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收入分配不平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2级周末测试政治(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检测时间:2014年5月10日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每个1.5分,共45分)1.2013年农民张某一家年收人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人为15200元,人股村办企业分红收人为4000元,农闲时打零工收人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人8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人分配方式分别是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人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人股村办企业分红收人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打零工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3.山东省政府决定,自2012年3月起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比去年提高150元左右。这有利于A.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促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4.2012年,山东将进一步巩固完善民生政策,继续兴办一批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从根本上应该A.发挥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B.大力发展生产力,平均分配财富,保证公平。C.实现降低房价的宏观调控目标D.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5.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现阶段,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6.2012年12月我出台了新的分配政策,重点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图8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下列对该图判断正确的是①原点0表示平均主义会导致低效率②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提高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促进效率的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7.2012年,我国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它体现了民强和国富同步推进和统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措施。党和政府把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改革举措:①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性质的根本变化②旨在协调“国富”与“民富”的关系③其核心是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④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右图是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回答8—9题。8.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①收入分配差距与分配政策密切相关②收入分配差距一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缩小③在经济增长的早期,收入分配不平等趋于恶化④在经济增长的后期,收入分配不平等趋于改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此图对我们解决分配不平等的启示是A.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B.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C.通过持续发展经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D.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10.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2012年全面推行,通过绩效考核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形成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表明①维护公平对提高经济效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②国家力图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效率④提高社会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1.对右图解析正确的是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212.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13.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14.“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土地制度改革备受关注。为了让农民平等的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山东省各地正在探索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的模式,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政策。这有利于①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②农民可以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激发农民积极性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6.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以下改革措施与其带来的影响对应正确的是①把高耗能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调节产品结构——引导居民消费方向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③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使公民依法纳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1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较以往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强劲的财政收入为财政“用之于民”提供了支撑。但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这一现象被称为“国富民穷”。为更好地实现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材料说明①经济发展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③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④财政资金的充分利用能够促进财政增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其中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税率由10%降至5%。这一变化反映了税收的________特征。A.强制性B.法制性C.固定性D.无偿性19.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3月1日发布的“国五条细则”规定,居民出售自有住房,按转让所得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上述规定①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充实国库②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表现③有利于抑制投机需求、平抑房价④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交易行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20.山东“十二五”启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通过七年的努力,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0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5.6%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②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稳定物价,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举措能直接促使右图中居民消费总需求曲线从a向a′移动的是A.研究制定绿色节能家电下乡政策B.建立农产品供给与定价保障机制C.二手房转让所得个税按20%计征D.电视空调节能补贴政策正式实施22.2012年9月1日,中国企业500强出炉,中石化以2.55万亿元的营业收入连续8年领先。中石油、国家电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筑、中海油分列第2-10位。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10家国有企业,而前30强均为国企。上述材料说明3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3.2012年,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启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文件相继出台,包括投资额超千亿元的“两广”钢铁在内的一批投资项目接连获批,支持节能家电消费的财政补贴下放……这主要体现出国家________的宏观调控目标。A.增加就业B.稳定物价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D.促进经济增长24.央视曝光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后,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多个部门,依法对违法企业和经营者进行了查处。市场上存在生产、销售“有毒物品”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②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③市场调节自身固有的自发性缺陷④经营者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缺失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5.“网络团购”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职业团购网站通过与商家合作,采取“团体+实体店”模式,推出团购的产品和服务,供消费者选购。“网络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欺诈”“违约”等问题。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网络团购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B.网络团购带来的烦恼源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C.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D.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6.下边漫画告诉我们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缺陷,要加强宏观调控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可不进入市场③实现商品价值,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④经济活动参加者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7.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下面为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一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从M1到M2,股票价格指数会下跌②从M1到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上升③从M3到M4,企业贷款难度会降低④从M3到M4,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并向路人收取电费却遭遇多数人拒绝,张三因收费不能弥补成本只好拆掉路灯。村委会从村集体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②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③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北京市从2012年7月1日起试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北京市居民每月用电量划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第一档电量不超过240度,电价标准维持现价;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设置每户每月15度的免费用电量。第二档电量为241~400度,电价每度提高0.05元。第三档电量为超过400度的,电价每度提高0.3元。阶梯电价的实行①有利于发挥需求对价格的决定作用,遏制电力浪费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
本文标题:5月10号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4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