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9e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途径1
济南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途径鲁敏1,刘顺腾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建设生态园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稳定,而且对优化城市生态结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阐述了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济南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济南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途径。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途径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JinanecologicalgardenconstructionplantdiversityconservationapproachandstrategyLUMin,LIUShun-teng(SchoolofArt,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Jinan250101,China)Abstract:Buildanecologicalgardenistheonlywayforurba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eeco-gardenplantdiversity,notonlycanimprovetheurbanenvironment,improveurbangreenspacesystemofecologicalstability,butalsooptimizetheurbanecologicalstructure,toachiev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ityplaysirreplaceablerole.Paperdescribes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landscapeimportanceofplantvarietyprotection,analysisoftheecologicalgardenconstructioninJinanplantvarietyprotectionproblems,proposedtheconstructionofJinanecologicalgardenplantvarietyprotectionmeasuresandmeans.Keywords:Eco-garden;plantdiversity;protectionmeans0引言绿化植物是生态园林中唯一的生产者,是社会进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文明程度、生态园林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标志[1]。济南在城市化进程中,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境逐渐被破坏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市域内的植物多样性不断降低,其中又以乡土植物多样性的表现最为明显。植物多样性降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城市生态功能失调,市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公共景观缺乏观赏性和艺术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一种循序渐进的演进过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因此,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保护植物多样性,谋求城市发展达到良性循环,是当今济南发展的主导方向,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准。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337010);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1-K6-30);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YK023)作者简介:鲁敏(1965-),女(满族),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园林和生态城市、生态设计规划的研究。E-mail:lumin118@163.com1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1.1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园林的重要指标建设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3]。生态园林虽然是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为主体,但其本质仍然是包含动植物的自然界。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原理,要谋求城市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就必须保护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城市正常发展的根本条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建设生态园林,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生态园林建设应以保护和重建生物多样性为工作重点,并以此作为判断生态园林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1.2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和保障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4]。植物多样性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和保障,保护和充实城市中的植物多样性,有利于促进能量、物质循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植物多样性还可以突出季相变化,丰富园林景观层次,进而营造多样化的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对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丰富园林景观具有如此重要意义,因此应作为衡量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绿地质量的重要指标[5]。1.3植物多样性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境,导致不同地段的土壤肥力、酸碱程度等立地条件条件都有不同幅度的变化[6]。园林植物作为生态园林的主题和基础,只靠少数的植物种类,已经很难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条件,单调物种建立起来的生态绿地系统很难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在。无论从景观丰富程度还是城市生态平衡出发,都需要丰富植物种类,维护植物多样性。研究表明,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是和叶面积成正比的,植物的叶面积越大,摄取太阳光能的能力就越高,植物叶形越多样,降低噪音的功能也越明显[7]。利用植物的这一特性建立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园林景观以及优美的生活环境。2济南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2.1外来入侵树种威胁乡土植物多样性济南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引入了大量外来树种,调查表明,济南中心城区的植物多样性与周边地区相并比不处于劣势,反而会高于周边地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量引进外来树种所造成的[8,9]。由于安监疏忽引进了一些具有入侵的树种,对乡土植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导致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品种正逐渐消失。