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5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一)
1教案授课题目5-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一)教研室主任教务科长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讲授教具挂图:“轴承座的读图步骤”授课班级与时间12级机电4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讲解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二——线面分析法技能目标:掌握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并会综合运用两种读图方法读复杂的组合体视图教学重点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教学方法:本次课将介绍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已知三个视图补画缺线的例题,讲解时都可以和画组合体的轴测图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1、读图的基本要领2、讲评作业,复习用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步骤。二、引入新课题上次课学习了形体分析法,本次课继续学习另一种读图方法——线面分析法,以及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读图。三、教学内容(一)线面分析法在读图过程中,遇到物体形状不规则,或物体被多个面切割,物体的视图往往难以读懂,此时可以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线面分析。1、概念线面分析法读图,就是运用投影规律,通过对物体表面的线、面等几何要素进行分析,确定物体的表面形状、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及表面交线,从而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此法用于切割类组合体较为有效。2、讲解例题通过例题介绍用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2例5-2读如图5-16(a)所示三视图,想象出它所表示的物体的形状。读图步骤:(1)初步判断主体形状物体被多个平面切割,但从三个视图的最大线框来看,基本都是矩形,据此可判断该物体的主体应是长方体。(2)确定切割面的形状和位置图5-16(b)是分析图,从左视图中可明显看出该物体有a、b两个缺口,其中缺口a是由两个相交的侧垂面切割而成,缺口b是由一个正平面和一个水平面切割而成。还可以看出主视图中线框1′、俯视图中线框1和左视图中线框1″有投影对应关系,据此可分析出它们是一个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主视图中线段2′、俯视图中线框2和左视图中线段2″有投影对应关系,可分析出它们是一个水平面的投影。并且可看出I、II两个平面相交。(3)逐个想象各切割处的形状可以暂时忽略次要形状,先看主要形状。比如看图时可先将两个缺口在三个视图中的投影忽略,如图5-16(c)所示。此时物体可认为是由一个长方体被I、II两个平面切割而成,可想象出此时物体的形状,如图5-16(c)的立体图所示。然后再依次想象缺口a、b处的形状,分别如图5-16(d)、(e)所示。(4)想象整体形状综合归纳各截切面的形状和空间位置,想象物体的整体形状,如图5-16(f)所示。(a)(b)3(c)(d)(e)(f)图5-16用线面分析法读组合体的三视图(三)读图综合实例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是培养读图和画图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对于较复杂的组合体视图,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读图,下面以例题说明。例5-3如图5-17(a)所示,根据已知的组合体主、俯视图,作出其左视图。作图方法和步骤:(1)形体分析主视图可以分为四个线框,根据投影关系在俯视图上找出它们的对应投影,可初步判断该物体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下部I是底板,其上开有两个通孔;上部II是一个圆筒;在底板与圆筒之间有一块支撑板III,它的斜面与圆筒的外圆柱面相切,它的后表面与底板的后表面平齐;在底板与圆筒之间还有一个肋板IV。根据以上分析,想象出该物体的形状,如图5-17(f)所示。(2)画出各部分在左视图的投影根据上面的分析及想出的形状,按照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依次画出底板、圆筒、支撑板、肋板在左视图中的投影。作图步骤如图5-17(b)、(c)、(d)、(e)所示。最后检查、描深,完成全图。4(a)(b)(c)(d)图5-17根据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四、小结1、用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2、总结例题,归纳综合运用形体分析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方法和步骤。五、布置作业习题集5-4(13)~(20)注:请根据内容多少自行添加页数
本文标题:5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3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