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T扫描前注意事项1.使用机器设备前观察机器及机房有无安全隐患(电源是否安全、射线装置是否安全),如有请停止检查,处理后恢复操作。2.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3..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要求临床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并需要家属陪同,同时做好家属及病人的防护工作。4.扫描前去除体内所以部位的高密度和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5.所有检查病人必须依据机器设备中定位灯显示摆放标准体位。6.必须对患者进行严格屏气训练以获得患者的配合,对胸腹部不能配合呼吸的患者需改变扫描方向(从下往上),尽量减少呼吸运动伪影。7.外伤出血的病人需及时清理体液、血液的污染,轮椅、铁床等尽量避免进入检查室或远离检查床,做好机器的防护。8.对于检查部位包块的病人,先对包块进行定位,如包块小于1cm的病人选择定位物精准定位。9.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及有无躁动)。对于增强病人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反应,病人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检查处理后恢复检查。10.检查结束后病人下床需技师陪扶,防止病人下床时跌倒摔伤。增强病人需在护理站停留观察10-15分钟,无不适后离开。头颈部头颈部扫描摆位需常规体位,下颌内收,用垫子固定头颅,机架定位线定于头顶,扫描范围颅顶至颅底,8mm扫描,外伤病人自动重建3mm薄层骨窗。后处理做法:1.垂体扫描:包括前床突-后床突,扫描2mm薄层软窗横断位,需做平行于垂体柄冠状位。2.乳突扫描:横断位—自外耳孔向上至整个颞骨岩锥,0.75mm薄层横断位扫描,双侧对称(以双侧外耳道对称为标准),分别做双侧2mm薄层横断位重建,单侧2mm放大冠状位重建,骨质破坏者重建骨窗。3.眼眶扫描:患者闭目,2mm横断位扫描,软窗+骨窗。做2mm的冠状位重建、平行于视神经的斜矢状位。4.鼻骨骨折扫描:包括整个鼻骨,2mm横断位扫描,重建2mm骨窗矢状位。5.颅底扫描:颅底螺旋扫描蝶骨小翼—蝶骨大翼,3mm横断位扫描,软窗+骨窗,3mm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MPR。6.颈椎扫描:5mm螺旋扫描,1.5mm重建,颞颌关节—胸锁关节a.外伤病人,3mm软窗横断位扫描,自动重建薄层骨窗,做平行和垂直于椎体的3mm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MPR。b.颈部肿块扫描,(包括整个病变)3mm软窗横断位扫描,做平行和垂直于病变的软窗3mm薄层冠状位和矢状位。食道、胸部上消化道扫描,要求病人在扫描期间吸气后屏气,不能有吞咽动作,比如显示食道微小病变及食道纵膈瘘。胸部扫描:自6-7颈椎至膈顶,必须对病人进行憋气训练。5-8mm横断位扫描,肺窗+纵膈窗。肺部有病变患者(如多发小结节直径小于肺动脉段直径)做1.5mm肺窗薄层传PACS,以病变为中心做3mm冠状位、MPR,如有弥漫性小结节病变加做8-15mmMIP重建。肺部外伤患者可自动重建8mm骨窗,做MPR重建。腹部腹部扫描需做严格的肠道准备:除急腹症外,检查前4-8小时禁食。a.检查前可少量饮水,扫描前十五分钟饮等渗盐水500-1000ml,以便胃充盈。b.下腹部、盆腔病变灌肠500-1000ml。c.首诊胃肠道病变患者,直接饮等渗盐水水1500-2000ml,于扫描前15-20分钟左右注射654-210ml(成人)抑制胃肠蠕动。d.首诊疑诊结石、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肠穿孔或外伤急诊时通常不喝对比剂,以防对比剂掩盖病情或加重病情。腹部扫描5-8mm横断位扫描,重建1.5mm传PACS,3mm薄层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曲面重建和MIP。四肢关节注:关节扫描更注重体位的摆放肩关节扫描:肩关节扫描技术1.患者平卧扫描床,掌心向上,头先进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尽可能靠近床中心。2.定位线:锁骨窝或者肩峰上缘,腋中线3.扫描范围:肩峰上缘到肩胛骨下缘。4.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层厚3mm,VRT,MIP(多方位保存图像),传送PACS。肘关节扫描技术1.患者平卧扫描床,掌心向上,头先进仰卧位。患侧肘关节尽可能靠近床中心(对于石膏及严重骨折等患者不能配合者置于腹部,并嘱咐扫描时屏住呼吸)。2.定位线:肱骨中下段。3.扫描范围:包括全部肘关节及病变。4.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层厚3mm,VRT,MIP(多方位保存图像),传送PAS。腕关节及手扫描技术1.患者俯卧头先进,双手置于头顶,双掌并拢置于床中心并固定位置或者仰卧头先进(尺桡关节平行于床水平),患侧关节置于床中心(身体旁)。2.定位线:指尖(手),掌中心(腕关节)。3.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层厚3mm,VRT,MIP(多方位保存图像),传送PAS。髋关节扫描技术1.患者取仰卧脚先进或者脚先进,足尖相对,并拢并固定。2.定位线:脚先进(股骨中上段),头先进(髂前上棘)。扫描范围:髋臼关节上缘到股骨小转子下(如有病变,应包全病灶)。3.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层厚3mm,VRT,MIP(多方位保存图像),传送PAS。膝关节扫描技术1.患者取足先进仰卧位,双膝关节伸直并稍外旋,固定小腿及足部,使患者尽量舒适。2.定位线:胫腓骨中上段。3.扫描范围:包括髌骨,胫骨平台及病变位置。4.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层厚3mm,VRT,MIP(多方位保存图像),传送PAS。踝关及足节扫描技术1.患者取足先进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并稍内旋,固定小腿及足部,中间放置垫子,双脚尖向前伸,使患者尽量舒适;足部扫描应双脚并拢对齐,平踏扫描床中心,固定踝关节。2.定位线:跟骨下缘(踝关节),足尖(足)。扫描范围:踝关节包括跟骨,内外踝及病灶;足包括足尖到跟骨。3.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层厚3mm,VRT,MIP(多方位保存图像),传送PAS。
本文标题:CT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8087 .html