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8专题八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八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备教师:邓以志蒋朝强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本节内容主要是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是在理解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也掌握了表达技巧,本节内容的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规范训练。由于本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所以本节内容有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作用。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各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定位了解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包括修辞手法(比喻、借贷、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典、联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与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象、意境)三类。分析如何运用这些表达技巧,并能结合形象、主旨分析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感受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美。(二)目标解析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明白诗歌形象的涵盖范围,便于理解古代诗歌形象的内涵。握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便于分析诗歌的形象。掌握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含义,便于在答题时采用规范的术语。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明白诗歌的形象是作者寄托思想感情的依托物。建立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解答模式,规范答题结构。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用规范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须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教学《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因为运用PPT可以将相关的文言知识更更便捷、更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课前检测设计意图:感性地认识关于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师生活动:2例1: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参考答案】“满载”两句以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忽起时斜阳照射下的鳞波美景,并交待作者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例2: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夜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作者却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场夜雪,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冷”写雪落天寒;“窗户明”写雪的反光;“折竹声”写雪的厚重。例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其一)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或说不同,《春》诗中“花鸟”与诗人情感已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无情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问题2:明确考纲要求。3设计意图:明确考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师生活动:关于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考纲有何要求?【明确】关于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考纲的要求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问题3:了解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设计意图:掌握理论知识,为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做铺垫。师生活动:关于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一般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鉴赏?【明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几个角度入手来分析鉴赏。问题4: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设计意图: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师生活动:(1)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包括哪些?【明确】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句中字句更为精巧。例4: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说这首词的下片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参考答案】借代。用“樯橹”代指敌人的战船,表现了周瑜镇定自若的儒将风度。(2)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比喻修辞。【明确】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类。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的作用。例5: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这句诗歌。【参考答案】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3)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借代修辞。【明确】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是强调两者的相关点。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或物。借代有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使语言简练、含蓄的作用。运用借代时,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例6: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这句诗歌。4【参考答案】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4)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夸张修辞。【明确】夸张是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缩小夸张三类。夸张的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例7: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这句诗歌。【参考答案】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5)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对偶修辞。【明确】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一种修辞。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流水对)三类。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音节和谐,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例8: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句诗歌。【参考答案】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6)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比拟修辞。【明确】比拟分为两类,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例9: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句诗歌。【参考答案】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7)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排比修辞。【明确】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使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排比的作用: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例10: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几句诗歌。【参考答案】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新颖独特。5(8)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设问修辞。【明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1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蟾宫曲》)这几句诗歌。【参考答案】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9)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反问修辞。【明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例1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这句诗歌。【参考答案】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10)赏析古代诗歌运用的起兴修辞。【明确】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例1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这句诗歌。【参考答案】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11)鉴赏古代诗歌修辞手法的题目,高考设问的方式有哪些?【明确】①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加以分析。②这首诗有何表达技巧?(12)鉴赏古代诗歌修辞手法的题目,一般要遵循怎样的答题步骤?【明确】第一步,点明概念。首先准确说明修辞方法,熟知修辞格知识。做题时加以准确分析。第二步,说明效果。贴近诗句分析修辞格的形成过程及表达效果。第三步,点明情感。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13)规范建模实训。例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6【常见错解】对偶。“但留”对“仍值”,“云”对“月”,“对宿”对“相寻”,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态。【我来评卷】得分:0分。误因:没有准确说出修辞方法,解说有偏颇、失误。【解题思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却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这句语出《世说》孙楚“枕石漱流”之典。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屦”),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
本文标题:8专题八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8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