外来入侵树种容易发展成单一优势群落,改变和破坏当地自然景观,迫使植物多样性降低,威胁生态系统平衡。一些入侵性树种不但能够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还为治理带来困难,造成经济损失。截止到目前,山东省入侵植物有65种,涉及23科46属,其中多为无意引进物种,极少部分为有意引进物种,最多的是菊科(Aste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都占总种数的10%以上。2.2复杂的植物配置违背了树种正常生长规律济南市绿地中的植物配置大多是人为设计的,这种偏离自然规律的主观性导致形成了复杂的植物配置方式,即便相同绿地类型间也会有不同的植物种类。由于植物多样性是在人为的干预下构成,所建立的生态植物群落反映的也往往是人的主观意愿,并不能符合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甚至没有考虑植物与环境能否和谐相处。2.3园林绿地植物多样性丰度低、景观单调济南当前的生态植物群落虽然强调由单一树种过渡到多树种混合,但建立的群落更加注重乔木的选择,对灌木和草本植物的选择却过于简单,目前济南地被植物多以扶芳藤(Euonymus)、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Linn)、麦冬(Ophitopoginjaponicum)及单一草本为主,有的甚至被破坏严重,绿化效果差强人意。为增加局部区域的植物丰富度,没有将植物树种多样性与均匀性相结合,即便是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乔灌草复层混交林”模式也只是形式上的乔、灌、草空间层次,群落稳定性及景观丰富度还有待加强。3济南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途径3.1建设多样化斑块类型,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斑块面积和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斑块种类越多,物种多样性就越丰富,生物多样性就越复杂稳定[10]。因此,保护植物多样性首先要建设不同类型的城市斑块,按照生态园林构建方式可将其分为: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综合型景观绿地的人工植物群落七大斑块类型[11]。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加大对各类型斑块的投入,保护各类型斑块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为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现实依据。3.2保护城市绿道中的植物多样性绿道是连接各类型斑块的主要通道,能有效提高斑块间的连通性。在城市外围建设区域性绿道,对维护市域内生态园林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绿道可以使区域内植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与恢复,并且能控制城市的无限制扩张。目前济南市境内已建成绿道主要包括黄河、小清河两大河流绿道,国道104、国道202、国道309、京沪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道路绿道以及经十路、经一路、历山路、花园路等城市性绿道[12]。此类绿道都具备了相当宽度,构成了济南绿道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构筑南部山区环城绿道,在尽量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适当扩充外来优秀灌木和地被类植物,形成疏密有度、高低错落的生态绿道。此外,还应注意绿道和蓝道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水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不同廊道增进各类生态园林斑块连通,构建一个协调、整体、一致的绿色生态网络[13]。以此为缺乏空间扩散的劣势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增加乡土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从而丰富城市植物多样性。3.3建立地域性生态园林体系,保护乡土植物多样性乡土物种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和环境适应,在管理养护方面更粗放,同时还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历史韵味,因此植物多样性保护应坚持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以济南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依托,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园林体系,促进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发展。济南市在重点保护黄河、小清河等流域防护植物群落的同时,还要加快中心城区绿地建设,扩大城区绿地面积,合理利用建成区的植物资源,模拟南部山区及红叶谷等本地区良好的植物种群,建立有济南特色的生态园林体系[14-15]。城乡一体化的园林体系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内植物多样性指数,促进城市植物多样性,取得整个市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4保护城市半自然植被的植物多样性济南周边分布众多的破损山体,其生态系统已遭到严重破坏,植物多样性易遭受冲击。为此,可以通过封山育林或引进适应性强的外来物种扩充其群落结构,增加半自然植被的植物多样性,增强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天桥区和槐荫区周边缺乏管理的厂院或道路附近,地方物种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人为破坏程度小,为研究城市化对城市植物多样性影响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加大保护力度,及时调研和处理潜在威胁的外来物种,确保植物多样性安全[16]。与此同时合理的规划工业区附属绿地,加强工业区防护带建设,恢复利用并创建新的生境,增进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的融合,降低工业污染对城市环境不利影响。对有可能恢复生态平衡的次生生境采取适当保护,增加植物物种及群落多样性,加速自然、半自然风景林地群落结构的自然演替进程[17]。3.5提高植物配置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对于城市植物多样性的维持,俞孔坚等认为,景观规划设计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赋予生态理念的植物配置无论在营造城市景观还是维持生态平衡都有显著效果[18]。在生态园林建设中要深入挖掘生态学的思想,摒弃植物是美化城市的工具这一观念,确立植物多样性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应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结构,重视植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栖息地。传统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生态园林建造方式也不能按照传统园林的营造方式,而应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近年来济南对本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开展过多次调查工作,但能够提供科学借鉴的植物多样性数据库还不完善。因此,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建立多个观测点,加强对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长期监测,加强对南部山区野生植物品种的研究与驯化,网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实地探究实验。此外,苗圃基地是植物多样性的基础,是提高苗木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生态园林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需要加强苗圃基地的建设。3.6控制入侵性物种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在
本文标题:9e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途径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9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