methoxybenzyl)-3-(3-4-dimethoxybenzyl)butyrolactone],并含有1-罗汉松树脂醇一单一β-D-葡萄糖甙(1-mataires-inolmone-β-D-glucoside),还含有一种苦味甾体甙15α,20B一二羟基-A4-娠烯-3-酮-20-纤维二糖甙(15α,20β-dihydroxy-A4-pregnen-3-one-20-cellobiside)。红花中还含有8种黄酮类化合物,即山柰酚(kac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6-羟基山柰酚(6-hydroxykacmpferol),山柰酚-3-葡萄糖甙(kacmpferol-3-gluco-side),槲皮素-7-葡萄糖甙(quercetin-7-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山柰酚一3-芸香糖甙(kacmpferol-3-rutinoside)和芦丁(rutin)。红花性温,味辛、微苦。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痛经,闭经,恶露不行,癞瘕痞块,跌打损伤,疮伤肿痛。图8-2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采收与加工】当花由黄变红时开始采摘。采摘后阴干。宜清晨采收,过期花色不好,则影响色素质量。加工时将花粉碎,用12—14倍水浸泡,浸泡温度20~60℃,将浸泡液过滤浓缩。浓缩物干燥后即为红花黄色素。红色素结晶的制取方法:将红花用含微酸性的水浸渍除去黄色素后,在含碳酸钠水溶液中浸渍多时,再加醋酸,则生成细粒沉淀,再加酸使其析出颗粒较大而鲜艳的红色结晶。结晶用酒精溶解。再加水重结晶,即得纯粹的红色素。【资源开发与保护】红花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花、种子、秸秆等均可综合利用,是一种集药材、染料、油料和饲料为一体的特种经济植物。红花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73%~85%_,人称红花为“亚油酸之王”,在医学上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红花油能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进体质、促进微循环、恢复神经功能,可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对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障碍有辅助治疗作用,而且对延年益寿、美容健体有特殊功效。世界上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就把红花油作为食用油,并且把它当作烹调油,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美国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在市场上出现商品食用红花油,但从那时起发展很快,现在已成为市场上很受重视的食用油。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均已广泛地食用,已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普遍重视。在国外,用红花油可配制食品混合调味酱汁、色拉调料、法国调料、非标准调料、冻甜点心、加脂牛奶、仿制奶、仿酸奶、仿干蛋等。在国际上作为“绿色食品”的红花油,具有广阔的市场。欧洲是世界上生态食品最主要的消费群,消费量占生态食品总量的3/4。中国向欧洲出口红花油具有价廉、质优的优势,潜力很大。红花油在工业上用途很广。由于红花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较高的碘值(140~153),是一种很好的干性油。故被大量用于配制油漆、清漆、精密机件的喷漆原料。红花油还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D的稳定剂。用红花油制成亚油酸或亚油酸乙酯,可扩大药用和保健食品亚油酸及其乙酯的原料来源。红花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红花中富含25%~30%的黄色素和l%左右的红色素,是红花活血化瘀、通经养血、消炎止痛的主要药效成分。同时又是色价高、营养好、强身保健、高安全的天然色素。红花色素无毒无害,食用安全可靠。具有杀菌、解毒、防腐、健脾、抗癌、降压及护肤等保健作用。红花色素的光热稳定性好、着色性强、抗酸耐碱,用量少,易保存,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以红花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红花茶,除保持有红花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作用外,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红花茶还具有理气、健胃、生津之功效。红花花粉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是完全营养源。具有强体力、增精神、消除疲劳、美容防衰等作用。目前市场上许多植物花粉已被开发为保健食品。红花花粉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红花籽榨油后的饼粕可用作育肥牲畜的饲料。在我国的食物结构中,植物蛋白较少,饲料蛋白严重不足。红花蛋白的开发应用不仅对改善食物结构,增强人们体质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畜牧业的发展将有广阔的市场。五十一、辛夷(FLOSMAGNOLIAE)【来源与特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sprengeriPamp.的干燥花蕾。望春花(望春玉兰)落叶乔木,高可达12m,胸径达Im;树皮淡灰色,光滑;小枝细长,灰绿色,直径3~4mm,无毛;顶芽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1.7~3cm,密被淡黄色展开长柔毛。叶椭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狭倒卵或卵形,长10~18cm,宽3.5~6.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钝,边缘干膜质,下延至叶柄,上面暗绿色,下面浅绿色,初被平伏绵毛,后无毛;侧脉每边10~15条;叶柄长1~2cm,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5—1/3。花先叶开放,直径6~8cm,芳香;花梗顶端膨大,长约lcm,具3苞片脱落痕;花被9,外轮3片紫红色,近狭倒卵状条形,长约lcm,中内两轮近匙形,白色,外面基部常紫红色,长4~5cm,宽1.3~2.5cm,内轮的较狭小;雄蕊长8~lOmm,花药长4~5mm,花丝长3~4mm,紫色;雌蕊群长1.5~2cm,聚合果圆柱形,长8~14cm,常因部分不育而扭曲;果梗长约lcm,径约7mm,残留长绢毛;瞢葖浅褐色,近圆形,侧扁,具凸起瘤点;种子心形,外种皮鲜红色,内种皮深黑色,顶端凹陷,具V形槽,中部凸起,腹部具深沟,末端短尖不明显,花期3月,果期9月。图8-3望春花(MagnoLiabiondii)玉兰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Im,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黄色长绢毛。叶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徒长枝叶椭圆形,长10~17cm,宽6~llcm,先端宽圆、平截或稍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成楔形,叶上深绿色,嫩时被柔毛,后仅中脉及侧脉留有柔毛,下面淡绿色,沿脉上被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明显;叶柄长1~2.5cm,被柔毛,上面具狭纵沟;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4~1/3。花蕾卵圆
本文标题:8第八章花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3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