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7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中美术新课程
一、我国高中美术课程的现状●解放后至1990年开设高中美术课●1990年部分地区开始开设美术选修课●1993年制订了高中艺术欣赏教学大纲(1995年正式颁发)●主要开设音乐和美术欣赏课(高一、高二每周一节,轮流开设,各32课时,共64课时)●但开课率不到50%,现在大多数带高考美术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少数学生接受了必要的基础美术教育,且纯粹是技能训练●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对理论性较强的欣赏课感兴趣●未设置美术创作教学内容,不利于艺术表现●既有理论素养,又具备动手能力,同时又善于表达和组织教学的教师不多●缺少必要的美术教学条件二、高中课程结构及科目示意(一)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概念引入课程领域,并以此构筑新的高中课程体系及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系列)模块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外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术音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略)美术学科内容结构示意选修系列(五个)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电脑设计电脑绘画摄影摄像选修模块(九个)要求:从上述五大系列的九个模块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模块的内涵●是组成科目的单位●是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与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相联系●具有独立性和联系性●是计算学分的基本单位(二)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分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教学管理。学分管理必须以选修制为基础,也即要实行必修与选修制。高中美术课程的学分管理:●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会。●建议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模块获得一个学分,再任意选修两个模块,以获得另外2个学分。●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的获得其他学分。●所选模块和内容不加规定。三、本次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精神1.多样选择性2.基础性3.时代性4.人文性与技术性多样选择性:A.理论基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对人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注●传统的教育观更注重“统一性”●新的教育观更注重“差异性”统一性差异性偏重统一偏重差异A.理论基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对人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注●传统的教育观更注重“统一性”●新的教育观更注重“差异性”统一性差异性偏重统一偏重差异B.高中学生的身心特征●从生理方面看:是学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期。●从智力发展看:①概括化的观察力②成熟的记忆力③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从情感表现看:①热情、奔放、容易激动②情感的持续时间长③从外倾型情感向内隐性情感过度●从意志表现看:①克服困难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②自制力增强③富于坚持精神④意志活动的动机斗争复杂、内隐●从个性特征看:①自我意识增强②世界观初步形成③能力成熟●从语言和行为看:①口语的语音基本定型②独白言语趋于完善③书面言语表达基本成熟为了适应普通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美术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体现一定的选择性,让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时,表现得更具有自主性;另一方面要谈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专项性,并由此能够让学生在某一学习内容上相对深入。C.“多样性”的课程内容提供了学习“选择”的可能●5个内容系列●9个学习模块D.“选择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模块的选择●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资源的选择基础性:●面向全体的教育●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它适度地向美术本体回归,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面更求更高,相对学习面可能更窄,不必像“义教”那样面面俱到●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相区别时代性:●课程内容体现社会进步和当代科技发展如电脑设计、电脑绘画、摄影摄像、现代设计●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美术学科在理论上的新动向,关注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材料、方法和技法方面的发展。例如综合材料造型、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意识。●关注学生的经验重视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美术与文化的联系人文性与技术性的平衡●人文性——通过美术的学习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体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技术性——美术本体的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相对于“义教”已经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针对当前受视觉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产生的另一种倾向——美术教学似乎成了“看图识义”。▲关注美术之所以成为美术的技术性:对图像生成规律的认识,对图像生成方法的学习,对图像美感的评价。●高中美术课程力图避免单一的倾向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义务教育专业院校美术课程有什么区别?1.“T”型图(1)教育功能学科本体2.“T”型图(2)专业院校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专业院校更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当然,这一现象随着艺术观念的变化已经有所改变。(模线中的虚线部分表示的是一种教育功能的变量和可能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功能,这似乎可以用里德的“通过艺术的教育”来表述,这一阶段的美术教育好像更体现为工具价值。(对美术本体的接能程度也是个变量,因不同的教师、学生和环境而有所不同,这就是T形竖线的虚线部分表示的意思)●普通高中的美术教育依然更关注通过美术教育获取一定的教育功能,但由于课程设置的特殊性,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向本体适当地回归。3.普高美术教育的不同特征①自主选择性(课程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管理与评价等)②学分管理(五个系列、九个模块、三个基本学分)③“走马观花”变为“下马观花”,“博而杂”变成相对的“专而精”④统一性与差异性(树形示意图)统一性差异性偏重统一偏重差异⑤具体内容上的变化A.增设了反映美术学科最新成果的现代课件、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关注美术学科在理论上的新动向;还关注了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材料、方法和技法方面的发展。B.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⑥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特点A.更注意学生的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发挥●在注意知识的确定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不确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重看重学生的结论,只要他们的结论能够自圆其说,有较为充分的理由与技术。B.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归纳,学会从整体关系来思考知识问题●要注意提供框架性的知识,例如知识之间关系示意图、时代年表、地理位置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与观察意识。C.更加注重技能训练,做到理解与练习相结合(“多课一换”而不是“一课一换”,以便相对深入地学习一个内容)五、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策略1.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学校必须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教师应加强对每一学习模块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的介绍(菜名与菜单)●学校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模块,扩大选择的范围●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模块2.解决师资问题的策略●共享教育资源●重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源●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3.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开发课程资源4.提供质性评价六、高中美术教学建议●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与运用●应注重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利用网络及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教学●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各种学习方式
本文标题:7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中美术新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7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