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b1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1128
1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XX,沪宁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城市个性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顺应民心,高屋建瓴,提出了打造“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之城”的战略目标。为此,我会就突出我市城市文化内涵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旨在探寻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益途径,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按照“现代气息,江南水乡”的城市定位,在文化内涵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初显文化韵味。以“水”为纽带,基本完成了内城河的疏浚整治,用“绿”作点缀,相继建成了市民广场、新区公园、小东门广场等多个大型休闲活动场所,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二是文化品牌活动陶冶了市民情操。我市开展了“时代潮”、“幸福乡村的歌声”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品牌活动,已形成“市镇联动、镇镇互动、城乡齐动”的大文化活动格局。三是主题创建活动提升了市民道德素养。“万名市民学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双让”服务软环境建设、“XX精神”大讨论大提炼等主题活动,提升了市民的道德素养。四是城市文化元素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一批注入文化内涵的知名自主2品牌和优势企业快速崛起,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品牌对我市经济的贡献率逐年增强。但与经济建设相比,我市的文化内涵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对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的认识不足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我市一些干部和群众尚存在误区:一是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着重开掘文化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其经济功能。二是认为文化通常较难用指标来细化量化,可比的刚性不强,即使投入精力也较难看到业绩。三是认为文化基础设施升级就是文化繁荣的标志。这些片面的认识制约了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升。2、城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彰显不够我市城市建设虽然融入了一些文化元素,但总体上还显散乱,既没有形成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没有形成一整套保护历史文化的总体规划和分类规划;有一些局部规划也缺乏权威性、严肃性,朝令夕改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一些文保单位得不到有效保护,居住在古建筑内的部分居民乱搭乱建、出租房屋,严重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构件也未能得到妥善保存和利用。比如南门大街的林家大院被拆,使得历史文化古城仅存的原有风貌正一点点地消失。城市在现代化步伐中逐渐丧失个性和灵性,文化特色彰显不够。33、市民人文素质和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我市绝大多数市民具备了开放、包容、实干的素质,但仍有一些东西需要扬弃,如小富即安的思想使我们裹足不前,贪图安逸的“澡堂文化”“麻将文化”让我们消磨了大量美好时光,公共场所文明礼仪尚未成为自觉行为,“三创三清”活动中经过多次整治的卫生死角死灰复燃,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市市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均有待提高。4、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我市对文化人才的培养相对比较薄弱,奖励机制没有延续性,市财政仅有两年下拨过优秀文化人才奖励资金,而且奖励额度也有限,不利于充分激发我市文化人才的工作热情。目前,我市文化队伍年龄结构偏老,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家,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5、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总体上看,我市居民参与文化消费比例仍然偏低,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需求。文化艺术、文化创意设计、人文旅游等新兴文化产业相对薄弱。我市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综合性开发的谋划较少,部分项目的开发仍是各自为战,相关配套政策、保障措施尚不到位,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步伐明显不快。4二、丰富我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对策建议“城市论输赢,关键看文化”。针对我市文化内涵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我们认为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打造鲜明的城市文化主题坐标以彰显城市品质中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风姿各异,个性鲜明。比如北京的大气、苏州的精致、成都的悠闲、上海的雅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坐标,都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题文化贯穿其中,并统领这个城市的发展。我们建议XX要继续按照“现代气息,江南水乡”的城市定位,在对城市科学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在城市的建筑设计风格和总体布局上既有现代化城市的繁荣气息,又不失江南城市的典雅靓丽。在练湖新城和滨江新城建设中,要建设一两个个性鲜明的标志性建筑,打上“帝王故里”或者“眼镜之都”或者“江南文物之邦”等鲜明的文化符号,并形成一定的建筑组团;在旧城改造中要留足空间,留下XX城市历史的记忆,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街区;在工业品牌创建中,要集中优势,持续创建全国知名品牌,提高XX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2、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以突出城市的历史文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确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我市应从实际出发,对一些目前尚没有能力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如西门明清老街区、5南朝石刻、吴国古城遗址等等,为XX后续的发展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储备”。二是把历史文化融入寻常百姓生活中。可以在人流较为集中的街区“秀”出XX文化外在的魅力。如浙江绍兴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在主干道展示当地的历史名人以激发自豪感,湖南长沙通过在步行街设置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典故来增强城市的亲和力。我市也应聘请专业人才,进一步挖掘XX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街道、社区、学校以及市民休闲游憩的空间烙上XX的历史文化印记,如古代的季子文化、吴文化、齐梁文化等,近代的吕凤子、吕淑湘、马相伯、匡亚明等大师和名家,为XX的城市现代化注入活的灵魂。3、加快文化阵地建设以满足城市的文化需求我市现有的文化阵地面积非常有限,设备设施陈旧,功能严重缺乏。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开展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重点文化基础设施的布点和建设。要重点规划建设好华东财经委旧址纪念馆,使其成为我市红色旅游的重点文化品牌项目,为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奠定基础;规划建设好“三吕”故居,彰显我市名人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在练湖新城建设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丹剧剧院等文化重点设施项目要综合布局,同步建设。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升XX城市的文化品位。64、大力弘扬XX精神以提升市民的人文素养今年5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XX精神”大讨论大提炼活动,这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推进城市文明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目前,XX精神的表述语已出台,我们应借此契机,在社会各领域大力宣传XX人文精神,让每个XX人都成为城市文明的名片。我们要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机关、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和媒体等要成为文明创建和文明宣传的主阵地。5、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以打造文化传承机制目前,我市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是在用人机制上要有创新。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模式,重点选拔和引进一批优秀的青年文化人才。二要在培养机制上有创新。政府可以依托高校,定向培养XX籍学生,也可以依托中小学校,吸引中小学生参与地方文化的学习和培训,为培养XX地方文化人才打基础。三要在激励机制上加大力度。建议设立“XX品牌艺术家”奖励基金,重点奖励有影响力的文化能人、非遗文化传承人、创作型文化人才,经费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之中。6、加快特色文化载体建设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推进特色文化旅游工程。继续加大对九里“沸井”奇观、凤凰山遗址、吴国古城遗址及天地石刻园等景点的建设和宣传力度;要吸引民间资本,大力推进练湖水城、7XX古运河遗址公园等新的文化旅游载体建设;要以眼镜文化节为纽带,开发XX的工贸旅游,从而逐步形成XX独有、全国唯一的地方特色旅游品牌。二是充分挖掘民间艺术资源。以“176文化绿洲”为载体,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等手段,促进正则绣、刻瓷、邮票拼贴画等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形成特色产业链。三是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我市要以“天地石刻园”开园为契机,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文化产业和工业、信息、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以推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标题:b1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11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9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